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芳红色打卡地 无边景象一时新
——自治州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中国昌吉网(记者 左晓雨/文 何龙/图)“为了增强此次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我们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场设置了建党百年主题标识、开展‘我和党旗合个影’‘我和党徽合个影’等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参与、体验、互动的过程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5月21日,自治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将课堂设在了昌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跟随解说员的解说,参加学习的领导干部通过观看红色电影、参观图文展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再次回顾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以现场参观和学习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集体学习,接受红色洗礼。
3月15日,昌吉市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郝宪义在工作室向居民展示他新创作的作品《古田会议永放光芒》。
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自治州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组织体系全覆盖的优势,通过丰富学习载体、拓展宣传渠道、延伸服务触角、创新实践活动持续掀起学习热潮,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见到实效。
连日来,一个个创新阵地、一场场动情宣讲、一次次暖心服务、一件件惠民实事,让党的光辉历史和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文明新风吹遍了庭州大地……
5月10日,昌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昌吉市歌唱爱好者在学唱红歌。
红色血脉的坚强阵地,传承“永远跟党走”的信念
到州美术馆观看红色电影海报主题展,到昌吉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跟着电影学党史,到昌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场与党旗、党徽合影,到位于州图书馆的讲席所聆听党课、开展红色经典诵读活动,到州艺术剧院参观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晚会排练活动,到州文化馆认领微心愿、学唱红歌……连日来,全州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纷纷走进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场课堂——昌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卡”红色地标、追寻红色记忆、开启红色之旅。
5月25日,党员干部群众在观看“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百年党史图片展览。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昌吉州、市党委宣传部与昌吉州、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托昌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精心打造推出了以“永远跟党走 庆祝建党百年”为主题的“8+X”示范性实践活动,让全州各族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参与进来,营造庆祝“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的浓厚社会氛围,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火起来。
“通过参观展览,我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我们必须要把党的历史学习好,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5月9日,州党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干部蒋钰在参加完实践活动后深有感触地说。
4月6日上午,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组织镇机关干部及各村党员干部在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参观学习。他们是当天来到吉木萨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第三批参观者。吉木萨尔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基础,重点打造了“北庭变迁”“理论学习传播”“全民公益实践”“核心价值观培育”等展厅,通过一系列见证历史的老照片、老物件反映吉木萨尔县几十年来的发展与变化,展现了吉木萨尔县各族人民为追求美好生活而不断奋斗的足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4月27日,昌吉市就业创业培训实训基地智慧云VR党建馆,党员干部在利用裸眼VR技术参
观南湖革命纪念馆。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近日,在呼图壁县园户村镇良种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干部与居民一起排练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铿锵有力的歌声在活动室里久久回荡。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开展读党史书籍、讲党史故事、看红色电影、学唱红歌等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
木垒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合实际,依托博物馆、村史馆、国学讲堂、原点美术馆、刘亮程书屋等属地红色资源,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培训点,传承红色文化,营造全民学习氛围,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全州各地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依托,因地制宜用活、用好红色资源,打造出一批本土化、特色化的党史学习教育课堂,多形式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新阵地,以学历史、讲故事等形式,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让党史学习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5月10日,昌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昌吉学院师生在观看红色电影海报主题展。
弘扬新风的精神家园,传播“百年奋斗史”的足音
“我们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都是一代代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无论在哪个年代,我们都要铭记历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日前,在木垒县木垒镇新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场老党员党史宣讲活动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该社区88岁的老党员郭秀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他结合自身经历讲述党史故事,引领社区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听郭秀才爷爷说起抗美援朝经历,仿佛让我亲历了那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作为新时代青年,我要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忠诚之魂,赓续前行,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新城社区干部吴雪飞说。
“今天的党史学习教育读书分享会举办得特别成功,我们通过诵读党史故事、畅谈心得、点评总结等形式,让学习的氛围更加浓厚了。”4月21日,阜康市滋泥泉子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传出阵阵读书声,该镇政府综合办副主任甫杨和党员干部们围坐在一起分享党史学习教育心得。组织党史学习教育读书分享会是滋泥泉子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阵地作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之一。通过“线上学习、线下实践”“新媒体+”等模式,该镇还精心组织了扮靓家园志愿者服务活动、党旗进农家送学活动等,持续深化和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见效。
5月13日,昌吉市阿什里乡努尔加村刺绣合作社的绣娘们在制作百米刺绣作品。
4月12日,在呼图壁县文化馆排练厅,该县老年协会劲松曲艺团10名戏曲爱好者在排练最新编排的新疆曲子戏《不忘初心·援疆情》。这部曲子戏讲述了福建援疆干部以实际行动传承接力,服务当地群众的感人故事。除了新疆曲子戏,该县文化馆还组织各文艺队通过歌舞表演的方式,展现居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赞美。
昌吉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载体,号召文艺宣传志愿者走进社区、走近百姓身边,以“文艺+宣讲”的形式宣传党的历史。志愿者们深入机关单位、社区、农村、红色教育基地等地,通过阿肯弹唱、歌舞、快板、曲子戏等形式展现昌吉的发展变化,借助文艺作品进行宣传宣讲,广泛传播党史知识,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全市营造了全民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浓厚氛围。
全州各地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依托,创新形式手段,使党史课堂在我州“遍地开花”。全州各地采用文艺演出、微课堂、宣讲小分队宣讲等方式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更接地气、更聚人心,更有生命力和感召力,从而激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学习热情,促进党史学习教育向纵深推进。
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传递“最后一公里”的温暖
前不久,州生态环境局玛纳斯县分局驻玛纳斯县乐土驿镇柳树庄村“访惠聚”工作队组建了一支无人机植保志愿服务队,专门帮助村民为农田除草,为3700余亩农田喷洒农药,节省劳动力40余人,使得该村提前一周完成了冬小麦农药喷洒工作,为实现丰产丰收提供了技术保障。
“这段时间正是小麦返青的关键时期,村上工作队队员和志愿者们帮我查看苗情,指导田间管理,为我家全程机械化种植小麦提供了帮助。”柳树庄村村民张学云说着,为工作队队员和志愿者竖起了大拇指。
3月19日,在昌吉市建国路街道丽景社区国学馆,红色题材皮影戏《金色的鱼钩》正在上演。
5月2日,位于奇台县天和购物中心广场的公益服务一条街人头攒动、十分热闹。当天,奇台县今年第五个全民公益日暨“学党史 办实事 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启动。该县机关党员干部、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等纷纷搭起了政策咨询、免费义诊、农技指导、法律援助、就业招聘等服务台,向过往行人宣讲党史、民族团结、权益维护、就业等方面内容。志愿者还走上街头捡拾垃圾、清理“牛皮癣”,参与文明交通劝导,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服务。今年72岁的许宗是奇台县奇台镇天山社区居民,每逢公益日活动,他都会参加。他说:“公益日活动非常有意义,老百姓享受到了各种贴心服务,更多人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团结互助让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和谐。”
5月9日,昌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昌吉市建国路街道辖区党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标识前合影。
奇台县积极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工作体系,发挥全县277个志愿服务组织、20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岗(站)、4.3万名志愿者的公益资源优势,结合基层群众实际需要,推动社区(村)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助推党史学习教育学用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文明实践“走下去”,党史学习教育“实起来”。我州将持续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把党的精神传承下去,把新的思想传播出去,把温暖的关怀传递出去,把群众的心聚拢起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