馕产业富了老湖村
发布时间:2020.10.22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 顾月甜)“揉面、醒面、撒盐水、压花……”近日,笔者走进吉木萨尔县老台乡老湖村馕文化产业园,只见12座馕坑整齐排列,打馕师傅忙得不亦乐乎,一桌桌打好的馕饼散发着浓香,吸引不少村民前来购买。

今年,老湖村村“两委”立足村情,依托少数民族群众擅长打馕和村子的中心地缘优势,打造馕文化产业园,在传承美食文化,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壮大村集体经济。6月15日,馕文化产业园建成并投入使用。

小馕饼“抱团”迎来新机遇

国家税务总局吉木萨尔县税务局驻老湖村“访惠聚”工作队与村“两委”向派出单位和乡党委提交了建馕文化产业园可行性方案,得到了支持。经过2个多月的调研、考察、研究、规划,老台乡党委决定将老湖村域内占地15亩的老客运站和废弃的杂粮加工厂改造为馕文化产业园,建设产品加工房6间、宴会厅1座、土馕坑12个。

工作队和村“两委”动员鼓励有打馕手艺的村民和商户入驻馕产业园,并带领有入驻意向的村民到昌吉、呼图壁、玛纳斯参观学习。同时制定优惠政策,为承租户赠送和面机,并免去第一年房租和水电费,在申领执照、招聘员工等方面提供协调服务。

“以前我靠种地和打零工挣钱,一年下来收入不高。现在我在馕文化产业园打馕,自己当老板,收入还不错。”建档立卡贫困户买买提·阿合买提说。作为第一批来到馕文化产业园创业的经营者,他通过打馕现在成了老湖村的脱贫示范户。

多渠道销售助力稳增收

随着馕文化产业园的规范化运作,馕的产量越来越大。为进一步拓宽市场,工作队争取派出单位和乡党委支持,动员单位干部职工,通过实体店推广、朋友圈宣传等方式帮助馕文化产业园联系销路,产品主要销往吉木萨尔县各大超市、批发市场、企事业单位食堂以及昌吉、乌鲁木齐等地。

为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老湖村注册“馕行天下”商标,统一产品包装,同时鼓励打馕师增加产品种类,丰富产品口味,依靠制作特色馕产品来占领市场。现在馕文化产业园除了加工传统馕以外,还加工葱花馕、辣皮子馕、玫瑰花酱馕、葡萄干馕等。

“现在我们产业园每天能打出3000个馕,不到下午8点基本就卖完了。”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震言语间透着自豪。“下一步我们将邀请面点专家对打馕师傅进行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在馕的外观和营养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陈震说。

产业链“延伸”激发新动能

每天傍晚,馕文化产业园的夜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里有烧烤、椒麻鸡及各种凉皮凉面等特色美食,吸引了众多食客前来品尝。

老湖村积极落实昌吉州鼓励发展夜间经济的政策要求,将馕与夜间经济文化相结合,以“产业+文化+旅游+就业”为定位,提出打造“一园五区”的馕产业园新模式,重点打造馕文化主题,将园区分为产品加工区、特色农副产品展销区、体验演艺区、特色美食功能区、电商服务推广区等五大区域,集馕文化展示、生产加工、产品销售、游客体验于一体,通过馕文化产业园辐射带动旅游、餐饮等项目,推动特色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拓宽劳动力增收渠道,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如今,老湖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馕村’。下一步,我们将立足长远发展,促进馕产业优化升级,把产业做好做大做强!”老台乡党委副书记钮鸿林说。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馕产业富了老湖村
发布日期: 2020-10-22 15:41:00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 顾月甜)“揉面、醒面、撒盐水、压花……”近日,笔者走进吉木萨尔县老台乡老湖村馕文化产业园,只见12座馕坑整齐排列,打馕师傅忙得不亦乐乎,一桌桌打好的馕饼散发着浓香,吸引不少村民前来购买。

今年,老湖村村“两委”立足村情,依托少数民族群众擅长打馕和村子的中心地缘优势,打造馕文化产业园,在传承美食文化,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壮大村集体经济。6月15日,馕文化产业园建成并投入使用。

小馕饼“抱团”迎来新机遇

国家税务总局吉木萨尔县税务局驻老湖村“访惠聚”工作队与村“两委”向派出单位和乡党委提交了建馕文化产业园可行性方案,得到了支持。经过2个多月的调研、考察、研究、规划,老台乡党委决定将老湖村域内占地15亩的老客运站和废弃的杂粮加工厂改造为馕文化产业园,建设产品加工房6间、宴会厅1座、土馕坑12个。

工作队和村“两委”动员鼓励有打馕手艺的村民和商户入驻馕产业园,并带领有入驻意向的村民到昌吉、呼图壁、玛纳斯参观学习。同时制定优惠政策,为承租户赠送和面机,并免去第一年房租和水电费,在申领执照、招聘员工等方面提供协调服务。

“以前我靠种地和打零工挣钱,一年下来收入不高。现在我在馕文化产业园打馕,自己当老板,收入还不错。”建档立卡贫困户买买提·阿合买提说。作为第一批来到馕文化产业园创业的经营者,他通过打馕现在成了老湖村的脱贫示范户。

多渠道销售助力稳增收

随着馕文化产业园的规范化运作,馕的产量越来越大。为进一步拓宽市场,工作队争取派出单位和乡党委支持,动员单位干部职工,通过实体店推广、朋友圈宣传等方式帮助馕文化产业园联系销路,产品主要销往吉木萨尔县各大超市、批发市场、企事业单位食堂以及昌吉、乌鲁木齐等地。

为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老湖村注册“馕行天下”商标,统一产品包装,同时鼓励打馕师增加产品种类,丰富产品口味,依靠制作特色馕产品来占领市场。现在馕文化产业园除了加工传统馕以外,还加工葱花馕、辣皮子馕、玫瑰花酱馕、葡萄干馕等。

“现在我们产业园每天能打出3000个馕,不到下午8点基本就卖完了。”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震言语间透着自豪。“下一步我们将邀请面点专家对打馕师傅进行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在馕的外观和营养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陈震说。

产业链“延伸”激发新动能

每天傍晚,馕文化产业园的夜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里有烧烤、椒麻鸡及各种凉皮凉面等特色美食,吸引了众多食客前来品尝。

老湖村积极落实昌吉州鼓励发展夜间经济的政策要求,将馕与夜间经济文化相结合,以“产业+文化+旅游+就业”为定位,提出打造“一园五区”的馕产业园新模式,重点打造馕文化主题,将园区分为产品加工区、特色农副产品展销区、体验演艺区、特色美食功能区、电商服务推广区等五大区域,集馕文化展示、生产加工、产品销售、游客体验于一体,通过馕文化产业园辐射带动旅游、餐饮等项目,推动特色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拓宽劳动力增收渠道,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如今,老湖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馕村’。下一步,我们将立足长远发展,促进馕产业优化升级,把产业做好做大做强!”老台乡党委副书记钮鸿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