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萨尔县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纪实(组图)
发布时间:2020.07.16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美丽乡村入画来

——吉木萨尔县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纪实

庭州湾景观带位于吉木萨尔镇苇湖巷社区的西沙河岸,以前这里卫生环境“脏乱差”。2017年吉木萨尔县启动了庭州湾景观带项目建设,这里的环境问题得到根治,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 海斯来提)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道路两旁的格桑花竞相绽放……行走在吉木萨尔县的乡间,一幅幅美丽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来往村民脸上露出和美的笑容……村庄环境变好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增强了,这些都是吉木萨尔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结出的硕果。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更是长远的民生工程。我们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使乡村环境既有‘颜值’,又有‘气质’。”吉木萨尔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朱志刚说。

庆阳湖乡二工梁村美丽庭院前种满鲜花。

近年来,吉木萨尔县将改善人居环境作为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主动学好用好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不断补齐农村短板,下大力气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寻求突破、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上循序渐进,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泉子街镇太平村村民董建海将院落改造成民宿。

统筹推进“风貌革命”

笔者在泉子街镇太平村采访时,遇到了81岁的尤建章老人,他正在自家门口散步。提起近几年村里的变化,老人笑着说:“前几年村上就修了柏油路、安装了路灯,乡村公交车、网络、自来水早通了,今年还用上了水冲厕所,自来水也‘不断线儿’了。”

今年以来,太平村着力在“拆”上求突破、“建”上下功夫,“配”上谋长远,在“育”上做文章,累计拆除“空心房”、危旧房41座,完成危旧房屋改造228户,铺设柏油路4.5公里,安装路灯48盏,完成日处理1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共计32户。通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美化了乡村环境,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乡村旅游,丰富了旅游业态,增加了农民收入。

太平村通过改善住房条件、完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依托自然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这也正是近年来吉木萨尔县积极倡导推广的做法。

为着力解决“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问题,吉木萨尔县坚持拆旧建新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同步抓。县财政按照每座不超过338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全县拆除“空心房”、危房2793栋及废弃棚圈,腾退土地近千亩,鼓励群众规范、集中连片建设新居,村民最高可享受5.85万元补贴,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全县新建成连片居民点11个,在“增绿量、扩总量、上质量”的原则上,精心选择观赏性、抗逆性强,易成活的绿化树种、乔灌木搭配实施村庄绿化,同时对原有林带进行修剪涂干,全县示范村实现村内绿化率达30%以上,在示范村新安装路灯2750盏,示范村主要道路基本实现100%亮化,村庄面貌得到有效改善。

庆阳湖乡双河村新建的公共卫生厕所。

加快推进“厕所革命”

“以前我们农村用的都是旱厕,夏天臭、冬天冷,现在好了,改成了冲水厕所,厕所里基本没啥味道,蚊虫少了,屋里更干净了。”庆阳湖乡双河村村民苏仁山谈起村里的“厕所革命”十分兴奋。

吉木萨尔县深入开展“厕所革命”攻坚行动,在示范村新建3-5座水冲式、双坑交替式、三格化粪池式卫生厕所供群众试用选择,并不断总结试点经验,完善推进办法。2019年以来,全县完成户厕改造5052座,其中水冲式2926座、双坑交替式1809座、三格化粪池式317座,并按照每座厕所不高于2500元标准给予补助。同时,将农村公厕建设与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投入近380万元资金新修建农村卫生公共厕所19座,实现了全县行政村公厕100%全覆盖。

“厕所革命”帮助村民破除了多年来的陋习,养成了文明、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看着干净卫生的厕所,双河村的村民们笑容里满是幸福。

泉子街镇太平村居民领到了新发的垃圾桶。图片均由吉木萨尔县委宣传部提供

扎实推进“清洁工程”

