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奋斗 我幸福】吉木萨尔县白泉村妇女“绣”出幸福生活(图)
发布时间:2021.01.04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 杨艳 夏扬)走进吉木萨尔县白泉村哈萨克族村民加娜尔古丽·胡马斯家里,就被她家里琳琅满目的哈萨克族风格的手工刺绣品所惊艳,鲜艳的色彩、精致的图案,大到地毯,小到一个手帕,都漂亮极了。

加娜尔古丽·胡马斯今年41岁,热爱刺绣。2013年,她在村里建起了刺绣合作社,从一个家庭主妇成长为一个合作社的创业带头人,从跑市场、接订单到设计、制作,她带领全村的妇女姐妹用刺绣绣出美好生活。

回想创业初期的艰难,加娜尔古丽说:“那时候没有设备、没有技术人员,我花钱从乌鲁木齐请了一位老师,召集村上的妇女过来培训,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使她们掌握了刺绣技能。“打底、穿针、描边……”刺绣老师讲解了很多种绣法,并针对绣娘们的基础功底、手法掌握等情况,手把手耐心细致地进行教学辅导。培训结束后,县妇联给我们发了培训补贴,我们用补贴的钱买了9台刺绣设备,这才把合作社成立起来。”

图为合作社社员们在忙着刺绣。朱马拜克 摄

在白泉村,哈萨克族妇女大多都会刺绣技艺,但以前她们不知道如何依靠这种技艺赚钱,收入来源主要是种地、放牧,增收产业单一。自从村里成立了刺绣合作社,村委会便组织哈萨克族妇女利用农闲时间开发制作刺绣产品,在坚持民族风格的同时,也借鉴其他民族刺绣方法,积极融入现代元素,绣法更加多元、图案更加精致、取材更加丰富。刺绣合作社搭建起销售平台,使村里的妇女们在照顾家庭的同时还能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在刺绣合作社,笔者看到一件件充满浓郁哈萨克族特色的挂毯,图案精美的帷帐、饰巾等刺绣产品令人赏心悦目。如今,刺绣合作社已有40多名技术熟练的哈萨克族妇女加入,刺绣产品有20多种。很多哈萨克族姑娘结婚用的刺绣产品都出自合作社,合作社的社员们每月利用空闲时间生产刺绣产品能增加五六百元收入。生产刺绣产品已成为该村哈萨克族妇女增收的主要方式。

“以前我就在家照顾孩子,没有什么收入。自从加入合作社,我既能照顾孩子,还能在家刺绣,合作社帮我卖刺绣产品。我还学到了更多刺绣方法,技术不断提高。”刺绣合作社社员朱玛汗说。

哈萨克族刺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推广刺绣工艺、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吉木萨尔县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览活动,白泉村刺绣合作社带来的刺绣品绣工精巧、色彩艳丽、图案美观,一经亮相,就受到了人们的追捧。

白泉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麦迪娜说:“鼓励哈萨克族妇女进行刺绣,一方面可增加她们的收入,另一方面也能使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刺绣工艺继续传承下去,这是实现双赢的好事。”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我奋斗 我幸福】吉木萨尔县白泉村妇女“绣”出幸福生活(图)
发布日期: 2021-01-04 12:35:45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 杨艳 夏扬)走进吉木萨尔县白泉村哈萨克族村民加娜尔古丽·胡马斯家里,就被她家里琳琅满目的哈萨克族风格的手工刺绣品所惊艳,鲜艳的色彩、精致的图案,大到地毯,小到一个手帕,都漂亮极了。

加娜尔古丽·胡马斯今年41岁,热爱刺绣。2013年,她在村里建起了刺绣合作社,从一个家庭主妇成长为一个合作社的创业带头人,从跑市场、接订单到设计、制作,她带领全村的妇女姐妹用刺绣绣出美好生活。

回想创业初期的艰难,加娜尔古丽说:“那时候没有设备、没有技术人员,我花钱从乌鲁木齐请了一位老师,召集村上的妇女过来培训,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使她们掌握了刺绣技能。“打底、穿针、描边……”刺绣老师讲解了很多种绣法,并针对绣娘们的基础功底、手法掌握等情况,手把手耐心细致地进行教学辅导。培训结束后,县妇联给我们发了培训补贴,我们用补贴的钱买了9台刺绣设备,这才把合作社成立起来。”

图为合作社社员们在忙着刺绣。朱马拜克 摄

在白泉村,哈萨克族妇女大多都会刺绣技艺,但以前她们不知道如何依靠这种技艺赚钱,收入来源主要是种地、放牧,增收产业单一。自从村里成立了刺绣合作社,村委会便组织哈萨克族妇女利用农闲时间开发制作刺绣产品,在坚持民族风格的同时,也借鉴其他民族刺绣方法,积极融入现代元素,绣法更加多元、图案更加精致、取材更加丰富。刺绣合作社搭建起销售平台,使村里的妇女们在照顾家庭的同时还能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在刺绣合作社,笔者看到一件件充满浓郁哈萨克族特色的挂毯,图案精美的帷帐、饰巾等刺绣产品令人赏心悦目。如今,刺绣合作社已有40多名技术熟练的哈萨克族妇女加入,刺绣产品有20多种。很多哈萨克族姑娘结婚用的刺绣产品都出自合作社,合作社的社员们每月利用空闲时间生产刺绣产品能增加五六百元收入。生产刺绣产品已成为该村哈萨克族妇女增收的主要方式。

“以前我就在家照顾孩子,没有什么收入。自从加入合作社,我既能照顾孩子,还能在家刺绣,合作社帮我卖刺绣产品。我还学到了更多刺绣方法,技术不断提高。”刺绣合作社社员朱玛汗说。

哈萨克族刺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推广刺绣工艺、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吉木萨尔县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览活动,白泉村刺绣合作社带来的刺绣品绣工精巧、色彩艳丽、图案美观,一经亮相,就受到了人们的追捧。

白泉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麦迪娜说:“鼓励哈萨克族妇女进行刺绣,一方面可增加她们的收入,另一方面也能使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刺绣工艺继续传承下去,这是实现双赢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