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记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昌吉州扶贫办
发布时间:2021.05.26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托起群众脱贫梦

——记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昌吉州扶贫办

中国昌吉网(记者 刘茜)5月21日,记者走进吉木萨尔县北庭镇三场槽子牧业新村哈那哈特·巴代里家,窗台上几盆太阳花悄然盛开,他正忙着喂养骆驼。

哈那哈特·巴代里家有四口人,以前是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吾塘沟村村民,家里只有几只羊、几间土坯房,年收入不足两万元。2013年,受益于牧民定居工程,他家搬到了三场槽子牧业新村,住进了新房。从2016年开始,在扶贫贷款的扶持下,他不断扩大骆驼养殖规模,这几年他家的年收入有十多万元。

2014年,我州识别农村贫困人口14688人,识别贫困村10个,分布于木垒县、奇台县、吉木萨尔县和阜康市4个县(市)。2016年底,贫困村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在位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库房里,来自木垒县博斯坦乡的杜曼·阿合木江正忙着往货架上摆放线圈。“我每天按时上下班,每月都有稳定收入。”杜曼·阿合木江说,在来企业工作前,他一直在家里饲养牲畜,妻子照顾两个孩子,一家人收入有限。在乡干部的帮助下,杜曼·阿合木江经过培训考核,成为一名产业工人。

木垒县围绕准东企业用工岗位需求,划拨60万元技能培训经费,对村民进行订单式培训,精准输出8批175名富余劳动力就业。

2020年,奇台县创新实施“百商帮百户”工程,全县18个公益团队、500多名爱心商户对口帮扶380户低收入家庭,通过就业帮扶、资金帮扶、助学帮扶,着力改善低收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

2016年底,我州全面完成减贫任务。每个贫困户脱贫背后,都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场硬仗。

2013年以来,我州向193个有扶贫任务的行政村派驻906名驻村工作队队员,推进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同时,全州6111名各级干部对所有贫困家庭包联帮扶全覆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精准帮扶。

2013年以来,我州共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8719.42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331个。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全州有很多贫困家庭吃上了“产业饭”。

“十三五”期间,我州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以10个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村为重点,累计投入扶贫资金5.2亿元,开展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等保障工作,让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

我州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将消费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纳入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扩大参与消费扶贫的“朋友圈”,推动形成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强大合力。

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周军介绍,我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不足2300元增加到2020年的15379元,年均增幅31.2%。2020年底,全州返贫监测户和致贫边缘户动态清零。

5月21日,在自治区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荣获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记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昌吉州扶贫办
发布日期: 2021-05-26 12:04:07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托起群众脱贫梦

——记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昌吉州扶贫办

中国昌吉网(记者 刘茜)5月21日,记者走进吉木萨尔县北庭镇三场槽子牧业新村哈那哈特·巴代里家,窗台上几盆太阳花悄然盛开,他正忙着喂养骆驼。

哈那哈特·巴代里家有四口人,以前是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吾塘沟村村民,家里只有几只羊、几间土坯房,年收入不足两万元。2013年,受益于牧民定居工程,他家搬到了三场槽子牧业新村,住进了新房。从2016年开始,在扶贫贷款的扶持下,他不断扩大骆驼养殖规模,这几年他家的年收入有十多万元。

2014年,我州识别农村贫困人口14688人,识别贫困村10个,分布于木垒县、奇台县、吉木萨尔县和阜康市4个县(市)。2016年底,贫困村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在位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库房里,来自木垒县博斯坦乡的杜曼·阿合木江正忙着往货架上摆放线圈。“我每天按时上下班,每月都有稳定收入。”杜曼·阿合木江说,在来企业工作前,他一直在家里饲养牲畜,妻子照顾两个孩子,一家人收入有限。在乡干部的帮助下,杜曼·阿合木江经过培训考核,成为一名产业工人。

木垒县围绕准东企业用工岗位需求,划拨60万元技能培训经费,对村民进行订单式培训,精准输出8批175名富余劳动力就业。

2020年,奇台县创新实施“百商帮百户”工程,全县18个公益团队、500多名爱心商户对口帮扶380户低收入家庭,通过就业帮扶、资金帮扶、助学帮扶,着力改善低收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

2016年底,我州全面完成减贫任务。每个贫困户脱贫背后,都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场硬仗。

2013年以来,我州向193个有扶贫任务的行政村派驻906名驻村工作队队员,推进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同时,全州6111名各级干部对所有贫困家庭包联帮扶全覆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精准帮扶。

2013年以来,我州共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8719.42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331个。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全州有很多贫困家庭吃上了“产业饭”。

“十三五”期间,我州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以10个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村为重点,累计投入扶贫资金5.2亿元,开展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等保障工作,让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

我州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将消费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纳入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扩大参与消费扶贫的“朋友圈”,推动形成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强大合力。

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周军介绍,我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不足2300元增加到2020年的15379元,年均增幅31.2%。2020年底,全州返贫监测户和致贫边缘户动态清零。

5月21日,在自治区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荣获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