在北庭镇三场槽子牧业新村,处处干净整洁,井然有序,一栋栋安居富民房被红花绿树环绕。

“以前村里的环境卫生很不理想,村民们喜欢把杂物、草垛等堆放在门前,垃圾随手扔。后来村里把路段划分到每家,大家一起管理,村民之间还可以相互监督,整个村子都变干净了!”说起村庄的变化,三场槽子牧业新村村民胡玛尔·阿里高兴地说。

面对长期以来农村垃圾散乱堆放等顽疾,吉木萨尔县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清理村内外农村垃圾(含建筑垃圾)26.8万立方米、非正规垃圾点(坑)540处、畜禽粪污3.3万立方米、坑厕1632处,清理林带、沟渠281.5公里,拆除残垣断壁1335处123公里,农村脏乱现象得到有效根治。在治理环境乱象的同时,吉木萨尔县投入1300余万元为各乡镇配发29台各类环卫车辆及1500个垃圾箱(桶),全县农村环卫车辆达到54台,有效满足了农村垃圾集中收运处置的需求,形成农村生活垃圾“户减量、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以前村民环保意识不强,通过近几年的大力宣传,大家逐渐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村民们都自觉行动起来,让村庄变得干净、整洁。”县财政局驻北庭镇三场槽子牧业新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付永斌说。

农村美不美,水是一面镜子。对此,吉木萨尔县集中力量治理农村污水,坚持分类施策,全面治理。通过接入县城大管网,在乡镇新建小型污水处理厂,以村为单元或联户集中收集转运污水等形式,全县27个示范村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以前,大家污水没地方处理就在巷子和河道里乱倒,夏天又臭又招蚊虫。现在治理后,巷子干净了,河水变清澈了,空气里异味没了,村民们都觉得舒心了。”吉木萨尔镇苇湖巷社区居民李建国说。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今,村民庭院美了,自家的厨房干净了,厕所更卫生了,乡村处处干净整洁。人居环境整治不仅使乡村变得更美,更改变了农村群众的生活面貌,让群众感受到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生活就会有变化。全县干部群众正以时不我待的态度,攻坚克难,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而努力。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吉木萨尔县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纪实(组图)
发布日期: 2020-07-16 10:59:08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美丽乡村入画来

——吉木萨尔县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纪实

庭州湾景观带位于吉木萨尔镇苇湖巷社区的西沙河岸,以前这里卫生环境“脏乱差”。2017年吉木萨尔县启动了庭州湾景观带项目建设,这里的环境问题得到根治,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 海斯来提)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道路两旁的格桑花竞相绽放……行走在吉木萨尔县的乡间,一幅幅美丽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来往村民脸上露出和美的笑容……村庄环境变好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增强了,这些都是吉木萨尔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结出的硕果。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更是长远的民生工程。我们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使乡村环境既有‘颜值’,又有‘气质’。”吉木萨尔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朱志刚说。

庆阳湖乡二工梁村美丽庭院前种满鲜花。

近年来,吉木萨尔县将改善人居环境作为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主动学好用好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不断补齐农村短板,下大力气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寻求突破、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上循序渐进,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泉子街镇太平村村民董建海将院落改造成民宿。

统筹推进“风貌革命”

笔者在泉子街镇太平村采访时,遇到了81岁的尤建章老人,他正在自家门口散步。提起近几年村里的变化,老人笑着说:“前几年村上就修了柏油路、安装了路灯,乡村公交车、网络、自来水早通了,今年还用上了水冲厕所,自来水也‘不断线儿’了。”

今年以来,太平村着力在“拆”上求突破、“建”上下功夫,“配”上谋长远,在“育”上做文章,累计拆除“空心房”、危旧房41座,完成危旧房屋改造228户,铺设柏油路4.5公里,安装路灯48盏,完成日处理1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共计32户。通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美化了乡村环境,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乡村旅游,丰富了旅游业态,增加了农民收入。

太平村通过改善住房条件、完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依托自然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这也正是近年来吉木萨尔县积极倡导推广的做法。

