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构筑夜间经济底蕴——昌吉州打造夜经济升级版赋能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发布时间:2021.12.09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记者 刘茜)6位非遗传承人登台献艺,让现场观众近距离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敦煌飞天、街舞、新疆小曲子轮番上演,营造出热烈欢快的氛围……

“晚上出来逛逛,除了‘舌尖上的美味’,还能沉浸式体验各类文艺表演,区别于去逛传统夜市,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市民申文文表示。

各式烧烤食材滋滋作响,传统老味儿活色生香,这些构成了我州夜生活的烟火气。烟火气之上,文化和品位则是夜间经济发展的软实力。

文化承袭是一个城市夜经济的灵魂。入夜,业态丰富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不仅展示了地方特色文化,丰富了百姓生活、提升了游客体验度,还繁荣了市场、带动了就业,为城市发展增添了活力。

夜色中,昌吉市华洋广场各类美食餐厅人气爆棚,不少市民一边享受美味,一边惬意地唠着家常。华洋广场策划举办少儿绘画展、幼儿手工大赛等各类活动,入驻商户们也纷纷推出打折让利等各类优惠,日均吸引客流量超8000人次。

11月28日,以“童心筑梦相约冬奥 自强快乐不负韶华”为主题的花样滑冰表演在昌吉汇嘉冰世界真冰场举办。孩子们脚踩“冰刀”,在音乐的伴奏下,表演各种技巧和舞蹈动作,点燃了冬日激情。冰场负责人陶宇介绍,冰场夜间营业时间延至24时,平均日接待量达500人次。

昌吉友好时尚购物中心总经理助理马艳霞介绍,该中心投资20万元新打造的室内夜市,推出火锅免费吃、儿童乐园免费嗨翻天等系列活动,配置了唱歌、乒乓球等休闲娱乐设施,受到消费者欢迎。此外,友好超市还在晚间客流量高峰期,推出特价商品与打折优惠活动,开启线上购物全城配送等服务。

“夜色,你好!抛开一天的烦恼,和好友在街头小店推杯换盏,或只身一人在安静书屋执盏明灯沉迷书海,一大乐事也。”11月29日,昌吉市民陈莫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

让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发展的主题。文化繁荣是夜间经济的应有之义。

不久前,昌吉州发布打造夜间经济街区可持续高品质发展促进方案,深度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让优秀文化在夜间经济舞台上释放新能量、绽放新光彩,吸引越来越多市民走出家门。

昌吉市花间集引进“和田夜市”品牌,投资1500万元重点打造4000平方米高档餐饮设施,将餐饮与夜市有效结合,不断开启夜经济发展新局面。

阜康市围绕“夜游、夜品、夜购、夜娱、夜健”经济形态,打造“一街三区多点”的夜间经济格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奇台县以打造“天山东部不夜城”为目标,着力打造以古城商业街、天和购物中心、汇通商贸城商圈为主,城南和犁铧尖为两翼,以江布拉克沿线旅游为环线的全域夜间经济发展格局。

吉木萨尔县依托北庭名街、历史文化商业街商圈,不断规范夜间经济运营秩序,丰富夜间游览产品、夜间演出市场,优化文化和旅游场所的夜间餐饮、购物、演艺服务,推动夜间文旅消费规模持续扩大。

木垒县紧紧围绕“发展夜间经济、促进商贸消费”两条主线,打造特色餐饮、夜间购物、文旅消费、夜间运动4大消费示范点。

玛纳斯县认真落实支持夜间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夜间经济发展。

呼图壁县以规划引领夜间经济空间布局,打造品牌示范街区。

昌吉州重启新疆大剧院演出计划,2022年1月至6月,计划开展公益演出120场次,覆盖群众9.6万人次。同时支持各县市以“昌吉的冬日·别样的温暖”为主题,打造一批交通相对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冰雪景观独特,集滑冰嬉雪、文艺演出、冬奥文化、群众摄影、美食评鉴、社火表演、冰雪赛事等为一体的冰雪休闲主题旅游景区。

这个冬天,文化夜庭州让人们的夜生活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经过文化这支五彩画笔的描摹,夜间经济正成为讲好昌吉故事、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昌吉州因势利导,今年先后开展线上线下年货节、美食(馕)文化节和葡萄酒节等节庆活动,以及节庆促消费活动和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消费活动100多场次,进一步促进夜间经济的发展,释放夜间经济消费潜力。1-9月,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1亿元,同比增长24.9%。

随着夜间经济蓬勃发展,我州晕染了很多文化的笔墨,打造特色文化夜市,让文化内涵成为夜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一幅幅“看得见风景、记得住乡愁、感受到幸福、载得动梦想”的新时代城市夜间图景,必将在庭州大地上更生动地展现。

