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头村:产业兴村富民 文化丰富生活(组图)
发布时间:2020.05.26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木垒新丝路大石头服装厂的工人正在做服装。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廖冬云)5月14日,车子在木垒县飞驰,约摸行进了75公里,大石头乡大石头村到了。村里马路宽广整洁,市场上小摊贩们兜售着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引得不少牧民在此逗留;路过学校,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

大石头村以哈萨克族村民为主,有691户234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24户1210人。2016年该村整村脱贫;2019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4955元。

以往这里石头遍布,放眼望去满是戈壁,是精准扶贫改变了这个村的村容村貌。村子美了,村民精气神足了,文化生活也变得丰富起来。

巴合依拉西·巴合提(左)帮托哈义拜家清除苜蓿地的杂草。

党建引领,增强攻坚能力

“托哈义拜大叔,我来看你了!”村里的入党积极分子巴合依拉西·巴合提在院门外喊道。“丫头,快进来。”正在菜园翻地的托哈义拜放下手中的锄头,赶紧来给巴合依拉西·巴合提开门。托哈义拜在家门口种了5分地的苜蓿,一眼望去满眼绿色,甚是好看。旁边规划整齐的四小块地已被托哈义拜翻了一遍又一遍,就等着过两天村里发菜苗。

“村里的党员特别负责,三天两头就来家里问我们有没有困难。我养了8只羊,有草场补贴,一有空我就去外面打零工,孩子也快毕业了,家里没负担了,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托哈义拜说。

都曼夫妻俩既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低保户。每天上午12点,打扫完村里卫生的吾合里汗就会急匆匆赶回家,准备给丈夫都曼做午饭。今年年初,都曼被确诊为肺癌,这无疑是给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大石头村党支部得知此事后,立即发动党员爱心捐款,并为吾合里汗申请了村里的公益性岗位,一个月工资800元。

州发改委驻木垒县大石头乡大石头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王冬生表示,大石头村党支部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自觉以党建为引领,完善和落实抓党建促脱贫机制,推行了“1+2+N”干部工作模式(“1”是指以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为组长的扶贫工作站,“2”指村干部+工作队员,“N”指帮扶干部、片区党员、联户长等),建立5个扶贫帮困小组,安排工作能力强、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村干部负责开展各片组脱贫攻坚重点工作,确保每个组有工作队,每个贫困户有帮扶责任人。

孩子们在村文化广场玩耍。

产业扶贫,激发内生动力

“你的针脚要再细密些,干活别急,慢工才能出细活。”当天上午11点,木垒新丝路大石头服装厂的古丽哈义恰·巴合提不时地给做工的姐妹讲授着做服装的诀窍。

2019年元旦刚过,古丽哈义恰·巴合提就来到村里的服装厂上班了。由于工作踏实、手脚麻利,去年9月,她被提升为班长,负责做服装、检验、打包等工作。近期,服装厂在赶制一批T恤,每天早晨8点她就来上班了。“我半个月就拿了2100块钱,开心得很!”古丽哈义恰·巴合提有点羞涩地说。

村里给古丽哈义恰·巴合提的老公申请了一个公益性岗位,每个月工作10天,月工资2000元,一家人生活得比蜜还甜。

回想起2014年以前家中的光景,古丽哈义恰·巴合提直摇头,她在家带孩子,老公放羊,一家人年收入不到1万元,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驻村工作队还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帮助贷款+发布资讯+提供店面+拓宽销路”的服务,鼓励村民自主创业。“过去我在戈壁滩放羊,现在我和家人开了牧家乐。”村民帕巴特塔尔·阿很巴巴说。

如今,村里创业孵化中心吸纳了40余户村民经营餐馆、旅馆,销售本地特色农牧产品,为路过的司机提供食宿、汽修等服务。

村民来到村农家书屋借书。

文化建设,丰富村民生活

上午12点,大石头村党支部副书记努尔加孜克·木沙忙完手头的工作来到农家书屋翻看书籍。他介绍说,书屋有藏书500本,涉及养殖、种植、民间工艺及文学等,牧民可随时借阅。

一身格子西装的叶尔兰·库尔帕拜走进书屋,从外表看不出他是一位农民。他选了一本《防治高血压食疗方》的书,他说:“我妈妈今年57岁了,近两年得了高血压。”叶尔兰·库尔帕拜喜欢看书,家里养了100多只羊、12头牛,牛羊生个小病,他都能应对。

木垒新丝路大石头服装厂门前是村文化广场,两个孩子正在健身器材上玩耍。5岁的巴丽达娜·巴合达提告诉记者,她的妈妈在厂子里工作,她和小伙伴在广场玩。记者看到村文化广场有健身器材、乒乓球桌等多种设施。傍晚时分,还可以看到农牧民在广场上翩翩起舞。

