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阜康市城关镇:“文艺+宣讲”让党史宣讲更走心
发布时间:2021.10.28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刚立强)“铿锵锣鼓敲起来,喜迎‘七一’乐开怀,我们来段三句半,上场……”10月12日,在阜康市城关镇张家庄村文化室,村里奕伶文艺队表演的三句半《坚定党性不回头》受到群众欢迎。登台表演的村民用生动的事例、翔实的数据和朴实的语言将文艺和宣讲有机融合,为乡亲们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引发大家的思想共鸣,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理论宣讲如何使村民坐得住、乐意听、记得牢?国网阜康供电公司驻张家庄村“访惠聚”工作队探索“理论+文艺+互动”宣讲方式,并充分发挥乡村带头人的作用创编文艺节目。64岁的文化带头人陶秀芝是张家庄村奕伶文艺队骨干。在工作队队员的指导下,陶秀芝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历时3个月编排出三句半《坚定党性不回头》。前半部分讲述党的百年历史,后半部分讲述张家庄村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喜人变化。

没有讲台和讲师,不分台上和台下,村民用地道的乡音土语“亮嗓”,用传统表演形式讲党史、颂党恩,充满“泥土味”的宣讲一亮相就与群众产生了情感共鸣。“三句半朗朗上口,用我们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讲党史、谈生活变化,特别亲切。这种宣传方式非常好,我们老百姓喜欢!”55岁的村民赵微说。

为使政策宣讲由单一教育变为“生动说唱”,阜康市城关镇将党的理论和政策宣讲融入歌舞、快板等文艺节目中,突出主题主线,以多种文艺表现形式阐释制度优势、宣传抗疫精神、畅谈发展成就,根据受众差异有选择性地加入相关内容,为观众献上了一场场有滋有味的文化盛宴,让干部群众既在欢声笑语中观看了文艺演出,又学习了党的理论和政策,真正让理论“活起来”“有滋味”,扩大了宣讲的覆盖面。目前,阜康市城关镇已形成了城南村秦腔、四十户村书院、头工中心村绘画等一批党史学习特色载体。

今年以来,阜康市城关镇积极探索“老百姓喜欢看、乐于参与、记得住”的宣讲形式,在充分发挥各村文艺队作用的基础上,广泛调动在村工作大学生、返乡大学生、典型模范的积极性,把党的理论政策、党的声音融入文艺表演中、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中,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在文艺表演中凝聚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谱写新时代新农村新篇章。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阜康市城关镇:“文艺+宣讲”让党史宣讲更走心
发布日期: 2021-10-28 11:25:49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刚立强)“铿锵锣鼓敲起来,喜迎‘七一’乐开怀,我们来段三句半,上场……”10月12日,在阜康市城关镇张家庄村文化室,村里奕伶文艺队表演的三句半《坚定党性不回头》受到群众欢迎。登台表演的村民用生动的事例、翔实的数据和朴实的语言将文艺和宣讲有机融合,为乡亲们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引发大家的思想共鸣,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理论宣讲如何使村民坐得住、乐意听、记得牢?国网阜康供电公司驻张家庄村“访惠聚”工作队探索“理论+文艺+互动”宣讲方式,并充分发挥乡村带头人的作用创编文艺节目。64岁的文化带头人陶秀芝是张家庄村奕伶文艺队骨干。在工作队队员的指导下,陶秀芝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历时3个月编排出三句半《坚定党性不回头》。前半部分讲述党的百年历史,后半部分讲述张家庄村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喜人变化。

没有讲台和讲师,不分台上和台下,村民用地道的乡音土语“亮嗓”,用传统表演形式讲党史、颂党恩,充满“泥土味”的宣讲一亮相就与群众产生了情感共鸣。“三句半朗朗上口,用我们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讲党史、谈生活变化,特别亲切。这种宣传方式非常好,我们老百姓喜欢!”55岁的村民赵微说。

为使政策宣讲由单一教育变为“生动说唱”,阜康市城关镇将党的理论和政策宣讲融入歌舞、快板等文艺节目中,突出主题主线,以多种文艺表现形式阐释制度优势、宣传抗疫精神、畅谈发展成就,根据受众差异有选择性地加入相关内容,为观众献上了一场场有滋有味的文化盛宴,让干部群众既在欢声笑语中观看了文艺演出,又学习了党的理论和政策,真正让理论“活起来”“有滋味”,扩大了宣讲的覆盖面。目前,阜康市城关镇已形成了城南村秦腔、四十户村书院、头工中心村绘画等一批党史学习特色载体。

今年以来,阜康市城关镇积极探索“老百姓喜欢看、乐于参与、记得住”的宣讲形式,在充分发挥各村文艺队作用的基础上,广泛调动在村工作大学生、返乡大学生、典型模范的积极性,把党的理论政策、党的声音融入文艺表演中、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中,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在文艺表演中凝聚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谱写新时代新农村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