为着力解决“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问题,吉木萨尔县坚持拆旧建新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同步抓。县财政按照每座不超过338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全县拆除“空心房”、危房2793栋及废弃棚圈,腾退土地近千亩,鼓励群众规范、集中连片建设新居,村民最高可享受5.85万元补贴,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全县新建成连片居民点11个,在“增绿量、扩总量、上质量”的原则上,精心选择观赏性、抗逆性强,易成活的绿化树种、乔灌木搭配实施村庄绿化,同时对原有林带进行修剪涂干,全县示范村实现村内绿化率达30%以上,在示范村新安装路灯2750盏,示范村主要道路基本实现100%亮化,村庄面貌得到有效改善。

庆阳湖乡双河村新建的公共卫生厕所。

加快推进“厕所革命”

“以前我们农村用的都是旱厕,夏天臭、冬天冷,现在好了,改成了冲水厕所,厕所里基本没啥味道,蚊虫少了,屋里更干净了。”庆阳湖乡双河村村民苏仁山谈起村里的“厕所革命”十分兴奋。

吉木萨尔县深入开展“厕所革命”攻坚行动,在示范村新建3-5座水冲式、双坑交替式、三格化粪池式卫生厕所供群众试用选择,并不断总结试点经验,完善推进办法。2019年以来,全县完成户厕改造5052座,其中水冲式2926座、双坑交替式1809座、三格化粪池式317座,并按照每座厕所不高于2500元标准给予补助。同时,将农村公厕建设与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投入近380万元资金新修建农村卫生公共厕所19座,实现了全县行政村公厕100%全覆盖。

“厕所革命”帮助村民破除了多年来的陋习,养成了文明、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看着干净卫生的厕所,双河村的村民们笑容里满是幸福。

泉子街镇太平村居民领到了新发的垃圾桶。图片均由吉木萨尔县委宣传部提供

扎实推进“清洁工程”

在北庭镇三场槽子牧业新村,处处干净整洁,井然有序,一栋栋安居富民房被红花绿树环绕。

“以前村里的环境卫生很不理想,村民们喜欢把杂物、草垛等堆放在门前,垃圾随手扔。后来村里把路段划分到每家,大家一起管理,村民之间还可以相互监督,整个村子都变干净了!”说起村庄的变化,三场槽子牧业新村村民胡玛尔·阿里高兴地说。

面对长期以来农村垃圾散乱堆放等顽疾,吉木萨尔县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清理村内外农村垃圾(含建筑垃圾)26.8万立方米、非正规垃圾点(坑)540处、畜禽粪污3.3万立方米、坑厕1632处,清理林带、沟渠281.5公里,拆除残垣断壁1335处123公里,农村脏乱现象得到有效根治。在治理环境乱象的同时,吉木萨尔县投入1300余万元为各乡镇配发29台各类环卫车辆及1500个垃圾箱(桶),全县农村环卫车辆达到54台,有效满足了农村垃圾集中收运处置的需求,形成农村生活垃圾“户减量、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以前村民环保意识不强,通过近几年的大力宣传,大家逐渐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村民们都自觉行动起来,让村庄变得干净、整洁。”县财政局驻北庭镇三场槽子牧业新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付永斌说。

农村美不美,水是一面镜子。对此,吉木萨尔县集中力量治理农村污水,坚持分类施策,全面治理。通过接入县城大管网,在乡镇新建小型污水处理厂,以村为单元或联户集中收集转运污水等形式,全县27个示范村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以前,大家污水没地方处理就在巷子和河道里乱倒,夏天又臭又招蚊虫。现在治理后,巷子干净了,河水变清澈了,空气里异味没了,村民们都觉得舒心了。”吉木萨尔镇苇湖巷社区居民李建国说。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今,村民庭院美了,自家的厨房干净了,厕所更卫生了,乡村处处干净整洁。人居环境整治不仅使乡村变得更美,更改变了农村群众的生活面貌,让群众感受到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生活就会有变化。全县干部群众正以时不我待的态度,攻坚克难,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