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记者 刘茜)3月30日,位于奇台县西北湾镇柳树河子村的麦香源农业专业合作社芽菜厂车间,一排排无土栽培的芽菜嫩绿喜人,工人们正将成熟芽菜装袋外运。
柳树河子村是一个城郊村,有400多户村民。2020年村里通过村民入股成立合作社,投资260万元建起芽菜厂,可生产花生芽、豌豆芽、萝卜芽、松柳芽等8个品种绿色芽菜,旺季时月销量达10吨。
2021年奇台县创建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示范总面积2万亩,通过集成有机肥替代、秸秆还田、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奇台县、昌吉市入选“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
绿色低碳,是我州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轴上,标注的发展新坐标。从绿意盎然的有机果蔬,到绿色产业链工厂,再到清洁能源,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绿色低碳产业图景愈发亮眼。
双碳探索,昌吉州先行。立足发展新领域,今年我州创新举措不断加码,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我州选取首批21家综合能耗超过万吨标煤的重点用能企业,在全疆率先试点建设碳账户,精准核算企业碳排放数据,科学制定碳排放强度评价标准,配套财税、金融、产业等差异化支持政策,以此撬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
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昌吉州中心支行在全疆率先推出与再贷款政策、企业碳账户挂钩的普惠型绿色金融产品“绿碳融”,精准支持昌吉州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据悉,“绿碳融”是基于支小、支农再贷款政策框架下,针对绿色低碳降碳企业融资需求与特点而创新推出的绿色金融产品。“该产品重点支持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产、碳减排技术研发应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领域以及昌吉州绿色项目库和工业企业碳账户系统中的企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可通过‘绿碳融’获得利率5.5%左右的贷款支持。此外,中国人民银行昌吉州中心支行还将安排5亿元再贷款额度,专项支持辖内法人金融机构发放‘绿碳融’贷款。”人民银行昌吉州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张毅介绍说。
3月28日,木垒县与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召开“零碳城市建设”座谈会。双方就如何实现碳排放控制路径与零碳城市建设路径进行深入交流,为木垒县“零碳城市建设”提供新思路、新方向。
2018年以来,木垒县着力打造“生态城、旅游城、休闲城”,优化产业布局,发展风光电清洁能源、有机鹰嘴豆等特色产业,全力打造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已建成投运风光电装机容量达418万千瓦。
我州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强化重点用能企业采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进行改造升级,全面提高工艺装备能效水平。鼓励企业延伸产业链,优化产品结构,不断推进产业基础高端化,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现产业集群化、循环化发展。2018年到2019年,我州三次产业占比结构由16.5:51.3:32.2调整至16.2:41.8:42.0,第三产业占比显著提升。2020年受疫情影响,三次产业结构为17.5:41.9:40.6,经济发展韧性充分展现。
我州着力优化全域能源网、交通网、生态网等低碳基础设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深入实施“15+4”现代产业体系产业集聚培育工程,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经济发展与降碳减排双赢。
——大力发展低碳建筑。以政府办公和公建项目为示范和样板,全过程实施绿色建造。“十三五”时期成功创建昌吉州政务中心等10家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其中呼图壁县中医医院荣获国家能效领跑者称号。
——综合节能技改亮点纷呈。投资270万元实施昌吉州政务中心智慧后勤综合节能改造项目,国家、自治区及兄弟地州多次观摩学习。“十三五”时期公共机构节能技改项目累计投资达1500万元。
——赋能乡村绿色发展。全州辖70个乡镇、472个行政村,其中43个乡镇、284个行政村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2018年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建成和在建垃圾中转站26座、简易填埋厂3座,配置垃圾转运车387辆、垃圾收集设施45913个,收运设备671个,形成“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治理模式。
这些举措为昌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更多的底气、更多的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