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周鹏摄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盖有军
8月,中天山北麓依连哈比尔尕山上的冰川,闪烁着冰蓝色的光芒。
阳光照耀,冰川的融水一滴滴汇聚成玛纳斯县境内最主要的河流——玛纳斯河。
河流向着玛纳斯县中部平原一路放歌而下,形成了众多湖塘、水库和沼泽。在这里,河流又演化成了湿地,这就是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
东接湿地公园,西临玛纳斯河,玛纳斯县兰州湾镇八家户村正居其中。
“我们八家户村坐落于天鹅湖畔,是名副其实的湿地水乡。”8月2日,八家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郎同生自豪地说。
从小至今生活在这里的郎同生,见证了村庄周围环境的变迁。
他说,湿地公园处在世界候鸟迁徙3号线上,是候鸟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地,每年有数百万只候鸟在此经停后南迁或北飞。在他小时候,村庄周围到处都是湿地,水鸟云集,天鹅翱翔。
后来,随着大规模水土开发,很多湿地被开垦成了棉花地,湿地面积大幅减少,水鸟种类和数量也大幅减少。在这个过程中,郎同生和很多村民一样,也都是垦荒者之一。
2011年,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建立。县上实施“退耕还湿、退牧还湿”工程,通过制定政策,鼓励农牧民退出湿地范围里的耕地草场,保护生态。由此,郎同生村民们一道,由当年的垦荒者变身为湿地修复者、受益者。如今,湿地公园面积已从当初的9万亩增加到17万亩,湿地公园内的野生动物已达300余种,其中,来此栖息越冬的天鹅数量最多时超过千只。2020年,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周鹏摄
湿地公园一年四季呈现的不同景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郎同生介绍,这些年伴随着湿地的不断修复,八家户村干了两件“大事”。
“这第一件‘大事’,就是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他说。
从2017年开始,八家户村在国家项目及各级财政支持下,开始整村推进人居环境改造,实施村庄硬化、亮化、美化工程,因村制宜建设美丽乡村。
“我们的目标是村庄美、村民富、村风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郎同生说。
村上先后完成了村庄道路硬化,柏油路通到了一家一户。生活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以徽派建筑风格为基础,对全村整体风貌进行统一打造,完成24幢危旧房屋徽派风格改造。此外,村上还修建了景观水系,栽种树木花草木,形成绿色立体景观。
垃圾分类处理则改变了村民旧有的生活方式。
“以前村民在家门口、路边上到处堆放垃圾,既不卫生也不美观。”村民高合德说。
2019年,八家户村创新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施积分兑换机制,促进村庄生活垃圾分类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村里设立了垃圾集中回收点,制定了《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村民分类集中投放垃圾可以获得积分,积分可以兑换商品。
“村民的卫生环保意识增强了,昔日脏、乱、差的村庄,现在变成了人居环境治理示范村。”高合德说。
2019年,八家户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村庄颜值高了,我们干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发展农旅产业。”郎同生介绍。
过去,八家户村主要种植棉花,产业形态比较单一,遇到棉花行情不好的年份,村民收入就受到很大影响。这几年,八家户村依托毗邻国家湿地公园的优势,鼓励村民发展民宿。村上设置民宿发展奖补资金,对积极发展民宿产业的村民每户补助1万元。同时,村上从县城引进当地有名的餐饮机构,到村上发展民宿和农家乐。目前,全村有一定规模的民宿和农家乐已发展到5家,“乔家大院”“品茗小院”等民宿在游客中已经形成了品牌。
“生态环境好了,我们村民的心思也活了,都想着靠着旅游干点啥。”村民潘生虎说。
前年,潘生虎将自家的宅院租赁给餐饮机构开办民宿,每年收益25000元,他和妻子则到县城务工,家庭收入大幅增长。
除了发展民宿和农家乐,八家户村还在庭院经济上大做文章。

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周鹏摄
利用村庄土壤富硒的区位优势,村上成立了湿地原农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在庭院种绿色蔬菜、养绿色家禽,由合作社统一收购,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打响八家户村特色富硒绿色农产品品牌,提高了单品销售利润。去年,全村户均庭院经济增收3000元。
去年,村民马月娥在自家庭院种植绿色蔬菜收入5000余元。今年,她在庭院里错季种植了好几种家常菜,全部施农家肥、用生物农药。
“游客一年比一年多,来村上购买农副产品的也越来越多,现在,我们坐在家里就能挣上大钱了。”马月娥说。
郎同生说,游湿地、赏美景、观候鸟、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购买富硒农产品,这已经成为八家户村的新业态。2020年,八家户村农民人均收入达23800元。
大家谈丨农旅结合产业兴——八家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郎同生
我们八家户村地处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的核心区,区位优势显著、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我们村以“村庄美、村民富、村风好”为标准,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这些年,我们把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振兴农村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通过综合施策,努力构建环境改善与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提升的崭新格局。
在不断提升人居环境“颜值”的同时,我们也积极拓展乡村产业“内涵”。
我们以精心涵养出的好风景为依托,以村聚景,以景聚业,以业聚富,实现村庄宜居宜业。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高度融合提升,让村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