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刘茜)8月17日,位于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华兴酒庄千亩酿酒葡萄园内,工人正在给转色期的葡萄剪叶扩围;在新疆中信国安葡萄酒业有限公司灌装车间,工人正在罐装新品葡萄酒;位于玛纳斯县的天山北麓葡萄酒博览园,60多顶星空帐篷正在搭建。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观光度假……我州葡萄酒全产业链已露雏形。
初秋艳阳下,新疆亚中德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呼图壁县黑洼山新栽植的5000多亩酿酒葡萄翠绿依旧。“公司已累计投资2.5亿元,建成国家级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共享式葡萄酒酿造处理中心、酒窖等产业链和休闲农庄、赛马场等多个业态。”公司董事长唐超介绍。
2004年,新疆亚中集团挥师黑洼山,引水、修渠、挖塘、栽树,改良这片贫瘠的土地,并成立新疆亚中德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把这里打造成生态葡萄酒文化旅游田园综合体。公司流转土地5万亩,成立7家葡萄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两镇6村千余户农民增收,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这家公司下属的大唐西域酒庄已生产干红、桃红两大系列7个葡萄酒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平台,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190多个城市。
著名评酒家杰西斯·罗宾逊在她的著作《世界葡萄酒地图》中把北纬44度称为酿酒葡萄黄金纬线。新疆天山北麓产区正位于北纬44度,与同处此纬度的法国波尔多、美国加州并称为“世界三大酿酒葡萄黄金产区”。天山北麓土壤富硒、天山雪水灌溉、无农药零污染,有酿酒葡萄生长的独特气候环境、充足的光照与积温条件,具有打造世界级产区与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诸多优势。
我州位于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核心区,生产的葡萄酒品种超300种,价格几十元至上千元不等。目前,天山北麓产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超11万亩(含兵团),这一区域位于“酿酒葡萄黄金纬线”的北纬44度,年均日照约3000小时。自然条件优越,保证了这里种植的酿酒葡萄果粒含糖量高、酸度适中、色泽好。
2018年,我州成立天山北麓葡萄酒产业联盟,以天山北麓产区为纽带,涵盖昌吉州四县市、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第六师五家渠市的酒企、酒庄,推动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同年,天山北麓产区获得“世界美酒产区”称号。
数据显示,天山北麓产区是全国最大的葡萄原酒供应基地,葡萄酒生产能力34.9万吨,占全疆的70%左右。多年来,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培育形成尼雅、西域、唐庭霞露、印象戈壁、大唐西域等一批具有一定市场认知度和影响力的葡萄酒品牌,酒庄、酒企先后在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等国内外葡萄酒赛事中获奖200余项。
正是因为先天优势明显,葡萄酒产业是我州今后五年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2020年9月,自治区和昌吉州分别出台葡萄酒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我州确立了“提升品质、打造品牌”的长期发展路径,将在天山北麓打造三四个认证小产区,以“小产区撬动大产业”,辐射带动35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发展。同时,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助力葡萄酒生产企业积极加快生态化、优质化、集群化、品牌化和特色产业化发展步伐,打造丝绸之路葡萄酒产业经济带新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