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席雅楠报道:近日,在吉木萨尔县庆阳湖乡西庆村的打瓜地里,农机手吴绍荣正在用一台新型残膜回收机对残膜进行回收作业,清除“白色污染”。
近年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已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一招”,但随着地膜使用量不断增加,农田土壤中的地膜残留量逐年增加,不仅破坏土壤的原有结构,而且造成环境污染与农业减产。为减少“白色污染”,庆阳湖乡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号召,引导、帮助村民回收残膜。
“我们现在有5个机械同时进行残膜回收,每天作业近1000亩,每亩地回收5公斤左右的残膜,回收率90%以上。我们农机手操作机械回收残膜的工钱由政府补贴发放,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吴绍荣说。
庆阳湖乡二工梁村的杨永善今年种了180亩地的打瓜,8月已完成采收,几天前,杨永善得知乡政府发动大家回收残膜,便赶紧联系农机手驾驶残膜回收机到他家地里回收残膜。
杨永善说:“以前不回收残膜的时候,秋收后地里白茫茫一片,第二年种子播下去以后,被包在残膜里发不出芽,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这几年乡上引导鼓励我们回收残膜,不仅对土地是一种保护,还提高了第二年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村里的环境也整洁了很多。”
庆阳湖乡农科站站长李希俊说:“以前没有回收残膜时,农民不清理地里的残膜,将残膜烧掉或者随意堆放在地头,对环境和耕地造成了严重污染。这几年,经过我们持续宣传和鼓励引导,农民看到了回收残膜的好处,积极性大大提升,都主动配合完成残膜回收,有效避免了残膜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控制了‘白色污染’。”
截至目前,庆阳湖乡已对4500亩农田完成了残膜回收作业,预计今年将对5万亩农田进行残膜回收作业,将残膜回收率提升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