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马荟雁)乡村要振兴,人才须先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日,在玛纳斯县兰州湾镇八家户村乔家大院里,30多名村民学员头戴厨师帽、身着厨师服、手拿小本子,正围在老师周围,边看边听边记回族特色小吃粉汤的制作流程。
八家户村村民孙射射今年34岁,一直在玛纳斯县城居住。她说,“在村上就能学会特色小吃的做法真好,以后可以让家里人享受更多美味,拿上证后,将来找工作待遇也要好很多!”
2019年,八家户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该村毗邻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近些年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的改变,来湿地公园游玩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同时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无穷的商机。村里目前已开办了6家农家乐,多个民宿也相继开业,40亩的荷花塘给村民带来了财富。
八家户村村民郑金慧开心地告诉笔者:“我早就想开一家农家乐呢!房子都准备好了,这次培训真是及时雨,我学会技术就可以开张了。”
玛纳斯县“三农”领域实用专业人才层出不穷,新型职业农民也越来越多,但与乡村振兴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进入新发展阶段,玛纳斯县加快推进农村创业人才培育,提升村民就业技能和素质,这次特地邀请昌吉州天沐睿和职业培训学校老师依据村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培训技能型人才。
兰州湾镇副镇长库力旦·夏依扎达说:“我们利用毗邻国家湿地公园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产业,提高村民收入,目前正在对湿地沿线的村民进行培训,以储备大量技能型乡村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昌吉州天沐睿和职业培训学校老师闫雅睿介绍说:“我们根据村民需要来安排培训内容,譬如广东地乡渔业好,就着重培训全鱼宴系列菜品制作;兰州湾镇少数民族多,就主要培训少数民族特色小吃的制作方法。每期培训20天,村民通过考试后领取资格证书,极大地拓展了村民就业创业、增收致富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