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昌吉州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新闻事件
7月2日下午,昌吉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举行。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精神,回顾党的百年征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表彰近年来在自治州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进一步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不懈奋斗。
新闻延伸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6月25日下午,伴随着歌声响起,昌吉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文艺晚会《前进吧,中国共产党》在昌吉体育馆开演。
晚会以“史诗”为主题,共分为四个篇章,依次是《浴血奋斗 淬炼成钢》《艰苦奋斗 奋发图强》《团结奋斗 潮涌东方》《不懈奋斗 伟大复兴》。600名演职人员全情投入,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艺术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辉煌历程。
6月25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山画卷”系列主题美术摄影作品展在州美术馆开展。通过绘画、摄影、摄像等艺术形式,讴歌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展现百年来自治州各族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各项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决心,凝聚起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刘茜)
6月25日,昌吉市第五小学的学生们在操场上摆出“100”字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记者 何龙 摄
2.昌吉州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显著
新闻事件
2021年,我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上,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心走实取得实效。
新闻延伸
坚持对标对表,以上率下,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全覆盖开展。全州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400余场次,开展红色传统教育2.3万余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群众达100多万人次。
加强政治引领,突出宣讲教育实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人心。全州累计刊播报道党史学习教育相关新闻稿件2.56万余篇,新媒体作品1.07万余篇,全网累计阅读量达4.15亿次;全州各县市各单位开展集中宣讲1.23万余场次,草根宣讲员入户宣讲5.53万余场次;打造红色教育阵地60余个。
坚持学史力行,办好民生实事,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累计落实各类奖补资金1.06亿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81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4.28万人次;投入资金3.54亿元,落实各项学生资助资金1565万元,新增中小学学位7140个。
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见行见效,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未发生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有效防止疫情大规模输入和反弹,全州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充分释放稳定红利,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疆前列,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刘辉)
3月1日,自治州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议。记者 何龙 摄
3.自治州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新闻事件
2021年9月18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昌吉回族自治州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昌吉胜利召开。
新闻延伸
会议选出中国共产党昌吉回族自治州第十二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
会议确定了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完整准确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前提,以凝聚人心为根本,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为重点,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奋力开创昌吉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局面。主要目标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生态文明、民族团结、人民福祉、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 (左晓雨)
2021年9月18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昌吉回族自治州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昌吉胜利召开。记者 何龙 摄
4.昌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现“开门红”
新闻事件
经自治区统计局审定,前三季度我州地区生产总值(GDP)1175.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0%,增速位居全疆第五位,经济实现持续向好态势。
新闻延伸
1-9月,全州42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6%,两年平均增速达19.2%,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保持又好又快又稳发展势头。1-9月,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1亿元,同比增长24.9%,较上半年提高4个百分点。
3月25日下午,在昌吉州推动馕产业高质量发展产销对接会暨购销协议签约仪式上,5家企业签订馕、烘焙及面食加工食品购销协议,签约金额达1.226亿元。
4月6日上午,自治州举办2021年第一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当天开工的147个项目总投资720.27亿元,2021年预计到位资金170.59亿元,涵盖新能源、新材料、石油化工、电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
9月25日,2021新疆丝绸之路葡萄酒节在昌吉市开幕,100多家葡萄酒企业参会。当天,新疆葡萄酒产区共签订投资项目和购销订单12个,总金额达27.7亿元。
