慧尔农业为旗下产品投保 让农民用上放心肥
发布时间:2022.05.19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刘茜 通讯员胡芸芸)近日,位于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新疆慧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液体肥生产车间里,刚刚在生产线上完成灌装的一桶桶多肽酶聚谷氨酸液体肥,都要经过一道特别的工序——在每件产品的外包装贴上“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的标志。

今年2月底,慧尔农业集团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昌吉分公司签订了一份特殊的保单,对慧尔农业集团研发的多肽酶聚谷氨酸液体肥投保产品质量保证保险。按照保单规定,如发生投保产品质量理赔,最高赔付额可达3000万元。“这个保险是保障农民用肥安全,让农民放心使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昌吉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马莉说。

“多肽酶聚谷氨酸液体肥作为一种新型有机液体肥,借助智能施肥系统能更好地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精准施肥。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投保产品质量保证保险,有利于品牌塑造,让消费者打消疑虑,加速农用肥产业整体良性发展。”新疆慧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李保强介绍。

2018年以来,慧尔农业集团自主研发的多肽酶聚谷氨酸等液体肥及水肥一体化智能施肥系统在昌吉州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由此让农田施肥变得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和高效化。目前,昌吉州该项技术应用面积已达50多万亩,推广面积达200多万亩。据州农业农村部门统计,使用这套系统每亩地可节省人工30元至50元,肥料利用率提高30%以上,实现节水20%左右,为农业节本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这几年一直用液体肥和水肥一体化智能施肥系统,从中尝到了甜头。今年企业为液体肥上了质量保险,这等于给我们农户吃了一颗‘定心丸’,再也不用为肥料的质量担心了。”4月21日,呼图壁县大丰镇红山村种棉大户张延录说。2019年,张延录在种植的2000多亩棉田里,首次应用多肽酶聚谷氨酸液体肥及水肥一体化智能施肥系统,棉花亩产达到480公斤,2021年亩产更是突破580公斤。

“通过引导大型农资生产企业投保产品质量保证,既有助于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知名度,也为农户选用‘信得过’产品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还为农资产品质量的科学有效监管提供了新路径。”昌吉州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星雷说,“‘十四五’期间,昌吉州将大力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智能技术,应用面积有望达到550万亩,肥料利用率将由目前的30%提升到45%以上。”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慧尔农业为旗下产品投保 让农民用上放心肥
发布日期: 2022-05-19 13:10:13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刘茜 通讯员胡芸芸)近日,位于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新疆慧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液体肥生产车间里,刚刚在生产线上完成灌装的一桶桶多肽酶聚谷氨酸液体肥,都要经过一道特别的工序——在每件产品的外包装贴上“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的标志。

今年2月底,慧尔农业集团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昌吉分公司签订了一份特殊的保单,对慧尔农业集团研发的多肽酶聚谷氨酸液体肥投保产品质量保证保险。按照保单规定,如发生投保产品质量理赔,最高赔付额可达3000万元。“这个保险是保障农民用肥安全,让农民放心使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昌吉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马莉说。

“多肽酶聚谷氨酸液体肥作为一种新型有机液体肥,借助智能施肥系统能更好地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精准施肥。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投保产品质量保证保险,有利于品牌塑造,让消费者打消疑虑,加速农用肥产业整体良性发展。”新疆慧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李保强介绍。

2018年以来,慧尔农业集团自主研发的多肽酶聚谷氨酸等液体肥及水肥一体化智能施肥系统在昌吉州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由此让农田施肥变得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和高效化。目前,昌吉州该项技术应用面积已达50多万亩,推广面积达200多万亩。据州农业农村部门统计,使用这套系统每亩地可节省人工30元至50元,肥料利用率提高30%以上,实现节水20%左右,为农业节本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这几年一直用液体肥和水肥一体化智能施肥系统,从中尝到了甜头。今年企业为液体肥上了质量保险,这等于给我们农户吃了一颗‘定心丸’,再也不用为肥料的质量担心了。”4月21日,呼图壁县大丰镇红山村种棉大户张延录说。2019年,张延录在种植的2000多亩棉田里,首次应用多肽酶聚谷氨酸液体肥及水肥一体化智能施肥系统,棉花亩产达到480公斤,2021年亩产更是突破580公斤。

“通过引导大型农资生产企业投保产品质量保证,既有助于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知名度,也为农户选用‘信得过’产品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还为农资产品质量的科学有效监管提供了新路径。”昌吉州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星雷说,“‘十四五’期间,昌吉州将大力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智能技术,应用面积有望达到550万亩,肥料利用率将由目前的30%提升到4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