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种植土豆。黄晨 摄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 黄晨)经过吉木萨尔县环境保护局驻泉子街镇牧业村“访惠聚”工作队的不断考察,多方联系,终于帮助牧民找到了种植订单土豆的致富路。近日,在牧业村百亩耕地上,“访惠聚”工作队、村干部、牧民百余人一起种植土豆,大家忙得热火朝天。
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牧业村地处南部山区,全村90%以上为牧民,经济来源主要以养殖牲畜为主。大部分牧民的耕地面积小、分散且多为旱地,大型机械无法作业,农作物产量低,销售渠道有限。考虑到无法出售的农作物可作为牲畜饲料,所以牧民大多选择种植耐旱的小麦和豆子。
牧民们各种各的地,每样都种一点点,收入不稳定。如何把土地集中,连片种植一种农作物,统一管理,提升产量,成为工作队考虑的头等大事。经过村干部和工作队的考察,了解到土豆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耐旱、高产且用途广泛,销售不成问题,工作队决定引导牧民种土豆。
“种植小麦和豆子,一亩地纯收入大概在400-500元左右,如果种植土豆,亩产量1-2吨,一公斤按照一元钱计算,纯收入可达1000-1500元左右,收入可就翻了一番啊!”牧业村党支部书记阿哈提说。
经济作物市场价格忽高忽低,效益摸不准,怎么才能说服牧民把土地集中在一起种植又成了一大难题。为降低农牧民种植风险,增加经济收入,工作队和村干部协商决定发展“订单农业”。
工作队先后联系多家土豆收购商,洽谈价格,签订收购合同,对农产品统一收购、统一贮运、统一销售,从根本上消除了牧民的后顾之忧。签了订单,不愁销路,牧民们吃上了“定心丸”。30户有耕地的牧民主动参与其中,整合自家耕地,家家都出劳动力,一起种植。工作队、村干部全员出动,帮着牧民一起干。
牧业村包村领导丁世斌说:“‘订单农业’的发展架起了牧民通向市场的桥梁,牧民与企业建立了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关系,相当于为牧民增收致富买了保险。”
为更好地实现困难群众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实现稳定脱贫,牧业村村委会还将3户困难群众纳入到了集体种植的队伍中。
工作队队长贾光华说:“我们工作队就是为大家办事的,牧民想把日子过好,我们来为他们出谋划策。这一次整合土地,进行订单种植,对于大家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也是一次致富的机会,还能带动困难群众稳定脱贫,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