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战大考中凝聚澎湃力量——2020年自治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组图)
发布时间:2021.02.02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刘茜)2020年,是极不平凡、极不寻常、极为不易的一年。“全民同心战疫”“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双胜利”,一个个关键词,串联起一年来一个个重要的事件和时间节点,标注进历史的坐标之中。

越是大战大考,越需要培根铸魂、凝心聚力、振奋精神!

我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一年来,全州宣传思想战线扎实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在波澜壮阔的大战大考中,举旗帜、担使命,激扬共克时艰的力量、鼓舞激流勇进的斗志,极大增强了全州人民的自信心和必胜心、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州统筹战“疫”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十三五”圆满收官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思想旗帜坚定高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旗帜,是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最可靠最坚实的“主心骨”。

大战大考,旗帜引领方向,思想照亮航程。

2020年1月16日上午,自治州党委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过去一年,像这样的专题学习,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集中学习21次,带动全州各级党委(党组)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万余场。全州上下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热潮持久而澎湃,理论舆论同向发力、网上网下一体推进,全州宣传思想战线高举思想旗帜,筑牢理论根基。

阜康市城关镇通过组织“送学小分队”、利用村民微信群、“大喇叭”广播等形式深入宣讲。“用的是我们的话,说的是咱老百姓的事。这样的宣讲我们愿意听,也听得懂。”城北村村民唐玉国说。

2020年6月10日,吉木萨尔县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博物馆,两名游客在展厅里参观唐宋时期的佛像。 本报记者 何龙 摄

一年来,我州围绕同心抗疫、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等专题,采取“专家+百姓”“宣讲+弹唱”等形式开展“云宣讲”活动,参加学习人数21万人次。

2020年,大事多、要事多、难事多。不寻常的年份,有不一般的精气神。一年来,我州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深学彻悟笃行中汲取政治力量、思想力量、行动力量,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凝聚人心、滋润人心、照亮人心。

一年来,在州党委宣传部的部署下,聚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等重点工作,全州新闻战线用心谋划、用力推进、用情感人,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重要频道频率开设专题,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努力讲好高质量发展的昌吉故事,展现决战决胜的昌吉力量。启动“学习强国”主题示范点建设,昌吉州参学活跃度、供稿量和稿件采用量排名全疆前列。

一年来,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州宣传思想战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炽热的家国情怀,聚焦战“疫”壮阔历程、脱贫攻坚伟大实践,泼墨改革发展的精彩画卷,写意民本民生的真情关爱,在服务大局大事中展现新作为,在应对大战大考中焕发新气象,为奋力夺取双胜利、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信心力量空前凝聚

以一天为维度,以小时为刻度,全景展示我州疫情防控的微视频《战“疫”·昌吉24小时》,为何如此打动观众?

从小作坊到服装公司,木垒县大石头乡村民阿热娜古丽的脱贫奋斗故事,又何以感动人心?

“十三五”收官,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绘制出怎样的绚丽长卷?用户点开昌吉日报新媒体中心H5作品,即可聆听庭州乐章。

大战大考,宣传就是力量,坚定信心、鼓舞斗志。

2020年12月17日,昌吉市三工镇南头工村文化室里,村民在老师的指导下排练节目。  梁宏涛 摄

过去一年,州党委宣传部统筹各类媒体、各条战线、各个平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凝聚起全州干部群众克难攻坚、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极大地增强了信心、温暖了人心、汇聚了民心。

2020年1月29日晚10点,昌吉日报官方抖音号发布的——昌吉市滨湖镇东沟村四区区长沈武生大喇叭喊话抖音视频,短短几个小时,阅读量就突破400万,点赞12.8万,转发1万+。

过去一年,我州统一开设“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等专栏专题,累计播发疫情防控各类稿件5.5万余篇,制作推送融媒体产品6000余条,原创抗疫短视频《昌吉,我在!》等被人民日报等客户端转载,累计浏览超3亿次;昌吉州重大项目“云签约”等新闻11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在《新疆日报》推出以复工复产、全域旅游为内容的10个专版,组织推送疫情防控宣传短信1800万条,极大激发了全州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正能量。

一年来,我州主流媒体在大战大考的淬炼中举全力做好宣传舆论工作,守好方向之正,聚好融合之力,走好创新之路,抓好共融之举。

昌吉日报微信公众号粉丝量超100万,成为传播党的声音的重要移动客户端;7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高标准通过验收,主流舆论阵地进一步巩固壮大。深入开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宣传,组织开展2020年昌吉州秋季“帮帮农”文旅助农采摘游等活动,通过文旅促销带动农产品销售。

“一碗腊八粥的温暖,从嘴里温暖到心里,志愿者们辛苦了。”昌吉市宁边路街道水电小区居民唐金花说。1月20日,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走进独居老人家里,送上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带去一个有滋有味的腊八节,传递着城市的文明和温暖。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的醒目标志。我州10万余名志愿者开展了“守护昌吉 有你有我”等志愿活动。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684个,常态化开展“讲评帮乐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疆率先成立昌吉州志愿服务联合会,“众志成城 防疫有我”等一批主题鲜明的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1530个公益服务组织、18.6万注册志愿者有序参与。

