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多举措强化监管 全力保障学生食品安全
发布时间:2021.11.16 来源:昌吉州政府网 浏览次数:

(通讯员辛海南、曹晓冬)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含幼儿园)食堂、“小饭桌”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严把食品质量安全关,昌吉州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四个最严”要求,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防范意识,持续加强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全力保障学生食品安全。

一是强化监管,落实责任。贯彻落实自治区、自治州关于疫情防控常态化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安排部署,结合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要求。督促校外供餐单位和学校食堂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开展食品安全自查,排查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库存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是否清洁消毒加工制作场所环境和设施、是否清洗消毒餐具和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工具。督促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健全并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学校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大力推进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系统,积极推进建设全州学校食堂后厨智能系统,“零距离”观看食堂厨房食品安全管理状况和食品加工制作过程,实现学校餐饮加工全过程阳光透明,为广大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再添一道保障。

二是突出重点,严格督查。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以供餐人数多的学校食堂、“小饭桌”和食品安全风险高的校外共餐单位为重点,开展风险隐患排查,严查严管进货查验把关不严、未按要求留样、整改不落实等食品安全问题。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等重点食品原料管控,督促学校食堂、“小饭桌”和校外供餐单位,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严查进口冷链食品的检疫合格证明、核酸检测合格证明以及消毒单位出具的消毒证明,加强对食品原料供货商的管理。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协作机制,不断完善校园食品安全定期会商、联动执法等工作机制,重点加强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的协作配合。加强“小饭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摸清底数和经营状况,建立台账,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规范化发展。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联合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检查是否销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过期变质食品,特别对辣条、油炸食品及糖果等“五毛食品”实施重点检查,严格把控食品进销关、安全质量关。

三是加强培训,提升水平。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食品安全法》宣传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在食堂张贴节约用餐、光盘行动标识,增强师生的节约意识。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贯普及,督促指导各售酒食品经营户在店内显著位置设置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的标志,切实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为进一步提高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和水平,指导规范餐饮服务提供者诚信守法经营,组织学校(幼儿园)校长(园长)、食堂负责人、集体配餐单位负责人开展为期10天的食品安全管理培训,共培训从业人员520人次,发放食品安全培训资料894份。

截至目前,全州共出动执法人员546人次,检查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户1267户次,其中检查学校食堂387家次,校园食品经营户815户次,检查小饭桌92家次,食品流动摊贩5家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共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2份。发放食品安全宣传资料2174份。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昌吉州多举措强化监管 全力保障学生食品安全
发布日期: 2021-11-16 10:46:53 来源:昌吉州政府网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通讯员辛海南、曹晓冬)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含幼儿园)食堂、“小饭桌”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严把食品质量安全关,昌吉州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四个最严”要求,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防范意识,持续加强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全力保障学生食品安全。

一是强化监管,落实责任。贯彻落实自治区、自治州关于疫情防控常态化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安排部署,结合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要求。督促校外供餐单位和学校食堂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开展食品安全自查,排查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库存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是否清洁消毒加工制作场所环境和设施、是否清洗消毒餐具和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工具。督促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健全并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学校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大力推进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系统,积极推进建设全州学校食堂后厨智能系统,“零距离”观看食堂厨房食品安全管理状况和食品加工制作过程,实现学校餐饮加工全过程阳光透明,为广大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再添一道保障。

二是突出重点,严格督查。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以供餐人数多的学校食堂、“小饭桌”和食品安全风险高的校外共餐单位为重点,开展风险隐患排查,严查严管进货查验把关不严、未按要求留样、整改不落实等食品安全问题。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等重点食品原料管控,督促学校食堂、“小饭桌”和校外供餐单位,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严查进口冷链食品的检疫合格证明、核酸检测合格证明以及消毒单位出具的消毒证明,加强对食品原料供货商的管理。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协作机制,不断完善校园食品安全定期会商、联动执法等工作机制,重点加强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的协作配合。加强“小饭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摸清底数和经营状况,建立台账,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规范化发展。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联合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检查是否销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过期变质食品,特别对辣条、油炸食品及糖果等“五毛食品”实施重点检查,严格把控食品进销关、安全质量关。

三是加强培训,提升水平。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食品安全法》宣传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在食堂张贴节约用餐、光盘行动标识,增强师生的节约意识。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贯普及,督促指导各售酒食品经营户在店内显著位置设置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的标志,切实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为进一步提高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和水平,指导规范餐饮服务提供者诚信守法经营,组织学校(幼儿园)校长(园长)、食堂负责人、集体配餐单位负责人开展为期10天的食品安全管理培训,共培训从业人员520人次,发放食品安全培训资料894份。

截至目前,全州共出动执法人员546人次,检查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户1267户次,其中检查学校食堂387家次,校园食品经营户815户次,检查小饭桌92家次,食品流动摊贩5家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共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2份。发放食品安全宣传资料217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