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记者刘茜、通讯员宋华敏)4月8日,在位于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昌吉高新区)北侧省道201沿线林带里流水潺潺,滋润着新萌芽的一草一木,道路两侧刚吐出嫩芽的树木随风摇曳。
据昌吉高新区园林所所长刘杨介绍,这条绿化带长12公里,树木灌溉用的是园区中水库排出的中水,目前中水库灌溉面积已达3000多亩。
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以来,昌吉高新区坚持以督察整改为契机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2018年,新疆高新海天水务有限公司(原科创污水厂)完成提标改造,出水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昌吉高新区同步建设库容50万立方米中水库,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园区企业冷却循环、绿化、降尘等,冬季尾水排入洪沟中水库,冬储夏用实现生态调节。
昌吉高新区加快水利建设步伐,2020年又投入1500万元建设312国道沿线5.65公里中水管道及构筑物34座,配套节水滴灌设备,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5日,昌吉高新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45天,优良率46.8%,相比2021年同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2天,重污染天气减少2天,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良好开局。
昌吉高新区始终坚持“生态立区、环境立区”理念,年初制订了《创建“新亮齐洁美”绿色园区实施方案》,严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准入关,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禁止新建耗水量大的项目,对不符合产业规划、环保要求的项目一票否决,积极打造形象崭新、外观亮化、环境整齐、厂区洁净、园区美化的绿色工业园区。
2017年以来,昌吉高新区锚定源头治理,加快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聚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着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1年,昌吉高新区在全州率先建设运营机动车尾气排放超标治理(M)站,投入51万元完成18辆市政中心清扫车辆尾气达标改造。2017年以来,昌吉高新区建设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1座,空气质量微站10个,实时监测园区环境空气质量。累计清理“散乱污”企业32家,21家企业完成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11家企业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全面淘汰辖区2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完成辖区28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完成绿化面积1.1万亩,绿化覆盖率达32%。
昌吉高新区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围绕园区主导产业,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节约利用。成功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目前共有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3家、自治区绿色设计产品1个。严控煤炭消耗总量,区域煤炭消费量逐年递减,2021年煤炭消费量为6.99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