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州往事·老食街:呈现州府餐饮文化新“夜”态
发布时间:2022.04.21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通讯员 殷雪娟 王博)昌吉市打造夜间经济新“夜”态,将互动娱乐、文化消费与餐饮相融合,为夜间经济注入“文化基因”,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怀旧工业风”为元素打造城市记忆点——庭州往事·老食街,用各类主题风格吸引游客前来打卡,引导市民夜间进行消费,使庭州往事·老食街成为昌吉市网红新地标。

地处昌吉市东方广场汇嘉时代四楼的庭州往事·老食街,面积1500平方米,仿照90年代昌吉老街区装修打造了木质窗口、水泥半开放型隔断、红砖地面,以及各类老物件、老街景原貌,街区内20多家摊位引进各地美食,以档口的形式售卖。

在庭州往事·老食街,笔者徜徉在人流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美食散发出的诱人味道,更多的是这里的喧闹和繁华。游客、市民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还可以从一砖一瓦、一景一物中感受时空穿越,见证城市发展变化。

“夜间经济消费,年轻人是主流,现在这种怀旧风格也吸引了不少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下一起来体验,还吸引了乌鲁木齐、呼图壁等地的游客前来消费,客流量也比去年同期翻了两番。”庭州往事·老食街负责人文芳说。

宁建壮在庭州往事·老食街承租了10平方米的档口,为了还原老街风貌,展现怀旧“工业风”特色美食文化,他特意从河北购入搪瓷缸作为炊具烹制米粉,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消费。“老辈人常使用搪瓷缸子吃饭,我们采取复古营销模式引进了搪瓷缸,现选、现挑、现煮,很受顾客欢迎。单价15元到25元,每天卖出四五十份,一个月毛利润在三万元左右。”甄有料自选米线档口老板负责人宁建壮说。

庭州往事·老食街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美食融合,打造现象级网红新地标,还在消费促销、展馆打造等方面,提供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娱乐式的消费新模式。乌鲁木齐游客常立刚对此赞不绝口:“我们到这游玩、吃饭,感觉这儿很有特色,摊档比较多,菜品丰富,价格也比较合理,挺喜欢这里的餐饮体验。”

文芳说:“后期我们将继续到内地知名餐饮广场学习取经,丰富老食街的业态,增加更多的美食品类,持续给消费者提供不同的消费体验。”

此外,在新开业的昌吉花间集和田夜市,每晚都有一个半小时的歌舞表演,互动环节就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热情参与。“客人就餐后互动跳舞,各类演艺给店里增加了客流量,周一到周四可以达到600人次,周五到周日在1200人次左右。”花间集和田夜市运营总监杨梅说。

赋予文化的夜间经济,已然成为昌吉市一种新风尚,餐饮+观演、购物+休闲娱乐、社交+健康等组合业态,在昌吉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美食餐厅里各类演绎表演将烟火气与文化味萦绕,昌吉市在夜经济的发展中逐渐释放出更新、更持久的城市魅力。

“接下来,昌吉市将不断丰富各类消费业态,持续加码夜间经济,聚焦打造美好生活消费新场景,培育夜间消费新热点,注入文化基因,为昌吉夜经济发展铸魂,点亮昌吉夜经济,释放文化新活力。”昌吉市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副主任秦芳对笔者说。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庭州往事·老食街:呈现州府餐饮文化新“夜”态
发布日期: 2022-04-21 11:48:44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通讯员 殷雪娟 王博)昌吉市打造夜间经济新“夜”态,将互动娱乐、文化消费与餐饮相融合,为夜间经济注入“文化基因”,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怀旧工业风”为元素打造城市记忆点——庭州往事·老食街,用各类主题风格吸引游客前来打卡,引导市民夜间进行消费,使庭州往事·老食街成为昌吉市网红新地标。

地处昌吉市东方广场汇嘉时代四楼的庭州往事·老食街,面积1500平方米,仿照90年代昌吉老街区装修打造了木质窗口、水泥半开放型隔断、红砖地面,以及各类老物件、老街景原貌,街区内20多家摊位引进各地美食,以档口的形式售卖。

在庭州往事·老食街,笔者徜徉在人流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美食散发出的诱人味道,更多的是这里的喧闹和繁华。游客、市民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还可以从一砖一瓦、一景一物中感受时空穿越,见证城市发展变化。

“夜间经济消费,年轻人是主流,现在这种怀旧风格也吸引了不少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下一起来体验,还吸引了乌鲁木齐、呼图壁等地的游客前来消费,客流量也比去年同期翻了两番。”庭州往事·老食街负责人文芳说。

宁建壮在庭州往事·老食街承租了10平方米的档口,为了还原老街风貌,展现怀旧“工业风”特色美食文化,他特意从河北购入搪瓷缸作为炊具烹制米粉,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消费。“老辈人常使用搪瓷缸子吃饭,我们采取复古营销模式引进了搪瓷缸,现选、现挑、现煮,很受顾客欢迎。单价15元到25元,每天卖出四五十份,一个月毛利润在三万元左右。”甄有料自选米线档口老板负责人宁建壮说。

庭州往事·老食街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美食融合,打造现象级网红新地标,还在消费促销、展馆打造等方面,提供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娱乐式的消费新模式。乌鲁木齐游客常立刚对此赞不绝口:“我们到这游玩、吃饭,感觉这儿很有特色,摊档比较多,菜品丰富,价格也比较合理,挺喜欢这里的餐饮体验。”

文芳说:“后期我们将继续到内地知名餐饮广场学习取经,丰富老食街的业态,增加更多的美食品类,持续给消费者提供不同的消费体验。”

此外,在新开业的昌吉花间集和田夜市,每晚都有一个半小时的歌舞表演,互动环节就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热情参与。“客人就餐后互动跳舞,各类演艺给店里增加了客流量,周一到周四可以达到600人次,周五到周日在1200人次左右。”花间集和田夜市运营总监杨梅说。

赋予文化的夜间经济,已然成为昌吉市一种新风尚,餐饮+观演、购物+休闲娱乐、社交+健康等组合业态,在昌吉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美食餐厅里各类演绎表演将烟火气与文化味萦绕,昌吉市在夜经济的发展中逐渐释放出更新、更持久的城市魅力。

“接下来,昌吉市将不断丰富各类消费业态,持续加码夜间经济,聚焦打造美好生活消费新场景,培育夜间消费新热点,注入文化基因,为昌吉夜经济发展铸魂,点亮昌吉夜经济,释放文化新活力。”昌吉市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副主任秦芳对笔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