12月3日,2021昌吉州冰雪旅游启动仪式在西域努尔加滑雪场举行,现场发布多项冬春季冰雪旅游市场营销奖励办法。今年前11个月,全州共接待游客40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0亿元,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今年以来,我州各县市(园区)各部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3+1”工作部署,聚力推进“六稳”“六保”政策,经济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全州经济运行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十四五”发展实现“开门红”。 (刘茜)
11月11日,昌吉州西部南山伴行公路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记者 何龙 摄
5.昌吉州生态文明建设亮点频现
新闻事件
6月30日,总投资38.17亿元的昌吉市头屯河沿岸综合整治项目完工,头屯河沿岸焕发新姿,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景观带。8月24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头屯河昌吉沿岸美景主图。
该项目南起乌奎高速公路,北至北绕城公路,东临兵团第十二师,南北长13.3公里,整治区域面积9.1平方公里,按照“一湖、两带、五节点、三区域”规划,是自然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城市门户工程。9月13日,头屯河沿岸综合整治项目区被命名为庭州生态绿谷。
新闻延伸
“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自治州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向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
今年,我州积极开展扬尘治理、散煤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四大专项行动,全州建筑工地全面落实“6个100%”;新增电采暖面积109.2万平方米,11631户农村家庭实施清洁取暖改造工程;全年抽测柴油货车11719辆、非道路移动机械114辆;全州7家钢铁、铸造企业全部纳入计划实施超低排放改造,26个重点行业172家企业全面实行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管控,440家企业实行污染减排清单化管理;按计划全面完成135台6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任务,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我州继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玛纳斯县投资约1.25亿元,实施玛纳斯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州49个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立、治”工作全面完成,15个污水处理厂均稳定达到一级排放标准;以昌吉市、玛纳斯县为重点,州、县两级共投入各类资金3.29亿元,整县推进5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王薇)
晨曦下的庭州生态绿谷。记者 何龙 摄
6.昌吉州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新闻事件
2021年,州党委、州人民政府坚决落实“四个不摘”“八个不变”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完善常态帮扶机制体制,加强衔接项目资金落实,着力在巩固、拓展、衔接上下功夫、见实效,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新闻延伸
5月31日,自治州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州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正式拉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帷幕,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州扶贫办重组为州乡村振兴局,7个县市乡村振兴局、71个乡(镇、街道)乡村振兴工作办、444个行政村(社区)乡村振兴工作站同步挂牌,全州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数量达到3417名。
今年以来,州党委、人大、政府、政协40名州级领导,州直部门、县市96名县级领导,定期深入联系点走访调研,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困难,督促落实乡村振兴主体责任;梳理出5方面23条具体任务和考核指标,压紧压实“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和派出单位工作责任;全面启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建立“1+7+724”个工作组,对全州7个县(市)进行全覆盖排查,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今年全州落实巩固脱贫成果类项目703个、资金85.65亿,同时规范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确保扶贫资产长期稳定发挥效益。
紧扣乡村振兴需求,我州建立党员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机制,鼓励农牧民党员领办合作社222个,创办致富项目483个,加强项目资源配置,扶持发展集体经济,探索实施规模经营、资源开发、乡村旅游等发展新路子,推动群众增收致富。 (王薇)
奇台县涨坝村主打“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休闲旅游,着力打造“游江布拉克、吃涨坝烧烤、住涨坝民宿”旅游品牌,今年人均纯收入预计将突破3万元。记者 何龙 摄
7.昌吉州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
新闻事件
今年,我州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化园区体制改革、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使全州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
3月31日,自治州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审议了《昌吉州党委2021年重点改革任务清单》。
新闻延伸
今年7月1日起,我州在全州范围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4种方式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全力解决市场主体“办照容易办证难”的问题。
我州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州依托数字信息化建设“一网四平台”系统(昌吉州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网,政务服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电子监察平台),积极推进各类进场项目全类别、全流程网上交易。
我州成立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受理中心,开通12345政务服务热线,归并整合各类政务服务热线和行业自建热线39条,形成了州、县、乡、村四级联动工作网络。
今年7月,新疆九圣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2个优质玉米新品种权为质押从昌吉农商银行贷款3000万元,用于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我州深化金融改革,推动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 (左晓雨)
