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贾兴旺、胡倩茹报道:“‘飞马’是我们昌吉市的城标,在建党百年到来之际重新修缮‘飞马’,我们感到非常高兴。‘飞马’也给从这里经过的外地人展示了我们昌吉市的地域文化和城市形象。”6月23日,65岁的昌吉市民马志贵在经过飞马转盘时,看到工人利用大型起吊机械在对“飞马”雕塑进行维护和修缮,他一边用手机拍照留念一边对笔者说。
“飞马”雕塑位于昌吉市乌伊路和延安路交汇处,建于20世纪80年代,高25米,圆形的底座由8个月亮构成,代表了当时昌吉州的七县一市。整个雕塑托起一匹展翅高飞的骏马,表达了全州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实现全面发展和腾飞的美好愿望。2012年,“飞马”雕塑正式被确定为昌吉市市标。
20世纪80年代,昌吉市北京路的西边和南边还都是麦田,最繁华的路段就是延安路和乌伊路。那时乌伊公路是从乌鲁木齐通往北疆的唯一通道,乌伊公路两边没有高楼大厦,这座“飞马”雕塑显得格外醒目,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志贵说:“我是老昌吉人了,昌吉市的发展变化我最清楚。那时候一过飞马转盘,路两边就有许多小饭馆,到了中午饭点,拌面、抓饭、缸缸肉的香味就扑鼻而来,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有时候想起来,还十分怀念。”
在“飞马”雕塑维护修缮的施工现场,一辆大吊车伸出长长的“臂膀”拉着一只吊箱,吊箱里的工人仔细对“飞马”的表层进行清理作业。据悉,6月22日,昌吉市城市投资建设集团的13名工人已全部到位,工人们戴着安全帽,穿着安全反光背心,还在搭建的绿色围栏外侧放置了安全锥桶,提醒过往司机减速慢行、注意安全。为了保护“飞马”雕塑底座上种植的绿植和花卉,工人们还在现场拉起了绿网。
“‘飞马’雕塑已经有7年没有被维护修缮过了,经过这么多年的风吹日晒,雕塑的表层出现了脱落、破损的现象。在维护修缮过程中,工人们要对雕塑表面起皮、脱落的部分进行打磨、刮平、涂刷、喷漆,让‘飞马’雕塑焕然一新!”昌吉市市政养护管理中心工程科科长李玉海说。
据了解,截至6月27日,“飞马”雕塑的维护修缮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6月26日,昌吉市“飞马”雕塑维护修缮施工现场。 记者 马晓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