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成石麟)今年初以来,昌吉市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力度培育创新型企业,各行业龙头企业注重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引进吸收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12月1日,笔者在位于昌吉市滨湖镇的新疆朝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看到,工人正在加紧生产新型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该公司研发生产的这种板材具有更加环保、实用的性能优势,于今年5月获得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颁发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证书》。
新疆朝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副厂长郑佳智向笔者介绍说:“我们公司主要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生产板材,近两年研发的这款新型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对燃煤电厂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到70%以上,可以生产出各种规格,像木材一样进行锯、刨、钻、钉,板材强度高于砌块强度43%左右,有较强的隔热、保温能力,而且生产速度更快。目前我们主要向乌昌地区的房屋建筑施工企业供应这种板材,市场反响不错。”
近年来,该公司不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先后与石河子大学、昌吉州产品质量检验所等院校、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发展中心,通过加强基础研究、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模式,每年拿出公司生产总值的20%进行科技研发,截至目前,该企业共申报各类实用型专利19项、发明专利两项,科技成果转化效益显著。
据新疆朝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宇航介绍,今后公司将持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建成国家级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成立绿色建筑材料实验室,不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同样注重创新研发的新疆际华七五五五职业装有限公司近期从国内引进了一款新的服装定制MTM系统。据该公司研发中心技术副总经理赵建梅介绍,服装定制MTM系统是为个体设计所需款式、样板及制造的技术装置总称,公司引进的最新服装定制MTM系统主要包括人体尺寸、服装型号、款式、面料、样板、号型归档等7个数据库,可以将定制服装的生产通过产品重组和过程重组转化,实现高度自动化批量生产。
赵建梅说:“应用这个新的系统,我们可以更精准地为客户‘量体裁衣’,让不同体型、不同需求的人都能穿上合体的职业装,同时又能够实现定制服装的大批量生产,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近年来,新疆际华七五五五职业装有限公司每年投入270万元用于新品研发、人才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研发、引进新技术,同时健全完善科技创新考核机制,全方位、多层次地激励科技人员创新,把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职工成长成才的“加油站”和技术创新研发的“智囊团”,先后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00多名,取得创新成果及发明专利6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