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 王新君)“冬天山里的雪比较大,天气也冷,现在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了,我家的定居房热得很,而且牲畜也有了暖圈。”奇台县吉布库镇吉布库牧业村牧民托了汗·柯达巴依说。
奇台县是农业和畜牧养殖大县,有牧民6237户,其中应定居牧民达到5732户。近年来,奇台县依托国家兴边富民、游牧民定居政策,结合脱贫攻坚和福州援建奇台补助等惠民政策,扭住牧民定得下、稳得住、快致富关键点,实现全县定居游牧民5732户。
60多岁的托了汗·柯达巴依家住奇台县吉布库镇吉布库牧业村,11月28日一大早,他将暖圈里的40多头西门塔尔肉牛赶到了饲喂场,加草喂料。托了汗·柯达巴依说:“我们原来发展畜牧业困难得很,路不通,没有水。现在,我们住上了定居房,还修了200平方米的牛圈。”
和大多数牧民一样,托了汗·柯达巴依从小就在山里过着游牧生活,牧民们中流传着这样一段话:“一条鞭子,一匹马,一群羊,一年四季转草场,夏天抓膘,冬天耗,春天遇到灾情死一半。”现如今,牧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变,政府给每户牧民修建了暖圈,牲畜实施圈养。为了确保牲畜品种纯正,还采取人工授精实施品种肉牛肉羊改良,提高了牛羊的产肉率。
2015年托了汗·柯达巴依享受国家牧民定居政策补贴3万多元,修建了200平方米的暖圈,养殖西门塔尔肉牛,目前已有40多头,其中生产母牛就达30多头。今年,他家的生产母牛产下了23头牛犊,按每头1万元的价格出售,仅此就收入20多万元。托了汗·柯达巴依说:“现在我们国家政策好,给我家修了85平方米的房子,房子里面有自来水、暖气、卫生间,电视也看上了。共产党为了牧民全心全意服务,我们牧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奇台县依托国家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积极推进游牧民定居项目,按照“宜牧则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和集中定居与分散定居两结合”的原则,采取多渠道定居,抓准抓实就业快富。
奇台县大泉塔塔尔族乡黑沟牧业村的牧民吾丽卡·赛麦提和丈夫阿迪力江·木拉提在县城天和市场开了一家建材店,生意红火。2015年县里鼓励有条件的牧民进城定居,刚成家的吾丽卡·赛麦提和丈夫就报名进城定居。吾丽卡·赛麦提说:“以前我们住在黑沟山,2015年我们俩结婚以后进城定居,住上了楼房。刚开始老公在外面干活搞装修,现在我们开了这个建材店,生活越来越好了。”夫妻俩靠诚信经营,赢得了顾客,生意越做越红火,日子也越过越好,今年他们将父母接到了城里一起生活。
奇台县在牧民定居工作中遵循“定得下、稳得住、快致富、多渠道定居”原则,采取集中定居、进城定居、插花定居等形式,实现牧民人畜下山定居快致富,山上草场得到恢复。
奇台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科科长邱健介绍说:“从2009年开始到2020年,奇台县已完成了5732户牧民定居任务。牧民定居政策的实施,让牧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因地因技制宜实现就业致富。牧民从年人均收入不足千元,到今年人均收入1万多元,生产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定居牧民过上了幸福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