2月3日,昌吉市建国路街道南五工二村会议室,村民正在领取分红款。当天,该村803位股民分红总额达2004534元,每1股分红2732元。该村2017年实行产权制度改革,村民享受到了改革红利。记者 马瑜 摄
8.昌吉州平安建设硕果累累
新闻事件
今年,我州大力推进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和行业平安创建活动,全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效,呈现出社会大局稳定、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今年,我州成功创建为自治区优秀平安州,再次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荣誉称号,昌吉市荣获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县),全州43个乡镇(街道)成功创建为自治区优秀平安乡镇(街道)。州人民检察院荣获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
新闻延伸
我州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治理体制,创新治理思路、制度机制、方法手段,全面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州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人共创平安、人人共享平安”的氛围日益浓厚。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他们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我州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打造了一批类型多样、各具特色、具有标杆性的示范典型。这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弘扬了民族团结正能量,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携手共建美丽家园,形成了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局面。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州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党史践使命,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走深走实。今年全州4.88万名干部职工与13.75万户各族群众结对认亲,全年累计开展走访住户43.71万人次,开展联谊活动1.27万场次,捐款113.07万元、捐物40.72万件,解决困难5.02万件。(刘辉)
11月25日,吉木萨尔县北庭镇三场槽子牧业新村,吉木萨尔县财政局干部、北庭镇机关干部和结对亲戚一起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记者 何龙 摄
9.昌吉州文化润疆取得明显成效
新闻事件
6月18日上午,新疆文联、昌吉州党委宣传部主办的庆祝建党100周年·第二届“新疆是个好地方”诗歌朗诵会在昌吉广播电视台800平方米演播厅举行。朗诵者们深情朗诵从近2000首诗作中精选的8首诗,渲染了大美新疆、诗意新疆、团结新疆、富饶新疆的美好意境,带领观众一起讴歌党的百年风华、讴歌伟大的新时代。
新闻延伸
巍巍天山舒长卷,最是文化润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一年多来,昌吉州强化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各族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凝聚起推动我州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力量。
今年9月,福建援疆前方指挥部、昌吉州慈善总会、郑钧书法篆刻工作室联合举办“文化润疆·助学圆梦”活动,对志愿报考高校书法专业的困难家庭学生实施精准帮扶,支持他们参加考前培训、实现升学梦想,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
目前,我州已构建了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一场四馆一院”(体育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剧院)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全州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室内面积均有400平方米以上,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化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比例占90%以上,有效增加了公共文化活动的场地。
此外,我州持续推进乡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改造建设,拓展公共图书服务覆盖范围,实施综合数字平台建设工程,推进“昌吉公共文化云”数字平台工程建设等,这些都是文化惠民的实际举措。 (荷苒·马汗)
5月10日,昌吉市唱歌爱好者在昌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习唱红歌。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昌吉州、市依托昌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精心策划示范性实践活动,其中包括观看红色电影海报展、观看党史图片展、重温入党誓词等,让更多干部群众广泛参与,让昌吉的“红色打卡地”热起来、火起来。记者 何龙 摄
10.昌吉州不断改善民生,增进群众福祉
新闻事件
2021年,我州坚持把发展成果落实到改善民生、惠及当地群众、增进民族团结上,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比例占70%以上。
新闻延伸
8月5日,自治州党委书记王国和在昌吉市调研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今年,自治州进一步完善资金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机构医养、社区嵌入式、居家签约服务型医养服务网络;投资1270万元实施“千家万户老有颐养”社区助餐工程,在全州建成59家助餐点;将城乡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救助标准从原来的不低于每人每月800元提高到不低于850元;有意愿的“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100%;加大各县(市)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大院、幸福互助院等为老服务设施建设。
今年,我州投入4253万元新(续)建改扩建中小学及配套设施项目两个,投入5950万元新建、续建公办幼儿园4所,8个小区配套幼儿园正式开园;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推动落实民生项目24个;充分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街镇文化服务站等平台,搭建县市统筹指导、街镇工作站协调支持、村居工作点具体落实的3级保护平台。
今年,州人民医院异地重建项目第一期10月动工,预计2024年竣工;州人民医院、州中医医院组建巡回医疗服务队在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村每季度开展一次巡回医疗服务;我州各级全民健康体检工作领导小组着力推动全民健康体检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居民健康管理。
今年10月至12月,昌吉市在市区实行免费乘坐公交车措施,市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王薇)
12月9日,在奇台县奇台镇犁铧尖社区就业基地“扶贫小车间”,辖区就业困难人员正在赶制服装订单。
记者 何龙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