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刘茜)从一名略显稚嫩的质检员到成长为建筑安装工程领域的行家里手,从初出茅庐的一名大学生到成长为多项重大建筑工程的实施者、指导者,从工地上拼命硬干的“钢铁侠”到成长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者,21年间,来自新疆华洋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的马涛,一直用坚持和韧性践行着工匠精神。
从初出茅庐到行家里手
11月27日,日头已偏西,马涛正忙着向同事们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声音传得很远很远。
这个眉清目秀的中年汉子,现在是新疆华洋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科科长。11月24日上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马涛作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获得者,在北京接受表彰。
1999年,马涛从北京建设大学毕业后入职华洋建筑公司。刚参加工作时,作为一个“毛头小子”,如何向一群“老干家”指出检查出的问题并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何让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建筑工人听从指挥,服从管理?马涛跟着师傅庞文军开始了艰苦的入门学习。在师傅近乎苛刻的教导下,他渐渐成长起来。
全国劳动模范马涛。 新疆华洋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2001年6月,华洋建筑公司承建的昌吉市明珠小区住宅楼施工现场,荣获昌吉市第一个区级文明施工现场。在楼栋施工作业的重要环节,马涛召集操作人员仔细地给大家进行安全教育,并对风险性较大的工程组织操作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技术交底。
2003年4月,他进驻昌吉市江南小镇大型住宅项目工地,历时8年,创建了多个州级和自治区级文明工地。施工期间,马涛几乎泡在工地上,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不放过任何问题。
从建筑行业的质检员到管理者,一路摸爬滚打过来,马涛深知只有让每个工人都掌握了专业知识,才能建设出高质量的工程。他经常利用“工地技校”这个课堂传道授业,把自己的经验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人。多年来,马涛干出了一个又一个优质工程,多次荣获州建设行业“优秀项目经理”称号。
“用责任和担当来做好每一件事。”这是马涛的工作信条。也正因为马涛敢拼能干,他在工地上有了“钢铁侠”的称号。
坚守工匠精神 确保工程品质
在马涛心中,建筑工程是百年大计,是比天还要大的事,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
2005年,承建昌吉市机关服务中心项目时,马涛在组织设计方案中大胆应用了43米高空400米周长整体旋挑4.5米挑檐的复杂技术,展示了公司的实力。在该项目施工后期的一次安全检查中,质检组发现楼层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的情况,自认为与马涛私交不错的架子班组长遭到了马涛的严厉批评,他说:“正是因为关系好,我才更希望你每年能安全地来,安全地回家。”听到这话,这位组长二话没说立刻安排搭建全套防护板。三天后就发生了一起工人坠落事故,幸亏楼层都有防护设施,只造成轻微跌伤。
马涛常说,工地无小事,安全的投入是效益产出的基础。久而久之,他成了工程质量和品质的保证。每项工程项目开工前,他都会召开动工会,平时不善言辞的他,会滔滔不绝地说上半天,仔细交代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施工时,他会让老员工做示范,让所有人明白应该怎样做,做到怎样才算合格。他和技术员、安检员、工长、班组长等每天都在工地上巡视,发现问题立即停工整顿,绝不马虎。由于他精益求精、高度负责地管控工程质量,因此他赢得建设单位诸多褒奖。
建筑行业的排头兵
马涛的心全在工地上,多年来,他负责的昌吉市消防指挥中心等13个项目施工工地获得自治区级文明工地荣誉称号,昌吉市第七中学(原华洋外国语学校) 教学楼项目施工工地获得全国文明工地荣誉称号,该工程获得新疆建筑工程天山奖。
2015年,公司承建的华洋广场二期工程项目,单层高度达14.8米,单体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马涛和同事们克服了工程项目庞大、技术复杂等困难,严格落实高支模方案。该项目施工工地获得国家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荣誉称号,这是建筑安全领域全国最高奖项,被业内称为“安全领域鲁班奖”,在昌吉市建筑工程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在本地区同行业中获得一致好评。
经过多年工作积累和不断磨砺,马涛制定并完善了本地建筑行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指南,使之成为昌吉市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核心制度。
21年来,马涛在平凡的岗位上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金灿灿的奖章,点亮了他人生的灿烂春秋。
从血气方刚到淬炼成钢,如今的马涛正带领团队攻坚创新。“劳模不一定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工匠精神做好每一件事情,也能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