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幸福我来说
发布时间:2020.11.18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讯 大家好,我是玛纳斯县清水河乡坎苏瓦特村的加恩俄力汗·马合麦提。我们一家四口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老伴儿养着30头牛,我忙着卖我的刺绣品,儿子忙装修,儿媳忙她的商店,一家人都铆足了劲儿奔小康。58岁的我,真正尝到了“幸福”的味道。说起这幸福的味道,就要说说州社会保险管理局驻坎苏瓦特村“访惠聚”工作队,因为是他们为我“引来”了幸福生活。

我爱唱歌、会刺绣,常常和村上的姐妹们聚到一起唱红歌、交流刺绣手艺。工作队动员我和爱唱歌的巨马汗·木海大姐一起组建了“雪莲花”老年合唱队,工作队副队长郭建良帮我们邀请了专业的音乐老师朱马西·买买提当指挥,还给大家教国家通用语言。我们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东方红》等歌曲,成了全乡歌声最亮的“金嗓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时,我和儿媳妇用了60天、1万根线、5万余针完成了2件绣品,儿子帮我装裱后送给了村里。

老伴儿总说我一天到晚闲不住,其实,我是受了工作队的影响。这两年,工作队帮村上装路灯、修路、盖定居房,修建小游园,带着100多个小伙子到工厂挣钱,还给家家户户引进新种牛,鼓励大家开牧家乐。他们闲不住,我也想做点事,谁家婆媳闹别扭、谁家牲畜没时间喂、谁家地里忙不过来,都会找我帮忙。大家说我像红旗一样温暖,都叫我“红旗大妈”,还推送我参加“感动清水河乡十大人物”评选。当我登上领奖台的时候,内心里真是激动万分。

我成了“红人”,儿子哈纳提别克·合孜尔汗也向我看齐。工作队长木辉提了解到儿子喜欢干木工和泥瓦匠,便联系昌吉市中建装饰服务部,送他去学贴墙纸、改水电等装修技能。半年后,儿子顺利“出师”,工作队为他争取到了临近团庄子村史馆的装修工程。儿子很争气,和几个学画图、懂水暖的朋友,没日没夜守在工地,圆满完成了装修任务。从此,儿子装修“做工细、人踏实、守信用”的名声也在村民中口口相传,一年能接十几个装修订单。

儿子小有成就了,儿媳舒呼提·巴依哈孜也不甘落后。她想开家小商店,我和儿子自是赞同,工作队员孙雪佳更是大力支持,她帮着打地坪、扎栅栏、种花,还带儿媳到乌鲁木齐小商品交易市场看行情、联系批发商、办理银行支付服务。现在,儿媳的小商店每个月收入6000余元。

在工作队的引导下,村民胡马热·赛特哈孜搞起了农机具租赁业务,一年能挣2万多元,主动退出了低保;村民麦热依·巴依多拉开了一家“民族团结一家亲”饭馆,旅游旺季能挣2万多元;小伙子阿斯哈尔·热斯拜克、赛力克江·阿依达尔汗跟着我儿子干工程,盖起了新房、买了小车,大家幸福地忙碌着。

“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工作队长常向我们说起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现在的我,对“幸福”也有了更多的理解。我想带领姐妹们成立牧家人刺绣合作社,把我们的绣品送进大商场销售;吸收更多村民加入合唱团,把我们的红歌唱到新疆大剧院;跟着工作队把家里闲置的大棚种上绿色蔬菜,咱也搞个采摘大赛,秒抢、团购;和大家一起打造“民俗示范村”,一起吃“旅游饭”……我想,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家家户户一起晒“幸福”,我们坎苏瓦特村处处都是“幸福”的味道。

(加恩俄力汗·马合麦提口述,张琳楠整理)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我的幸福我来说
发布日期: 2020-11-18 15:49:46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讯 大家好,我是玛纳斯县清水河乡坎苏瓦特村的加恩俄力汗·马合麦提。我们一家四口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老伴儿养着30头牛,我忙着卖我的刺绣品,儿子忙装修,儿媳忙她的商店,一家人都铆足了劲儿奔小康。58岁的我,真正尝到了“幸福”的味道。说起这幸福的味道,就要说说州社会保险管理局驻坎苏瓦特村“访惠聚”工作队,因为是他们为我“引来”了幸福生活。

我爱唱歌、会刺绣,常常和村上的姐妹们聚到一起唱红歌、交流刺绣手艺。工作队动员我和爱唱歌的巨马汗·木海大姐一起组建了“雪莲花”老年合唱队,工作队副队长郭建良帮我们邀请了专业的音乐老师朱马西·买买提当指挥,还给大家教国家通用语言。我们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东方红》等歌曲,成了全乡歌声最亮的“金嗓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时,我和儿媳妇用了60天、1万根线、5万余针完成了2件绣品,儿子帮我装裱后送给了村里。

老伴儿总说我一天到晚闲不住,其实,我是受了工作队的影响。这两年,工作队帮村上装路灯、修路、盖定居房,修建小游园,带着100多个小伙子到工厂挣钱,还给家家户户引进新种牛,鼓励大家开牧家乐。他们闲不住,我也想做点事,谁家婆媳闹别扭、谁家牲畜没时间喂、谁家地里忙不过来,都会找我帮忙。大家说我像红旗一样温暖,都叫我“红旗大妈”,还推送我参加“感动清水河乡十大人物”评选。当我登上领奖台的时候,内心里真是激动万分。

我成了“红人”,儿子哈纳提别克·合孜尔汗也向我看齐。工作队长木辉提了解到儿子喜欢干木工和泥瓦匠,便联系昌吉市中建装饰服务部,送他去学贴墙纸、改水电等装修技能。半年后,儿子顺利“出师”,工作队为他争取到了临近团庄子村史馆的装修工程。儿子很争气,和几个学画图、懂水暖的朋友,没日没夜守在工地,圆满完成了装修任务。从此,儿子装修“做工细、人踏实、守信用”的名声也在村民中口口相传,一年能接十几个装修订单。

儿子小有成就了,儿媳舒呼提·巴依哈孜也不甘落后。她想开家小商店,我和儿子自是赞同,工作队员孙雪佳更是大力支持,她帮着打地坪、扎栅栏、种花,还带儿媳到乌鲁木齐小商品交易市场看行情、联系批发商、办理银行支付服务。现在,儿媳的小商店每个月收入6000余元。

在工作队的引导下,村民胡马热·赛特哈孜搞起了农机具租赁业务,一年能挣2万多元,主动退出了低保;村民麦热依·巴依多拉开了一家“民族团结一家亲”饭馆,旅游旺季能挣2万多元;小伙子阿斯哈尔·热斯拜克、赛力克江·阿依达尔汗跟着我儿子干工程,盖起了新房、买了小车,大家幸福地忙碌着。

“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工作队长常向我们说起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现在的我,对“幸福”也有了更多的理解。我想带领姐妹们成立牧家人刺绣合作社,把我们的绣品送进大商场销售;吸收更多村民加入合唱团,把我们的红歌唱到新疆大剧院;跟着工作队把家里闲置的大棚种上绿色蔬菜,咱也搞个采摘大赛,秒抢、团购;和大家一起打造“民俗示范村”,一起吃“旅游饭”……我想,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家家户户一起晒“幸福”,我们坎苏瓦特村处处都是“幸福”的味道。

(加恩俄力汗·马合麦提口述,张琳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