去年年初,村里组建了7人文艺队,在节日期间给村民演出了十几场节目,有阿肯弹唱、黑走马舞蹈、冬不拉演奏等。驻村工作队队员张佩佩告诉记者,今年,文艺队将逐步正规化,人数要增加到15人,近期还会请县上的行家来指导培训,打造具有本村特色的文艺节目。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大石头村:产业兴村富民 文化丰富生活(组图)
发布日期: 2020-05-26 12:35:14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木垒新丝路大石头服装厂的工人正在做服装。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廖冬云)5月14日,车子在木垒县飞驰,约摸行进了75公里,大石头乡大石头村到了。村里马路宽广整洁,市场上小摊贩们兜售着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引得不少牧民在此逗留;路过学校,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

大石头村以哈萨克族村民为主,有691户234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24户1210人。2016年该村整村脱贫;2019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4955元。

以往这里石头遍布,放眼望去满是戈壁,是精准扶贫改变了这个村的村容村貌。村子美了,村民精气神足了,文化生活也变得丰富起来。

巴合依拉西·巴合提(左)帮托哈义拜家清除苜蓿地的杂草。

党建引领,增强攻坚能力

“托哈义拜大叔,我来看你了!”村里的入党积极分子巴合依拉西·巴合提在院门外喊道。“丫头,快进来。”正在菜园翻地的托哈义拜放下手中的锄头,赶紧来给巴合依拉西·巴合提开门。托哈义拜在家门口种了5分地的苜蓿,一眼望去满眼绿色,甚是好看。旁边规划整齐的四小块地已被托哈义拜翻了一遍又一遍,就等着过两天村里发菜苗。

“村里的党员特别负责,三天两头就来家里问我们有没有困难。我养了8只羊,有草场补贴,一有空我就去外面打零工,孩子也快毕业了,家里没负担了,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托哈义拜说。

都曼夫妻俩既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低保户。每天上午12点,打扫完村里卫生的吾合里汗就会急匆匆赶回家,准备给丈夫都曼做午饭。今年年初,都曼被确诊为肺癌,这无疑是给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大石头村党支部得知此事后,立即发动党员爱心捐款,并为吾合里汗申请了村里的公益性岗位,一个月工资800元。

州发改委驻木垒县大石头乡大石头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王冬生表示,大石头村党支部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自觉以党建为引领,完善和落实抓党建促脱贫机制,推行了“1+2+N”干部工作模式(“1”是指以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为组长的扶贫工作站,“2”指村干部+工作队员,“N”指帮扶干部、片区党员、联户长等),建立5个扶贫帮困小组,安排工作能力强、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村干部负责开展各片组脱贫攻坚重点工作,确保每个组有工作队,每个贫困户有帮扶责任人。

孩子们在村文化广场玩耍。

产业扶贫,激发内生动力

“你的针脚要再细密些,干活别急,慢工才能出细活。”当天上午11点,木垒新丝路大石头服装厂的古丽哈义恰·巴合提不时地给做工的姐妹讲授着做服装的诀窍。

2019年元旦刚过,古丽哈义恰·巴合提就来到村里的服装厂上班了。由于工作踏实、手脚麻利,去年9月,她被提升为班长,负责做服装、检验、打包等工作。近期,服装厂在赶制一批T恤,每天早晨8点她就来上班了。“我半个月就拿了2100块钱,开心得很!”古丽哈义恰·巴合提有点羞涩地说。

村里给古丽哈义恰·巴合提的老公申请了一个公益性岗位,每个月工作10天,月工资2000元,一家人生活得比蜜还甜。

回想起2014年以前家中的光景,古丽哈义恰·巴合提直摇头,她在家带孩子,老公放羊,一家人年收入不到1万元,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驻村工作队还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帮助贷款+发布资讯+提供店面+拓宽销路”的服务,鼓励村民自主创业。“过去我在戈壁滩放羊,现在我和家人开了牧家乐。”村民帕巴特塔尔·阿很巴巴说。

如今,村里创业孵化中心吸纳了40余户村民经营餐馆、旅馆,销售本地特色农牧产品,为路过的司机提供食宿、汽修等服务。

村民来到村农家书屋借书。

文化建设,丰富村民生活

上午12点,大石头村党支部副书记努尔加孜克·木沙忙完手头的工作来到农家书屋翻看书籍。他介绍说,书屋有藏书500本,涉及养殖、种植、民间工艺及文学等,牧民可随时借阅。

一身格子西装的叶尔兰·库尔帕拜走进书屋,从外表看不出他是一位农民。他选了一本《防治高血压食疗方》的书,他说:“我妈妈今年57岁了,近两年得了高血压。”叶尔兰·库尔帕拜喜欢看书,家里养了100多只羊、12头牛,牛羊生个小病,他都能应对。

木垒新丝路大石头服装厂门前是村文化广场,两个孩子正在健身器材上玩耍。5岁的巴丽达娜·巴合达提告诉记者,她的妈妈在厂子里工作,她和小伙伴在广场玩。记者看到村文化广场有健身器材、乒乓球桌等多种设施。傍晚时分,还可以看到农牧民在广场上翩翩起舞。

去年年初,村里组建了7人文艺队,在节日期间给村民演出了十几场节目,有阿肯弹唱、黑走马舞蹈、冬不拉演奏等。驻村工作队队员张佩佩告诉记者,今年,文艺队将逐步正规化,人数要增加到15人,近期还会请县上的行家来指导培训,打造具有本村特色的文艺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