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萨尔县北庭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图)
发布时间:2021.08.26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高云哲、通讯员张彤)近年来,吉木萨尔县北庭镇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突破口,促就业、建项目、强特色,多措并举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8月17日,记者来到位于吉木萨尔县东部的北庭镇三场槽子牧业新村,只见笔直的柏油路贯穿全村,不少新修缮的农家小院内都停放着私家车。在月花制衣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村里的几名妇女正在赶制一批运动服。

以前,村民库腊依·胡尼亚孜农闲时常待在家里,自2017年月花制衣有限公司在该村开设生产车间,吸纳当地妇女就业以来,村里未能就业的妇女便纷纷来到生产车间工作,库腊依·胡尼亚孜就是其中一位。

“以前农闲时啥都没干,家里没有额外收入,现在在这里工作,每个月能拿到三千元左右的工资,家里的收入增加了,我非常高兴。” 库腊依·胡尼亚孜说,“和村里十几个姐妹在一起工作,心情也好。缝纫厂离家近,我既能上班挣钱又能照顾家人。”

8月17日,库腊依·胡尼亚孜正在缝纫车间内工作。记者 高云哲 摄

如今的三场槽子牧业新村随处可见一片繁荣景象,几年前,这个村还是自治区级扶贫重点开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占全村总人口的55%。近年来,在政策支持下,三场槽子牧业新村大力发展养殖业,养殖牛、羊和骆驼等,并引进制衣厂,打造扶贫车间,让村里赋闲在家的妇女有了就业机会。

三场槽子牧业新村党支部书记吐尔阿尔·沙合巴说:“近两年,我们发展合作社、引进制衣厂,让村里的妇女就地解决就业问题,农闲的时候她们来制衣厂工作,边照顾家庭边挣钱,你看这是多好的事情啊!”

在北庭镇东二畦村,一个个错落有致的鱼塘成了村民的致富“法宝”,依托北庭镇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当地政府鼓励村民成立合作社,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村民张兆祥从1996年开始养鱼,时至今日已有25年了,在他的带动下,村民纷纷加入他的合作社。由于社员没有养鱼经验,张兆祥便帮助他们选购鱼苗、购买饲料、医治患病的鱼苗。

“我们刚开始只有三十多亩鱼塘,如今已发展到一百八十亩。以前以养殖鲤鱼、草鱼、花白鲢、鲫鱼为主,现在还养了加州鲈、白斑狗鱼、南美白对虾、螃蟹等。” 吉木萨尔县兆祥渔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兆祥说,“以前水产只能销往东三县,现在还销往哈密、乌鲁木齐等地,销售市场更广阔了。”

通过抓好就业脱贫、加强政策扶持、强化技能培训,截至2020年,吉木萨尔县北庭镇1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4595元。今年,当地成立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畜牧养殖”“就业保障”“创业帮扶”三个专班,为当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助力。

吉木萨尔县北庭镇副镇长王鑫说:“我们通过积极引进小微企业、认真落实结对干部帮扶企业、帮扶产业等各项措施,一如既往地落实脱贫攻坚各项政策,用好用活现有企业以及帮扶单位的帮扶措施,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吉木萨尔县北庭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图)
发布日期: 2021-08-26 13:00:53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高云哲、通讯员张彤)近年来,吉木萨尔县北庭镇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突破口,促就业、建项目、强特色,多措并举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8月17日,记者来到位于吉木萨尔县东部的北庭镇三场槽子牧业新村,只见笔直的柏油路贯穿全村,不少新修缮的农家小院内都停放着私家车。在月花制衣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村里的几名妇女正在赶制一批运动服。

以前,村民库腊依·胡尼亚孜农闲时常待在家里,自2017年月花制衣有限公司在该村开设生产车间,吸纳当地妇女就业以来,村里未能就业的妇女便纷纷来到生产车间工作,库腊依·胡尼亚孜就是其中一位。

“以前农闲时啥都没干,家里没有额外收入,现在在这里工作,每个月能拿到三千元左右的工资,家里的收入增加了,我非常高兴。” 库腊依·胡尼亚孜说,“和村里十几个姐妹在一起工作,心情也好。缝纫厂离家近,我既能上班挣钱又能照顾家人。”

8月17日,库腊依·胡尼亚孜正在缝纫车间内工作。记者 高云哲 摄

如今的三场槽子牧业新村随处可见一片繁荣景象,几年前,这个村还是自治区级扶贫重点开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占全村总人口的55%。近年来,在政策支持下,三场槽子牧业新村大力发展养殖业,养殖牛、羊和骆驼等,并引进制衣厂,打造扶贫车间,让村里赋闲在家的妇女有了就业机会。

三场槽子牧业新村党支部书记吐尔阿尔·沙合巴说:“近两年,我们发展合作社、引进制衣厂,让村里的妇女就地解决就业问题,农闲的时候她们来制衣厂工作,边照顾家庭边挣钱,你看这是多好的事情啊!”

在北庭镇东二畦村,一个个错落有致的鱼塘成了村民的致富“法宝”,依托北庭镇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当地政府鼓励村民成立合作社,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村民张兆祥从1996年开始养鱼,时至今日已有25年了,在他的带动下,村民纷纷加入他的合作社。由于社员没有养鱼经验,张兆祥便帮助他们选购鱼苗、购买饲料、医治患病的鱼苗。

“我们刚开始只有三十多亩鱼塘,如今已发展到一百八十亩。以前以养殖鲤鱼、草鱼、花白鲢、鲫鱼为主,现在还养了加州鲈、白斑狗鱼、南美白对虾、螃蟹等。” 吉木萨尔县兆祥渔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兆祥说,“以前水产只能销往东三县,现在还销往哈密、乌鲁木齐等地,销售市场更广阔了。”

通过抓好就业脱贫、加强政策扶持、强化技能培训,截至2020年,吉木萨尔县北庭镇1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4595元。今年,当地成立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畜牧养殖”“就业保障”“创业帮扶”三个专班,为当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助力。

吉木萨尔县北庭镇副镇长王鑫说:“我们通过积极引进小微企业、认真落实结对干部帮扶企业、帮扶产业等各项措施,一如既往地落实脱贫攻坚各项政策,用好用活现有企业以及帮扶单位的帮扶措施,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