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子街镇太平村村民正在排练民族团结舞蹈。黄晨 摄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 海斯来提)5月的吉木萨尔县,山花烂漫,绿树成荫。各族儿女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处处奏响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美好乐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殷切期望在这里已成为现实。
同心战疫,众志成城抗疫情
“吃着村民送来的热乎乎、香喷喷的饭菜,我们心里觉得暖暖的。有群众的支持,我们坚信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吉木萨尔县庆阳湖乡派出所民警李磊说。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庆阳湖乡东庆村村民们看到执勤民警冒着严寒日夜坚守,为村民筑起一道道“安全防护墙”时既感动又心疼,于是,在村民阿里木·亚生的提议下,各家各户每天自发地轮流做好午饭送到卡点上,让民警们能吃上一口热乎乎的饭菜。
“为了疫情防控,他们日夜坚守在卡点上,实在是太辛苦了,我们帮不上什么忙,就是能给他们做顿饭,让他们能在大冷天值勤时吃上一顿热饭,就算是我们为防疫出力吧。”阿里木·亚生说。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吉木萨尔县各族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战疫的场景在吉木萨尔大地上时刻呈现着,民族团结之花在抗疫一线绽放。
交流交融,共筑美好新家园
“艳娥妹子,明天记得带上家人来我家吃手抓肉和抓饭哟!”近日,泉子街镇太平村村民尼沙汗·亚生笑着对村民张艳娥说。
1984年,张艳娥一家从老家甘肃民勤县搬到了太平村。
初来乍到,张艳娥一家对新疆的一切都不习惯。那时,村里开展结对互助活动,人们相互结成对子,一起干活儿、学习、生活和聊天。尼沙汗·亚生和张艳娥因为性格相投,也结成了对子,互帮互助,从此成为了亲人。
“长期生活在新疆,我已经习惯皮芽子、孜然、辣面子的味道了,已经听惯了新疆小曲儿和《黑走马》,看惯了尼沙汗·亚生大姐的浓眉大眼,也喜欢看她穿色彩斑斓的艾德莱斯绸做的裙子,吃惯了她做的手抓肉,喝惯了哈萨克族的奶茶,‘新疆味道’已经彻底填满了我全部的生活!”张艳娥说,“爱新疆,爱吉木萨尔,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共同的心声。”
36年过去了,张艳娥和尼沙汗·亚生之间的友情一直延续着,逢年过节,两家都要相互庆贺,不管谁家有困难,都会相互帮助。“她对我好,我对她好,都是真心换来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里。”张艳娥说。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张艳娥和她的姐妹们聚在一起载歌载舞,麦西来甫、黑走马、广场舞轮番表演。各民族群众齐歌共舞、其乐融融,开心的笑容总是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村里处处呈现着民族团结进步的幸福图景,交往交流交融已成常态。
共享成果,为脱贫攻坚插上腾飞的翅膀
“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医疗、教育、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各项惠民政策让各族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北庭镇三场槽子牧业新村村民卡孜古丽·哈地里一边和结亲干部王连红在自家院里种菜一边说着,脸上满是笑容。
2008年,卡孜古丽·哈地里一家从南部山区搬迁到三场槽子牧业新村定居。为了调整养殖结构,卡孜古丽·哈地里一家在“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协调帮助下,贷款发展骆驼养殖。经过几年的精心饲养,她家的骆驼从最初的6峰发展到70多峰,年收入达到20多万元,成功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卡孜古丽·哈地里所在的三场槽子牧业新村在2014年被列为自治区级扶贫重点开发村,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8户746人,其中哈萨克族人口占建档立卡户总人数的87%。
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吉木萨尔县结合各类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邀请建档立卡贫困户现身说法,通过畅谈家庭变化、收入变化、村庄变化,引导农牧民群众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大力开展改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三场槽子牧业新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牧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截至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3752元。
结对认亲,传递生活幸福感
5月26日,阳光明媚,三台镇羊圈台子村村民蔡完老人收到了她期盼许久的一份特殊礼物—一辆轮椅。
今年77岁的蔡完在2016年不慎摔倒后导致了行动不便,特别渴望拥有一辆轮椅,但她家经济不宽裕,已经没有多余的钱购置轮椅。
今年5月初,蔡完的结亲干部杨文兵在探望她时得知了这一情况,便立即与县残联联系。经过协调,杨文兵为蔡完申请了一辆崭新的轮椅,并将轮椅送到她家,鼓励她要自强不息,乐观面对生活。
一辆小小的轮椅,给蔡完老人带来了无限的快乐。“感谢党和政府,也感谢结亲干部对我的关怀,有了轮椅,以后我去广场上转转就方便多了。自从这些结亲干部来了以后,我们小区便热闹了起来,他们的新思想、新观念时时影响着我们,他们在生活上处处关心着我们。”蔡完激动地说。
“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农民兄弟家,更加了解民情民意,进一步加深了干部和亲戚间的了解、认识,增进了友谊,缩短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增进了各族群众之间的感情,更有利于干部积累基层工作经验,提升服务基层的能力。我们一定会继续履行好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杨文兵说。
自1月以来,全县党员干部在结亲、结对活动中,共计捐款36042元,捐物2979件,办实事好事2433件,其中,帮助就医26件,帮助就学13件,帮助就业40件,发展生产146件,其他2208件,参与干部职工5643人次,惠及各族群众6488户。在联系走访活动中,共计捐款18661元,捐物2695件,解决生产生活难题92件,惠及各族群众6148户。
近年来,吉木萨尔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日子越过越红火,幸福指数节节攀升。2019年,县财政在民生领域的投入占公共预算支出的76%,一大批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得到解决。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漫步吉木萨尔县县城,你会看见一条条新建的道路纵横交错,一排排富有民俗特色的安居富民房随处可见,一幢幢现代化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古城正在展现新颜。
一个个民族团结的故事如阳光般照进吉木萨尔县各族群众的生活中,流淌在各族群众的血液里,见证着各族干部群众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一幅幅和谐画卷展现着吉木萨尔县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生活。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