文明创建重大突破

《丝绸之路文化丛书》成为2020年昌吉温暖的文化记忆。“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讲好昌吉故事,是提升文化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一年来,我州立足文化资源,统筹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强州建设迈出新步伐。

2020年12月3日,昌吉市建国路街道丽景社区,社区干部正在给居民宣讲宪法。 本报记者 巨海成 摄

文化新高度不断突破——

我州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人文资源,委托知名作家学者刘亮程、巫新华主编的《丝绸之路文化丛书》正式发行,充分展现了昌吉州历史文化底蕴,是我州近年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的重要成果。

文化新创作再上新台阶——

创作完成新疆曲子戏《共同富裕》、纪录片《脱贫攻坚》、合唱作品《春雷响起》、摄影集《发现传承》等42个体现地方特色、反映时代风貌、展现民族特点的精品力作。

文化获得感大幅提升——

常态化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1868余场次。推进农家书屋改革创新,完成26个农家书屋试点改革,通过“百姓线上点单”,为全州486个农家书屋选送个性化图书。“昌吉州公共文化云平台”上线运行,为开展线上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载体平台。

文化新业态创意不断——

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成立昌吉州文化旅游产业协会,组建“手游昌吉”智慧旅游平台,制作“天山画卷·丝路昌吉”12类100余种文创产品,即将投入市场。

文化宣传成果丰硕——

央视《走遍中国》3集昌吉系列片、《美食中国》5集昌吉系列片相继播出,完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地名大会》昌吉州节目录制,“昌盛吉祥”的昌吉形象品牌走向全国。先后邀请中央、自治区媒体18批次100余人次来昌吉深挖宣传报道,2702条报道在中央、自治区主流媒体刊播发,同比增幅21%,50余条报道被海外媒体播发,昌吉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大幅提升。

文化力量,催人奋进。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中,精彩不仅于此。在新一轮创建中,我州推荐新一届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9个、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2个,评选了新一届州级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县级以上文明乡镇达到95.71%,构筑起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

历史在前行,时代在召唤,人民在期待。坚持守正创新,勇于担当作为,我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正奋力开创崭新局面,奏响昂扬奋进的时代强音!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在大战大考中凝聚澎湃力量——2020年自治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组图)
发布日期: 2021-02-02 12:35:15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刘茜)2020年,是极不平凡、极不寻常、极为不易的一年。“全民同心战疫”“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双胜利”,一个个关键词,串联起一年来一个个重要的事件和时间节点,标注进历史的坐标之中。

越是大战大考,越需要培根铸魂、凝心聚力、振奋精神!

我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一年来,全州宣传思想战线扎实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在波澜壮阔的大战大考中,举旗帜、担使命,激扬共克时艰的力量、鼓舞激流勇进的斗志,极大增强了全州人民的自信心和必胜心、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州统筹战“疫”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十三五”圆满收官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思想旗帜坚定高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旗帜,是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最可靠最坚实的“主心骨”。

大战大考,旗帜引领方向,思想照亮航程。

2020年1月16日上午,自治州党委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过去一年,像这样的专题学习,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集中学习21次,带动全州各级党委(党组)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万余场。全州上下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热潮持久而澎湃,理论舆论同向发力、网上网下一体推进,全州宣传思想战线高举思想旗帜,筑牢理论根基。

阜康市城关镇通过组织“送学小分队”、利用村民微信群、“大喇叭”广播等形式深入宣讲。“用的是我们的话,说的是咱老百姓的事。这样的宣讲我们愿意听,也听得懂。”城北村村民唐玉国说。

2020年6月10日,吉木萨尔县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博物馆,两名游客在展厅里参观唐宋时期的佛像。 本报记者 何龙 摄

一年来,我州围绕同心抗疫、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等专题,采取“专家+百姓”“宣讲+弹唱”等形式开展“云宣讲”活动,参加学习人数21万人次。

2020年,大事多、要事多、难事多。不寻常的年份,有不一般的精气神。一年来,我州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深学彻悟笃行中汲取政治力量、思想力量、行动力量,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凝聚人心、滋润人心、照亮人心。

一年来,在州党委宣传部的部署下,聚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等重点工作,全州新闻战线用心谋划、用力推进、用情感人,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重要频道频率开设专题,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努力讲好高质量发展的昌吉故事,展现决战决胜的昌吉力量。启动“学习强国”主题示范点建设,昌吉州参学活跃度、供稿量和稿件采用量排名全疆前列。

一年来,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州宣传思想战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炽热的家国情怀,聚焦战“疫”壮阔历程、脱贫攻坚伟大实践,泼墨改革发展的精彩画卷,写意民本民生的真情关爱,在服务大局大事中展现新作为,在应对大战大考中焕发新气象,为奋力夺取双胜利、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信心力量空前凝聚

以一天为维度,以小时为刻度,全景展示我州疫情防控的微视频《战“疫”·昌吉24小时》,为何如此打动观众?

