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传统商圈不断求新谋变,生活美食、文化娱乐等成了商圈与网络经济博弈的有效“武器”。4月27日,记者探访汇嘉时代昌吉购物中心(以下简称昌吉购物中心)全天运营实况,看商业综合体如何转型,探索未来商业发展的新方向。
凌晨6时,夜色还未褪去,昌吉购物中心城市超市已灯火通明,理货员严亮和同事把从批发市场运来的果蔬搬到叉车上,放进保鲜库,再摆上货架。10时30分,超市欢迎顾客的广播声准时响起,严亮和同事笔直站立,迎接当日第一批顾客。
记者留意到,昌吉购物中心城市超市里悬挂着醒目的“五一”促销海报,商品满赠活动实惠满满。城市超市店长徐生超介绍,一月份以来,超市销售额不断提高,此次有“五一”假期加持,超市有望实现购销两旺,他们为此早早备足了货。
超市“发力”,昌吉购物中心也不遑多让。汇嘉时代昌吉区域营销经理马志瑞介绍,昌吉购物中心已制定了“五一”小长假档期的营销策略,服装鞋帽、娱乐休闲等30多种业态有春装3折、亲子门票等400多项优惠活动。届时,商场还会举办万人直播、明星现场演艺等活动吸引人流,为春季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力。
12时,昌吉购物中心已陆续有顾客光顾。一位带着孩子的女士说:“我今天轮休,刚在附近洗完车,来逛会儿商场,顺便找个吃饭的地方。”她认为,现在昌吉购物中心增加了很多功能,比如有供孩子玩的动物园、真冰场,还有很多餐厅美食,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体验,她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这里。
14时,正值午饭时间,在昌吉购物中心4楼餐饮区,记者看到人员进进出出,有消费者,有外卖小哥。
小尕子新汇嘉店收银台前摆放着一个个打包好的食品,等待外卖小哥来取。店长张宗元告诉记者,工作日的中午和周末堂食顾客较多,近一年外卖业务慢慢增多,一天最多时有近百份,占到总量的三分之一。
汇嘉星光夜市开市迎客。 记者 王薇 摄
17时,记者顺着昌吉购物中心4楼走廊来到有书空间书店。白色的拱形书架、点缀其间的绿植、舒适的座椅,时尚和浓厚的文化气息让书店成为大家休憩的公众场合,人们不只是简单的看书、买书。
记者看到有几位孩子正在看书。一孩子的母亲告诉记者:“今天我们并非是专门来买书的,只是在商场逛累了,就带孩子来这里看看书,既休息了,又能学到点知识。”
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文化艺术等体验业态正逐渐成为消费主旋律。有书空间昌吉店宣传负责人子悠告诉记者,带孩子逛街的父母、工作闲暇约着过来小憩的同事……都是这里的常客。因此,书店会定期做一些亲子、读书等活动,既提升了顾客的消费体验,也为商场营造了文化氛围。
20时许,真冰场传来人们的欢笑声,孩子们在冰雪世界中尽情地徜徉,成年人也在其中缓解疲劳。市民张女士说,滑冰运动简单易学,还是提升亲子亲密度的宝地。在恒温的舒适环境下,享受冰上运动的魅力,其乐无穷。
华灯初上,夜幕降临,汇嘉星光夜市开市迎客。街区内以小吃美食店为主,也涵盖了零售、休闲娱乐等多种业态,大部分店铺都要营业到24时左右,成为不少年轻人晚间打卡地。
记者看到,在米粉阵餐厅门前,20张桌子已坐满食客,一盘盘色泽鲜红、热辣鲜香的米粉让人们大快朵颐。米粉阵餐厅店长熊先生说:“我们每天售出约60份米粉,夜间消费占营业额的一半。店里一般是24时打烊,遇到来吃饭的顾客,会延长营业时间,直到送走最后一位顾客。”
说到夜经济,酒吧似乎总是都市人自我治愈的地方。可事实上,酒吧行业的发展,对推进夜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夜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昌吉购物中心B区,庞客音乐餐吧·酒馆星星点点的霓虹灯和传出的阵阵歌声,让夜色生动起来。这里凌晨4时许打烊,是购物中心最后闭店的商家。“为拉动消费,我们丰富了节目表演内容,研发融合东西方口味的菜品,让顾客体验独特的夜生活。”店长陈龙说。
提升购物体验,营造购物场景,昌吉购物中心为留住顾客一直在做加分项。记者获悉,5月初,这里将举办万人直播网红节、全民健身季、美食节、草莓音乐节等一系列活动,让顾客在购物的同时,和家人朋友收获更多快乐。
从昌吉购物中心的经营状况不难看出,实物消费比重在不断缩减,文化、休闲、艺术、娱乐等体验型消费的比重则越来越高。
和汇嘉时代昌吉购物中心一样,汇嘉时代东方广场店、友好购物中心昌吉店、华洋广场等大型商场业态也从过去的商场、超市向现代商业综合体发展,随着周边交通、公园、场馆等一系列基础配套设施逐渐完善,它们也正以全新的商业采购体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我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96亿元,同比增长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