(通讯员于雪参与采写)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文化构筑夜间经济底蕴——昌吉州打造夜经济升级版赋能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发布日期: 2021-12-09 12:26:58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记者 刘茜)6位非遗传承人登台献艺,让现场观众近距离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敦煌飞天、街舞、新疆小曲子轮番上演,营造出热烈欢快的氛围……

“晚上出来逛逛,除了‘舌尖上的美味’,还能沉浸式体验各类文艺表演,区别于去逛传统夜市,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市民申文文表示。

各式烧烤食材滋滋作响,传统老味儿活色生香,这些构成了我州夜生活的烟火气。烟火气之上,文化和品位则是夜间经济发展的软实力。

文化承袭是一个城市夜经济的灵魂。入夜,业态丰富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不仅展示了地方特色文化,丰富了百姓生活、提升了游客体验度,还繁荣了市场、带动了就业,为城市发展增添了活力。

夜色中,昌吉市华洋广场各类美食餐厅人气爆棚,不少市民一边享受美味,一边惬意地唠着家常。华洋广场策划举办少儿绘画展、幼儿手工大赛等各类活动,入驻商户们也纷纷推出打折让利等各类优惠,日均吸引客流量超8000人次。

11月28日,以“童心筑梦相约冬奥 自强快乐不负韶华”为主题的花样滑冰表演在昌吉汇嘉冰世界真冰场举办。孩子们脚踩“冰刀”,在音乐的伴奏下,表演各种技巧和舞蹈动作,点燃了冬日激情。冰场负责人陶宇介绍,冰场夜间营业时间延至24时,平均日接待量达500人次。

昌吉友好时尚购物中心总经理助理马艳霞介绍,该中心投资20万元新打造的室内夜市,推出火锅免费吃、儿童乐园免费嗨翻天等系列活动,配置了唱歌、乒乓球等休闲娱乐设施,受到消费者欢迎。此外,友好超市还在晚间客流量高峰期,推出特价商品与打折优惠活动,开启线上购物全城配送等服务。

“夜色,你好!抛开一天的烦恼,和好友在街头小店推杯换盏,或只身一人在安静书屋执盏明灯沉迷书海,一大乐事也。”11月29日,昌吉市民陈莫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

让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发展的主题。文化繁荣是夜间经济的应有之义。

不久前,昌吉州发布打造夜间经济街区可持续高品质发展促进方案,深度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让优秀文化在夜间经济舞台上释放新能量、绽放新光彩,吸引越来越多市民走出家门。

昌吉市花间集引进“和田夜市”品牌,投资1500万元重点打造4000平方米高档餐饮设施,将餐饮与夜市有效结合,不断开启夜经济发展新局面。

阜康市围绕“夜游、夜品、夜购、夜娱、夜健”经济形态,打造“一街三区多点”的夜间经济格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奇台县以打造“天山东部不夜城”为目标,着力打造以古城商业街、天和购物中心、汇通商贸城商圈为主,城南和犁铧尖为两翼,以江布拉克沿线旅游为环线的全域夜间经济发展格局。

吉木萨尔县依托北庭名街、历史文化商业街商圈,不断规范夜间经济运营秩序,丰富夜间游览产品、夜间演出市场,优化文化和旅游场所的夜间餐饮、购物、演艺服务,推动夜间文旅消费规模持续扩大。

木垒县紧紧围绕“发展夜间经济、促进商贸消费”两条主线,打造特色餐饮、夜间购物、文旅消费、夜间运动4大消费示范点。

玛纳斯县认真落实支持夜间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夜间经济发展。

呼图壁县以规划引领夜间经济空间布局,打造品牌示范街区。

昌吉州重启新疆大剧院演出计划,2022年1月至6月,计划开展公益演出120场次,覆盖群众9.6万人次。同时支持各县市以“昌吉的冬日·别样的温暖”为主题,打造一批交通相对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冰雪景观独特,集滑冰嬉雪、文艺演出、冬奥文化、群众摄影、美食评鉴、社火表演、冰雪赛事等为一体的冰雪休闲主题旅游景区。

这个冬天,文化夜庭州让人们的夜生活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经过文化这支五彩画笔的描摹,夜间经济正成为讲好昌吉故事、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昌吉州因势利导,今年先后开展线上线下年货节、美食(馕)文化节和葡萄酒节等节庆活动,以及节庆促消费活动和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消费活动100多场次,进一步促进夜间经济的发展,释放夜间经济消费潜力。1-9月,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1亿元,同比增长24.9%。

随着夜间经济蓬勃发展,我州晕染了很多文化的笔墨,打造特色文化夜市,让文化内涵成为夜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一幅幅“看得见风景、记得住乡愁、感受到幸福、载得动梦想”的新时代城市夜间图景,必将在庭州大地上更生动地展现。

(通讯员于雪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