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廖冬云)脱贫,希望所在;攻坚,力量所在;奔小康,目标所在。
寒冬时节,放眼庭州大地,一个个贫困村华丽蜕变,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生根,贫困群众告别土坯房搬进了新居,宽阔的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富民产业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自治州只争朝夕,奋力答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卷”。
自治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安排部署,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强力推进“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脱贫攻坚在力度、广度、深度和精准度上达到了新高度。
紧抓产业就业脱贫“命脉”
一口大锅油烧旺,一根油面盘满缸,一缠一绕入油锅,嗞嗞啦啦炸金黄,顿时飘香整条巷……2020年12月23日,位于奇台县西北湾镇二屯村的缘滋原味食品加工厂里飘出阵阵面香,不一会儿一盘盘粗细匀称、盘成环状的棕黄色馓子摆满展示柜。
缘滋原味食品加工厂负责人哈斯彦·阿不力提说:“一个小小的糕点加工车间,使我们的村民有了固定收入,厂子里工作的姐妹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一起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据介绍,缘滋原味食品加工厂就业扶贫车间是通过聚合各项就业惠民政策形成的一个联合就业创业的“扶贫小车间”,每年可吸纳20多名来自附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帮助社区就业困难人员稳定就业。
二屯村村民奥尔尼沙·麦麦提说:“以前,我在房子里闲待着,自从村里开了食品厂,我就来工作了,每个月工资2000多元,现在家里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近年来,奇台县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和贫困群众需求,鼓励当地手工加工企业设置“扶贫车间”,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业。目前,奇台县“扶贫车间”涉及箱包、服装、食品、屠宰等多个行业。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何做到村村有产业、家家有收入,实现扶贫产业全覆盖?自治州制定《2020年自治州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工作方案》,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带动5000名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实施生态补偿扶持一批,落实国家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安排886名贫困人口进入护林员、生态管护、环卫和园林绿化等公益岗位,实现就业增收。
聚焦精准扶贫巧使力
脱贫攻坚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我州可谓是提出了精细精确精微“绣花式”脱贫的要求。
马万军是吉木萨尔县二工镇柳树河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20年4月因脑出血在吉木萨尔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治疗期间总费用4.5万余元,其中4万元由“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3项保障措施支付并在医院一次性办结。考虑到马万军家庭困难,通过“一事一议”办法,又给予其二次医疗救助2900元,马万军最终只花了2600元。
2020年,吉木萨尔县实行贫困患者在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报销服务,“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3项健康扶贫待遇“一单制”结算。贫困患者只需支付由个人自付部分,无须为可报销费用垫资,无须为报销保障待遇跑腿。
自治州实现了贫困人员100%参保。“先诊疗、后付费”全面落实,州域内住院就诊率达到90%以上,政策范围外自费费用占比下降到5%左右。
“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保障每一个孩子受教育的机会”,这是自治州教育扶贫工作的庄严承诺。自治州深入实施“控辍保学”专项行动,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全部实现就地就近入学。精准落实减免学费、营养改善、教育资助等政策,贫困家庭学生享受资助政策实现全覆盖,贫困家庭学生无一人因贫失学辍学。2020年共发放各学段资助资金11554.40万元,资助学生85178人。
凝聚磅礴之力助力扶贫
漫漫扶贫路,浓浓民生情,一股暖流在昌吉大地上激荡。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力量大聚集。自治州坚持社会动员,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凝聚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2020年,自治州共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909.72万元,实施的134个项目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才有真情。”如今,在自治州脱贫攻坚主战场,一大批党员干部留下脚印、洒下汗水,从乡亲们眼中的“外来人”变成了“一家人”。自治州坚持工作向基层下沉,协同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2020年,自治州累计培训“五类干部”和贫困群众473期26800人次,着力解决干部“不会干”“干不好”的问题,着力提升贫困户就业能力和生产技术,全面提振贫困群众自我脱贫信心。
统筹做好社会扶贫。安排38个单位、117家企业定点帮扶10个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发展条件相对滞后的28个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992.57万元。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158家商会企业对口帮扶86个村,共投入资金448.9万元,筹集230万元资助困难家庭学生612人,吸纳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1300余人。
持续推进消费扶贫。制定《昌吉州2020年“消费扶贫月”实施方案》,动员全州社会力量购买和帮助销售建档立卡贫困户农产品10016万元。认定扶贫产品560个,涉及全州5个县市(园区)的20家民营企业。
成绩浸润汗水,坚韧铸就不凡。巨变,在庭州大地上书写;力量,在脱贫攻坚中彰显。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新时代的昌吉人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