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王薇)舒梅很忙,脱贫了,她也一点不落闲。她都忙啥?这几年她一个人养了200头猪,还要照顾受伤的丈夫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忙里又忙外,小日子过得满满当当。
2月2日一早,顾不上吃早饭,舒梅快步向猪圈走去,给猪喂食。自打当起“猪倌儿”,她一日三趟得准点投喂饲料。推开猪圈的门,这里比自家屋里还暖和。舒梅说,圈里的温度要保持在23摄氏度左右,自己的“宝贝”才能长得好。“我现在一共养了200头育肥猪,这几年猪价不错,2020年,我养猪纯收入近30万元。”舒梅说着话,笑弯了眉眼。
听到舒梅的声音,猪仔聚集到门口,朝她直哼哼。舒梅拿起铲子和粪桶,利索地跨过一个接一个近1米高的围栏,打扫起卫生来。
清理好圈舍,检查好火炉,加足了猪粮,舒梅伸了下腰,开始挨个检查每头猪。养猪这几年,她也算得上半个专家了。“早上起来看猪的毛色,有时候看看粪便有没有异常,再看它们有没有眼屎。”舒梅说。
今年37岁的舒梅是云南人,在江苏泰州上大学时与奇台县三个庄子镇双涝坝村村民江席仁相识相恋。2003年毕业后,两人一起回奇台创业。一开始,他们开过兽药店、饭馆、商店,但都没有经营下去。眨眼间3年过去了,两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高兴之余也计划着日后再次创业。
一次,江席仁的父亲与小两口闲聊时说起村里盖了养殖区,建议他们利用大学所学的兽医专业知识,抓住机会搞养殖。他们听从了父亲的建议,承包了双涝坝村养殖区的两栋圈舍养殖生猪、肉鸡。小两口吃苦耐劳,在牲畜饲养和疾病预防等方面得心应手,收入明显提高。
正当他们的养殖事业刚刚起步时,一场灾难不期而至。2013年,江席仁在自家小院取煤时,被1吨重的煤块砸在脊柱处,造成脊柱粉碎性骨折。经过抢救,虽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恢复行走功能的概率微乎其微,一家人的生活急转直下。
一笔40多万元的手术治疗费,如同巨石压在了舒梅的肩膀上,而她并没有被打垮,反而愈发地坚强,一个人搞养殖偿还欠债,还千方百计地给丈夫寻医治疗。
2014年,村里把舒梅家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帮她申请了妇女贴息小额贷款和扶贫贴息贷款共计13万元,为舒梅的孩子申请了榕树基金,还给舒梅家送去煤炭和饲料,并请来三个庄子镇兽医站的技术员上门指导养殖技术。
党的好政策,如同给舒梅打了强心剂。经过她的悉心饲养,生猪幼崽一茬接一茬地出栏,2016年,舒梅家顺利脱贫。
脱了贫,舒梅没有松劲,扩大养殖规模,调整生猪品种,终于在2019年,偿还了所有贷款和债务,还购买了汽车。令舒梅更高兴的是,江席仁能拄拐行走了,还能帮着照顾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脱贫致富后的舒梅,每天不仅忙着养猪,还向身边的贫困群众义务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养殖户遇到难题时,我毫无保留地指导他们。看着大家日子过好了,我心里高兴……”舒梅说。
“新的一年,我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借着政策的东风一鼓作气,养殖生猪500头,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致富。”舒梅说着自己的新年愿望,清瘦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眼睛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