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记者 阿依加玛丽·列提甫 文/图)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是生态、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减少交通拥堵,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之一。
眼下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低碳绿色出行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共识。市民如何理解绿色低碳文明出行?又是如何践行的?记者近日走上昌吉市街头进行采访。
绿色出行新风尚——
共享电动助力车
4月13日上午12时30分,记者走访了昌吉市商业广场、美食商圈等多处人群高频出行区域,发现许多市民出行都选择骑共享电动助力车。
“很方便啊,不堵车还环保,单程也就十来分钟。”在昌吉市亚中商城一处共享电动助力车投放点,正准备骑车的魏佳丽与记者聊天时说。
4月13日,记者在昌吉市亚中商城一处共享电动助力车投放点,看到不少市民扫码骑乘共享电动助力车。
据魏佳丽介绍,自从昌吉市投放了共享电动助力车后,无论是上下班还是出门办事、周末逛街出去玩,她都会选择骑共享电动助力车。“我在东方广场附近上班,家住建国路,我基本上天天都要骑共享电动助力车,骑半个小时也就2元钱,骑得最多的时候也就花8元钱,比出租车便宜多了,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魏佳丽开心地说。
如魏佳丽所说,记者在该处共享电动助力车投放点蹲点采访40多分钟,看到来回有30多位市民骑乘了共享电动助力车, “光这一处投放点就放了200多辆车,我每天差不多要换100多块电池,一块满电电池可供骑行80公里。”共享电动助力车换电员张树荣告诉记者。
共享电动助力车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绿色出行的首选。“车辆每天的使用率都在90%以上,为了满足更多市民的骑行需求,今年我们总计要投放3000辆共享电动助力车。”汉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昌吉州分公司城市经理张国云介绍说。
乘坐新能源公交车——
省钱又环保
公交车承载量大,花费相对较低,更加低碳环保,成为大部分市民出行的首选。当日16时,记者来到昌吉市南公园西路丽景尚城公交车站点随机采访,多位受访者均表示会乘坐公交车上班。
家住昌吉市华尔兹音乐城小区的刘紫薇在昌吉市中山路新汇嘉时代购物中心上班,她每天都乘坐公交车,不用转乘只需乘坐6站,不到20分钟就能到单位。“现在都倡导环保出行,我还是比较喜欢乘坐公交车,新能源公交车车内环境好,还很安全。”刘紫薇说。
据了解,近年来我州各县市不断购进新能源公交车,目前我州运营中的公交车辆有579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辆354辆,占比61%。“原来使用燃气车,噪音大还有污染,现在的新能源公交车不存在尾气排放,乘客的舒适度较高。”昌吉公交集团公交车驾驶员朱俊萍说。
乐在“骑”中上下班——
5年换了8辆车
今年34岁的侯瑶俊是一名骑行爱好者。一年四季只要不是极端恶劣天气,他都会骑车上下班,从昌吉市屯河小区到昌吉州公安局,来回十几公里将近40分钟,这样的出行方式,他整整坚持了五年。
4月13日,昌吉市南公园西路丽景尚城公交车站,市民乘坐新能源公交车出行。
侯瑶俊热爱大自然,更喜欢自由自在的骑行感受。他说:“能一路看到更多的风景,还能锻炼身体,我觉得特别快乐。”
侯瑶俊与记者聊起最初对骑行的热爱,他用“疯狂”两个字来形容。5年换了8辆车,从1000多元的代步自行车到现在3万多元的山地车,对骑行的热爱越来越深。他不断升级装备,只要周末有时间他都会参加骑友组织的活动。
新能源汽车——
助力绿色出行
低碳环保出行,越来越多的车主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家里有一辆燃油车,考虑到油价高,就又买了一辆新能源电动汽车,绿色环保还省钱。”昌吉市民牛国华说。他告诉记者:“自去年10月买新能源汽车以来,每天上下班,出行成本总共不到100元。”
4月13日,出租车司机在昌吉市一座充电站为新能源出租车充电。
新能源车辆为群众带来的便利,出租车司机的体会更直接。“以前我开油气混动出租车时,担心费油有时就舍不得开空调,现在好了,开上换电版新能源出租车,上车我就开空调。”出租车司机王钧灏说。
记者从昌吉州公安局交警支队了解到,全州新能源机动车保有量从2020年的675辆增加到现在的1500辆。这些数据真实地反映了广大市民出行理念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