从小作坊到服装公司,木垒县大石头乡村民阿热娜古丽的脱贫奋斗故事,又何以感动人心?

“十三五”收官,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绘制出怎样的绚丽长卷?用户点开昌吉日报新媒体中心H5作品,即可聆听庭州乐章。

大战大考,宣传就是力量,坚定信心、鼓舞斗志。

2020年12月17日,昌吉市三工镇南头工村文化室里,村民在老师的指导下排练节目。  梁宏涛 摄

过去一年,州党委宣传部统筹各类媒体、各条战线、各个平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凝聚起全州干部群众克难攻坚、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极大地增强了信心、温暖了人心、汇聚了民心。

2020年1月29日晚10点,昌吉日报官方抖音号发布的——昌吉市滨湖镇东沟村四区区长沈武生大喇叭喊话抖音视频,短短几个小时,阅读量就突破400万,点赞12.8万,转发1万+。

过去一年,我州统一开设“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等专栏专题,累计播发疫情防控各类稿件5.5万余篇,制作推送融媒体产品6000余条,原创抗疫短视频《昌吉,我在!》等被人民日报等客户端转载,累计浏览超3亿次;昌吉州重大项目“云签约”等新闻11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在《新疆日报》推出以复工复产、全域旅游为内容的10个专版,组织推送疫情防控宣传短信1800万条,极大激发了全州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正能量。

一年来,我州主流媒体在大战大考的淬炼中举全力做好宣传舆论工作,守好方向之正,聚好融合之力,走好创新之路,抓好共融之举。

昌吉日报微信公众号粉丝量超100万,成为传播党的声音的重要移动客户端;7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高标准通过验收,主流舆论阵地进一步巩固壮大。深入开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宣传,组织开展2020年昌吉州秋季“帮帮农”文旅助农采摘游等活动,通过文旅促销带动农产品销售。

“一碗腊八粥的温暖,从嘴里温暖到心里,志愿者们辛苦了。”昌吉市宁边路街道水电小区居民唐金花说。1月20日,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走进独居老人家里,送上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带去一个有滋有味的腊八节,传递着城市的文明和温暖。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的醒目标志。我州10万余名志愿者开展了“守护昌吉 有你有我”等志愿活动。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684个,常态化开展“讲评帮乐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疆率先成立昌吉州志愿服务联合会,“众志成城 防疫有我”等一批主题鲜明的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1530个公益服务组织、18.6万注册志愿者有序参与。

文明创建重大突破

《丝绸之路文化丛书》成为2020年昌吉温暖的文化记忆。“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讲好昌吉故事,是提升文化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一年来,我州立足文化资源,统筹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强州建设迈出新步伐。

2020年12月3日,昌吉市建国路街道丽景社区,社区干部正在给居民宣讲宪法。 本报记者 巨海成 摄

文化新高度不断突破——

我州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人文资源,委托知名作家学者刘亮程、巫新华主编的《丝绸之路文化丛书》正式发行,充分展现了昌吉州历史文化底蕴,是我州近年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的重要成果。

文化新创作再上新台阶——

创作完成新疆曲子戏《共同富裕》、纪录片《脱贫攻坚》、合唱作品《春雷响起》、摄影集《发现传承》等42个体现地方特色、反映时代风貌、展现民族特点的精品力作。

文化获得感大幅提升——

常态化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1868余场次。推进农家书屋改革创新,完成26个农家书屋试点改革,通过“百姓线上点单”,为全州486个农家书屋选送个性化图书。“昌吉州公共文化云平台”上线运行,为开展线上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载体平台。

文化新业态创意不断——

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成立昌吉州文化旅游产业协会,组建“手游昌吉”智慧旅游平台,制作“天山画卷·丝路昌吉”12类100余种文创产品,即将投入市场。

文化宣传成果丰硕——

央视《走遍中国》3集昌吉系列片、《美食中国》5集昌吉系列片相继播出,完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地名大会》昌吉州节目录制,“昌盛吉祥”的昌吉形象品牌走向全国。先后邀请中央、自治区媒体18批次100余人次来昌吉深挖宣传报道,2702条报道在中央、自治区主流媒体刊播发,同比增幅21%,50余条报道被海外媒体播发,昌吉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大幅提升。

文化力量,催人奋进。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中,精彩不仅于此。在新一轮创建中,我州推荐新一届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9个、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2个,评选了新一届州级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县级以上文明乡镇达到95.71%,构筑起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

历史在前行,时代在召唤,人民在期待。坚持守正创新,勇于担当作为,我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正奋力开创崭新局面,奏响昂扬奋进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