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老党员·心行动”
文旅交融 奏响新时代牧歌
老党员与昌吉州慈善总会助力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牧家乐建设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硕 徐锡思/文 刘雪 马乾/图)“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6月25日上午,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南部山区,老党员、昌吉州老干部书画学会会长张生和将一幅幅装裱好的书法作品赠送给当地牧民,并帮他们挂在了供游客住宿的毡房里。
昌吉州慈善总会会长薛飞龙(左一)、昌吉州老干部书画学会会长张生和(右一)为受助牧家乐捐赠卡拉OK音响设备。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6月25日,由昌吉日报社联合昌吉州慈善总会推出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老党员·心行动”第十个活动圆满完成:老党员张生和出资1000元、昌吉州慈善总会出资19000元,为木垒县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南沟村的3家牧家乐送去3台卡拉OK音响设备,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也送去3台电视机,帮助他们的牧家乐增添娱乐项目,吸引游客前去游玩。
发挥党员本色,推动文化润疆
“我入党52年了,这枚纪念章是党组织对我的鼓励,我要一直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今年75岁的老党员张生和虽然年逾古稀,但精神矍铄。当提起不久前被授予“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时,他的眼中闪着泪光。
昌吉州慈善总会会长薛飞龙发言。
张生和年轻时曾当过兵,参与过抗击非典疫情,他深知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担任昌吉州老干部书画学会会长期间,他号召会员为汶川地震、武汉新冠疫情等捐款。此次参加“老党员·心行动”活动,他再一次捐出1000元,帮助农牧民建设牧家乐。
张生和说:“这次活动,我带来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就是希望能将党的政策宣传到基层中去,这也是文化润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回去后,我会把这次活动的体会反馈给书法学会的会员,号召更多人去帮扶困难群众。”
木垒县委副书记、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指挥长林立鹏(左一)为受助牧家乐赠送电视机。
添砖加瓦,助牧家乐聚集人气
活动前期,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与昌吉日报社对接,表示要为南沟村牧家乐的建设添一份力量,最后根据实际需要为3位牧家乐经营者捐赠了3台电视机,帮助牧家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木垒县委副书记、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指挥长林立鹏说:“参加此次‘老党员·心行动’活动,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既助力南沟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又促进了南沟村产业发展。作为援疆干部,我们想尽一些绵薄之力,帮助南沟村发展旅游业,让更多的游客前来赏景游玩。”
昌吉州老干部书画学会会长老党员张生和发言。
活动中,昌吉日报社党组成员、副社长马春燕介绍了开展此次活动的背景及目的,州慈善总会会长薛飞龙介绍了开展此次活动的初衷,昌吉州党委宣传部驻南沟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艾乃甫为大家介绍了3个牧家乐的具体情况。薛飞龙和张生和一起为牧家乐经营者发放了3台卡拉OK音响设备,林立鹏为牧家乐捐赠了3台电视机。
昌吉州慈善总会项目部部长杨晶晶说:“希望此次捐赠的卡拉OK音响设备,能够实实在在地帮助到牧民,也希望他们能够利用好这些设备,在供游客游玩的同时播放广播,宣传党的好政策。”
办好牧家乐,走上乡村振兴之路
收到电视机后,南沟村牧家乐经营者夏衣木拉提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安装调试了起来。夏衣木拉提说:“我一共修建了4个毡房,最大的可以容纳30人,我打算把电视机放在那里。非常感谢援疆干部,有了电视机,游客有了新的娱乐项目,我们也能及时收看新闻,更好地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昌吉州老干部书画学会会长张生和(左一)为受助牧家乐赠送书法、剪纸作品。
随着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南沟村的自然风光逐渐被更多人了解,每年夏季前来避暑游玩的游客不断增多,原本靠放牧为生的牧民也在政府的鼓励下开起了牧家乐。如今,南沟村已有45户牧民一边放牧一边开办牧家乐,两份收入让他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今年30岁的阿力普别克·马德以前是乌鲁木齐市一家酒店的厨师,听说村里号召牧民开办牧家乐,他毅然辞去工作回乡创业。仅用了6年时间,他的牧家乐从1个毡房增加到现在的3个,年收入达到8万元。
昌吉州党委宣传部驻南沟村“访惠聚”工作队副队长杜国彬(左一)帮助牧民安装卡拉OK音响设备。
阿力普别克·马德说:“我负责做饭,我媳妇负责上菜、招呼客人,我们夫妻俩经营着牧家乐,生活过得很幸福。感谢老党员、州慈善总会和援疆干部给我们送来了电视机和音响,我把这些设备装在毡房里,客人来了可以边唱卡拉OK边跳舞,生意肯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