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 马艺佳)就业是民生之本、幸福之源。让每个人都有干事创业、实现梦想的机会,是民生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近年来,阜康市将各族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从他们最盼望解决的事情做起,千方百计帮他们排忧解难,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
在阜康市上户沟乡黄山村东槽子片区卫星工厂,村民努尔扎提·曼加依正在熟练地套着袋子。来工厂上班前,她仅靠微薄的养殖收入糊口,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自从来到离家近的卫星工厂,努尔扎提·曼加依每月都有2000多元收入,实现了顾家、增收两不误,这让她格外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我们每天在家门口上班很开心。每天套1000—1500个袋子,每个月收入有2000多元,中午可以回去给孩子做饭,这份工作对于我们来说很方便、很合适。”努尔扎提·曼加依对笔者说。
有事干、有钱挣,日子越过越好,是努尔扎提·曼加依的真实写照。6年来,阜康市突出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将产业扶贫作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走出了一条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径。
同样受惠的还有村民阿斯勒汗·热阿孜汗,以前的她是一名家庭主妇,没有经济来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现在到工厂工作,每个月都有2000多元的收入,钱袋子鼓起来了,阿斯勒汗·热阿孜汗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她说:“我特别满意现在的工作,家里有3个孩子上学,我现在有能力挣钱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通过我不断努力,我家去年还盖了新的安居房,感谢党的好政策。”
扶贫车间的投入使用,实现了农牧民在家门口稳定就业的愿望,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脱贫致富,也成为拔掉“穷根”、稳定脱贫的良策。
阜康市上户沟乡扶贫专干加恩拉尔·毛坦说:“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严格执行各项惠民政策,通过提供扶贫直销店工薪岗位、设立扶贫车间等方式,助力贫困户家庭实现稳定增收。”
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一幅幅民生画卷温暖亮丽。今年以来,阜康市集中优势资源、强化就业保障,从百姓生活的一点一滴入手,持续增加就业岗位、增进民生福祉,为各族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