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 成石麟)“十三五”以来,昌吉市走深走实“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在全市上下积极营造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浓厚氛围,有效促进了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
“这张照片上是社区的道德讲堂,这个是互助桥梁榜,大家可以看一下……”11月30日,昌吉市延北街道组织所辖社区的居民、单位干部、结对亲戚,在延北街道柳树巷社区民族团结展馆,开展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大家一边聆听宣传干事讲解,一边参观图片展览,了解发生在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
这次的活动让大家深受教育和启发,社区居民热孜艳古丽·依明深有感触地说:“只要我们团结起来,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州妇联妇女儿童发展中心主任俞娟带着自己的亲戚迪力夏提·买买提参加了此次活动。自2016年俞娟与迪力夏提·买买提结为亲戚以来,以兄妹相称,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俞娟和迪力夏提·买买提在展馆看到了他们两人2018年荣获社区民族团结好亲戚称号时的合影照片,都激动不已。
迪力夏提·买买提告诉笔者说:“今天,我看到了我和亲戚的合影照片也在展馆里展出,又了解了很多发生在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我很激动也很高兴。今后,我要和亲戚多走动,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看到自己的照片展出,我们都很自豪,也很感动。这些年来,我们交往得特别融洽,感情也特别好,就像兄妹一样。我们之间以诚相待,要做一辈子的好亲戚。”俞娟感慨地说。
11月30日一大早,昌吉市二六工镇农牧业服务中心干部巴哈尔古丽·托列吾带着水果和药品,来到二六工镇下六工村看望自己的亲戚贾志兰。
57岁的贾志兰左眼先天性残疾且患有高血压,丈夫杨登文患糖尿病20年,行动多有不便且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人靠4亩地每年2000元的土地承包费勉强维持生计,日子过得捉襟见肘。2018年3月,巴哈尔古丽·托列吾和贾志兰结为亲戚以后,协调二六工镇和下六工村“两委”给贾志兰办理了残疾证,申请了临时救助资金,使亲戚家里的经济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巴哈尔古丽·托列吾还经常利用节假日,带着慰问金、慰问品来看望贾志兰夫妇。多年来的帮助,让贾志兰一家十分感激。贾志兰说:“我的亲戚好得很,来到家里啥活都抢着干,每次来不是送药就是送水果,就像我的亲女儿一样。”
“十三五”以来,昌吉市通过完善民族团结联谊常态机制、严格执行工作标准,确保结对帮扶全覆盖;坚持突出成效原则,全力落实“四同四送”坚持上下三级联动,推动群众困难诉求解决到位;紧扣活动主题,积极营造氛围,扎实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使全市“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走深走实,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全市11747名各级干部与12045户结亲对象开展结对认亲,5320名干部职工与14277户各民族群众开展联系走(住)访,为各族群众办理实事好事30.46万件,受益群众61.91万人次;持续开展“我邀亲戚+”活动2.85万场次,开展入户宣讲3.34万户,受益群众57.24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