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扎实推进“四大工程”建设 改善办学条件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发布时间:2021.08.17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王硕、通讯员杨斌)近年来,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昌吉市积极争取资金,扎实推进经费保障落实工程、布局调整优化工程、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工程、教育装备升级和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大力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加强经费保障

落实教育投入“三个增长”

据了解,2018年至2020年,昌吉市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3.36%、14.96%、3.24%,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分别比上年增长8.32%、17.73%、29%,财政对义务教育拨款分别比上年增长11.61%、14.97%、28.1%,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2018年至2020年,昌吉市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分别为12256元、12278元、12383元,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分别为28645元、29798元、44837元,实现逐年增长;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1416元、1417元、1433元,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2580元、1844元、2359元,实现逐年增长。

2018年至2020年,昌吉市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均为632万元,其中,212万元用于教育,占总额的33.5%;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用于教育的资金达13024.69万元。

推进项目建设

促进城乡学校均衡发展

2016年至2017年,昌吉市投入12413万元新建昌吉市第九中学初中部;2019年,昌吉市投入7915万元新建昌吉市第十一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4319平方米,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等体育活动场地11493平方米;2020年,昌吉市投入8019万元新建昌吉市第十九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6147平方米,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等体育活动场地12993平方米;2019年至2021年,昌吉市投资5.8亿元新建昌吉市第十中学,占地面积97224.9平方米。这些学校的投入使用,会基本形成“学校布局合理、资源配置优化”的新格局。

今年新建的昌吉市第十五小学、十六小学、十八小学、第八中学,计划于2022年8月交工。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实施,昌吉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将进一步改善,城市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根据中央和自治区的薄改计划,昌吉市按照“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的原则,大力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满足教育教学和生活的基本需要。“十三五”期间,昌吉市人民政府共投入58297.9万元(其中 中央资金10666.5万元、自治区资金3232万元、援疆资金5130万元、昌吉市本级自筹39269.4万元)用于薄弱学校建设,新建教学楼19栋、多功能厅6个、风雨操场4个,校舍建筑总面积127434平方米;新建体育运动场4个,总面积61484平方米。

升级教育装备

实现教育信息化

记者了解到,昌吉市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87617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小学1685.6元、初中1868.4元;生均图书数量小学24.1册、初中32.7 册;生机比为小学7.2:1,中学6.0:1,均高于自治区标准值。

记者在昌吉市第一中学看到:多媒体一体机、电子黑板、智能教具……这些现代化教学设备已成了教学标配。“近年来,我校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和教学平台,并于2017年被评为自治州数字化校园示范校,为全市构建数字校园新形态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昌吉市第一中学图书信息部副主任刘亮说。

如今,昌吉市各中小学已完成并入城域网各项工作,建成了互联互通的高速教育信息网络,网络速度不断提升,网络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营造了教师、学生、家长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良好环境。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昌吉市扎实推进“四大工程”建设 改善办学条件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发布日期: 2021-08-17 12:54:12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王硕、通讯员杨斌)近年来,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昌吉市积极争取资金,扎实推进经费保障落实工程、布局调整优化工程、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工程、教育装备升级和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大力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加强经费保障

落实教育投入“三个增长”

据了解,2018年至2020年,昌吉市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3.36%、14.96%、3.24%,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分别比上年增长8.32%、17.73%、29%,财政对义务教育拨款分别比上年增长11.61%、14.97%、28.1%,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2018年至2020年,昌吉市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分别为12256元、12278元、12383元,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分别为28645元、29798元、44837元,实现逐年增长;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1416元、1417元、1433元,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2580元、1844元、2359元,实现逐年增长。

2018年至2020年,昌吉市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均为632万元,其中,212万元用于教育,占总额的33.5%;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用于教育的资金达13024.69万元。

推进项目建设

促进城乡学校均衡发展

2016年至2017年,昌吉市投入12413万元新建昌吉市第九中学初中部;2019年,昌吉市投入7915万元新建昌吉市第十一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4319平方米,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等体育活动场地11493平方米;2020年,昌吉市投入8019万元新建昌吉市第十九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6147平方米,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等体育活动场地12993平方米;2019年至2021年,昌吉市投资5.8亿元新建昌吉市第十中学,占地面积97224.9平方米。这些学校的投入使用,会基本形成“学校布局合理、资源配置优化”的新格局。

今年新建的昌吉市第十五小学、十六小学、十八小学、第八中学,计划于2022年8月交工。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实施,昌吉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将进一步改善,城市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根据中央和自治区的薄改计划,昌吉市按照“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的原则,大力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满足教育教学和生活的基本需要。“十三五”期间,昌吉市人民政府共投入58297.9万元(其中 中央资金10666.5万元、自治区资金3232万元、援疆资金5130万元、昌吉市本级自筹39269.4万元)用于薄弱学校建设,新建教学楼19栋、多功能厅6个、风雨操场4个,校舍建筑总面积127434平方米;新建体育运动场4个,总面积61484平方米。

升级教育装备

实现教育信息化

记者了解到,昌吉市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87617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小学1685.6元、初中1868.4元;生均图书数量小学24.1册、初中32.7 册;生机比为小学7.2:1,中学6.0:1,均高于自治区标准值。

记者在昌吉市第一中学看到:多媒体一体机、电子黑板、智能教具……这些现代化教学设备已成了教学标配。“近年来,我校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和教学平台,并于2017年被评为自治州数字化校园示范校,为全市构建数字校园新形态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昌吉市第一中学图书信息部副主任刘亮说。

如今,昌吉市各中小学已完成并入城域网各项工作,建成了互联互通的高速教育信息网络,网络速度不断提升,网络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营造了教师、学生、家长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