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记者马晓芳、通讯员马惠玲)感应开启、满溢告警、烟雾感应、自动灭火……有这些功能的垃圾分类收集站您见过吗?近日,昌吉市首批智能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站投入使用,因其满满的科技感和整洁的外观受到市民一致好评。
1月4日,记者来到昌吉市水岸林居小区,一座崭新的垃圾分类收集站格外引人注目,4个像充电桩一样的垃圾桶在站内一字排开,垃圾桶盖上标有“其他垃圾(干垃圾)”和“厨余垃圾(湿垃圾)”字样,宣传栏上还贴着垃圾分类的提示和宣传海报。记者走近一个垃圾桶时,桶盖自动开启,离开一会儿,桶盖又自动关闭。
1月4日,在昌吉市水岸林居小区,居民在智能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站投放垃圾。记者 马晓芳 摄
“这个垃圾分类收集站真不错,不用接触垃圾桶盖就能分类投放垃圾,也没有传统垃圾收集点常有的‘脏、乱、臭’现象,既卫生又环保。”水岸林居小区居民王先生说。
据昌吉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环保科科长宋鹏宇介绍,这座智能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站将智慧垃圾收集物联网系统和地埋式垃圾收集机械系统整合在一起,地上的垃圾桶其实是垃圾投放口,真正的垃圾桶则隐藏在地下。通过智能管理物联网平台,管理人员可对设备的运行状况等进行实时监控,如发生垃圾溢满、污水储存达到一定程度等情况,应用平台会收到告警信息,清运和管理人员会立即赶到现场解决问题。当垃圾桶内温度下降至0℃以下后,系统就会开启自动升温功能,保证桶内温度在0℃以上,确保垃圾清运顺畅;垃圾桶内产生烟雾,超过一定温度后,垃圾桶内自带的灭火器会自动灭火,应用平台也会收到告警信息;此外垃圾桶内还配有蚊蝇灭杀和杀菌消毒装置。
22.png
1月4日,在昌吉市特变·世纪广场小区南门附近的智能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站,环卫工人操作清运车辆将垃圾运走。记者 马晓芳 摄
随后,记者来到昌吉市特变·世纪广场小区南门附近,看到这个小区配置了2座智能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站,每座垃圾分类收集站均有“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4个垃圾投放口。只见环卫工人按下遥控器,隐藏在地下的垃圾桶慢慢升至地表,环卫工人将垃圾桶一一推出,然后由清运车辆将桶内垃圾运走。“每个地下垃圾桶的容量是1100升,在这里一共有两座垃圾分类收集站,也就是说一共有8个地下垃圾桶,最大荷载量达到8吨多,基本能满足该小区居民日常倒垃圾的需求。”宋鹏宇介绍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昌吉市一共建成投运8座智能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站。
“2021年,昌吉市开始实施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我们试点建设智能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站是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探索。今后我们会继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努力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昌吉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副主任马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