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县百万亩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
发布时间:2020.07.27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 白云峰)“秸秆留在田里,影响下一年农作物的种植,通过焚烧处理既不环保,又不安全,这下有了回收途径,不仅省心还能带来额外收入。”7月6日下午,在奇台县西北湾镇三屯村已经收获的冬麦地里,村民陈志兵喜滋滋地看着自家的200亩废弃秸秆被流动秸秆粉碎机处理,打成一个个饲料包。

笔者在现场看到,3台新型秸秆粉碎打包机在已经收获的冬麦地里来回穿梭,将地里散落的秸秆粉碎、压缩、打捆处理后,变成一捆捆长方形秸秆包从机器里“吐”出来,整齐地排列在干净的田地上等待装运。

“别小看这种机器,能耐可大了,成堆或零散的秸秆都能处理,每台机器的最大日处理量能达到400多亩!”奇台县兴农润源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卫东介绍说。

时下正是夏收的季节,以往农作物收割后留下来的秸秆怎么处理,是一件令农户头疼的事,成堆的摆放在一起,不仅占地方还影响春耕,想要处理也找不出好的办法。今年,奇台县通过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与奇台县兴农润源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投资710多万元,引进了17台新型秸秆粉碎打包机,将秸秆“变废为宝”。此举不仅有效提高了秸秆利用率,增加了农户收入,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彻底解决了当地百姓秸秆处理这一“老大难”问题。

奇台县半截沟镇老葛根村村民杨辉国今年种了50亩玉米,用秸秆打捆机让他的50亩地产出100多捆秸秆,每捆秸秆可以卖到100元钱。他是村里的养殖大户,打捆的秸秆可以用来当饲草料,直接节省开支5000多元。“这机器真实用!会把秸秆经过粉碎处理打成包,出来的秸秆干干净净,是牛羊等牲畜的好‘口粮’。”杨辉国说。

据了解,秸秆粉碎回收打捆机对站立或放倒的玉米秸秆均能有效收获,还可以用于豆类秸秆、小麦秸秆以及瓜藤的粉碎。今年奇台县已投入100多台秸秆打捆机为各类农作物秸秆打捆,使上百万亩废弃的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有力促进了农牧民增收。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奇台县百万亩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
发布日期: 2020-07-27 17:57:24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 白云峰)“秸秆留在田里,影响下一年农作物的种植,通过焚烧处理既不环保,又不安全,这下有了回收途径,不仅省心还能带来额外收入。”7月6日下午,在奇台县西北湾镇三屯村已经收获的冬麦地里,村民陈志兵喜滋滋地看着自家的200亩废弃秸秆被流动秸秆粉碎机处理,打成一个个饲料包。

笔者在现场看到,3台新型秸秆粉碎打包机在已经收获的冬麦地里来回穿梭,将地里散落的秸秆粉碎、压缩、打捆处理后,变成一捆捆长方形秸秆包从机器里“吐”出来,整齐地排列在干净的田地上等待装运。

“别小看这种机器,能耐可大了,成堆或零散的秸秆都能处理,每台机器的最大日处理量能达到400多亩!”奇台县兴农润源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卫东介绍说。

时下正是夏收的季节,以往农作物收割后留下来的秸秆怎么处理,是一件令农户头疼的事,成堆的摆放在一起,不仅占地方还影响春耕,想要处理也找不出好的办法。今年,奇台县通过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与奇台县兴农润源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投资710多万元,引进了17台新型秸秆粉碎打包机,将秸秆“变废为宝”。此举不仅有效提高了秸秆利用率,增加了农户收入,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彻底解决了当地百姓秸秆处理这一“老大难”问题。

奇台县半截沟镇老葛根村村民杨辉国今年种了50亩玉米,用秸秆打捆机让他的50亩地产出100多捆秸秆,每捆秸秆可以卖到100元钱。他是村里的养殖大户,打捆的秸秆可以用来当饲草料,直接节省开支5000多元。“这机器真实用!会把秸秆经过粉碎处理打成包,出来的秸秆干干净净,是牛羊等牲畜的好‘口粮’。”杨辉国说。

据了解,秸秆粉碎回收打捆机对站立或放倒的玉米秸秆均能有效收获,还可以用于豆类秸秆、小麦秸秆以及瓜藤的粉碎。今年奇台县已投入100多台秸秆打捆机为各类农作物秸秆打捆,使上百万亩废弃的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有力促进了农牧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