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刘茜)参观馕的生产流程、品尝新出炉的馕品,还能自己动手打馕体验一把……8月26日,昌吉州馕产业文旅小镇开园。作为新晋旅游景点,在传承新疆美食文化、打造特色品牌的同时,这个文旅小镇还可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多层次需求。
昌吉州馕产业文旅小镇位于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恒铭广场商业街区,项目总投资3.6亿元,街区规划面积10万平方米,已建成运营面积4万多平方米,设有产品展示区、加工体验区、直播带货区、品尝销售区、品牌培育区、文化宣传区。小镇外观以汉唐建筑风格设计为主。
这个文旅小镇与昌吉市“海棠天街”夜间经济体相融合,可容纳近2000辆车辆停放,经营业态包含馕及烘焙食品的生产研发体验、面食加工、餐饮烧烤、火锅、红酒、咖啡、民宿等,周边拥有新疆大剧院、头屯河森林公园、昌吉小吃街、新疆农业博览园、老龙河胡杨林等文化旅游资源。
走进馕产业展销馆,这里集中展示了昌吉州100多家企业的馕、烘焙食品、面粉、食用油、干果等名优特产品。
新疆提出大力发展馕产业,昌吉州谋篇布局顶层设计,成立了馕产业专班,出台了相关方案,积极构建“1+9+N”馕产业格局(在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成1个州级馕产业示范园;在其他县市、园区建成9个县级馕文化产业园、N个馕文化产业示范点)。
目前,昌吉州馕产业文旅小镇已引进8家旅行社、84家名小吃及加盟店,新疆麦趣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昌吉葡萄树食品有限公司、新疆大漠飘香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知名加工生产企业入驻其中。这个文旅小镇日均产馕100万个,解决就业千余人。
新疆馕源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昌吉州馕产业文旅小镇负责人谢新介绍:“公司积极打造馕文化小镇沉浸场景街区,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实体店及组团订单等方式把馕产品销往内地。同时,加紧打造智慧管理系统,让每一个馕的生产要素都可以追溯。”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党工委书记张明清介绍,园区以“小馕饼撬动大产业”为思路,推动馕产业向前端带动专用小麦种植加工,向后端促进品牌培育和营销体系建设,推进馕产业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同时,依托文旅小镇周边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借园区种交会、科洽会、菊花节等,积极推介展示展销馕产品,推动馕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借助昌吉州供销社农产品“百城千店”工程,建立疆内外馕产业营销网络,为全州馕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新平台、培育新动能、增添新优势。
记者了解到,昌吉州是“中国优质小麦、大麦之乡”,是新疆重要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每年小麦种植面积220万亩,拥有面粉加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2家,年产面粉125万吨,占乌昌地区的60%以上。
目前,全州已建成运营馕产业园5个,累计研发休闲馕、点心馕等特色馕产品150余种,日生产加工馕能力达到423万个,带动就业过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