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晚上,奇台县委书记马旭东在娱乐城带头玩投篮运动游戏,助力奇台夜间经济发展。刘洋 摄
3月17日,昌吉小吃街人来人往。昌吉日报记者 何春泉 摄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廖冬云 王薇 刘新新 岳文玲 实习生 许瑞卿)人间烟火气,最能暖人心。这烟火气,是早餐店上升的雾气;是烧烤店孜然辣面子混合的肉香味儿;是火锅店里扑鼻而来的麻辣香气……如今,随着疫情一步步得到控制,我州餐饮业有序恢复营业,在街头巷尾,那些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堂食用餐遵守防疫规则
3月18日中午1点,位于昌吉市建设路的兰家小厨烫菜馆的工作人员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将清洗干净的各类菜品摆进冷藏柜中。记者看到,在收银台旁专门设立的防疫消毒用品小桌上,放着额温枪、酒精、喷壶等防疫用具,墙面上贴着“选菜请佩戴一次性手套”的提示。
3月18日,吉木萨尔县县委机关干部刘志新来到餐厅品尝椒麻鸡。海斯来提 摄
店内每天4次消毒、不戴口罩不得进入餐馆,顾客选菜、用餐必须用公筷……“从昨天开始店内恢复堂食,该守的‘堂食规矩’都必须遵守。”店主兰静说。
此时,汇嘉时代昌吉购物中心餐饮广场里各餐饮店的工作人员也在紧张地忙碌着,食客坐在一起吃饭、撸串、喝奶茶。当天是一品焖锅店开张营业的第一天,店里有2桌5位顾客在吃饭。店长阳其说:“店内食材全部是新鲜的,支持线上线下消费,顾客可以打包带走,也可堂食。”
中午2点,昌吉市东方广场附近的大龙燚火锅店迎来了重新营业后的第一拨客人。“您好,请先测量体温,工作人员稍后带您入座就餐……”火锅店经理朱效万站在登记桌后引导食客测量体温。
中午2点45分,记者走进王家凉皮店,只见门口的桌子上放着额温枪、速干免洗手消毒凝胶、消毒壶等物品。总经理焦峰告诉记者,门店3月13日正式开业,每个员工上下班都要测体温,每一位顾客进店前也要测量体温并登记身份信息。“为了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我们已经提前对员工宿舍进行打扫消毒,并要求员工不聚集,每天尽量保持饭店宿舍一条线路。”焦峰说。
寻找久违的昌吉味道
“点1份秘制凉皮、1份麻辣砂锅、1份牛肉面,再来18串烤肉和5串烤蘑菇!”在王家凉皮店里,市民李万雄点完餐坐定后告诉记者,从过年到现在,这是家人第一次到餐厅吃饭,“宅在家都是自己做着吃,现在能出来吃饭了,就赶紧带着孩子出来吃烧烤解解馋!”李万雄说。
昌吉市汇嘉时代昌吉购物中心餐饮广场负一楼一担粮重庆小面大排档里,店长彭辉正在煮着汤料,他说:“马上到就餐高峰期,我们正在做准备工作。这几天营业情况还可以。”一桌客人吃完饭正准备离开,记者上前询问对饭菜口味是否满意,市民李文彬说:“嗯,还是原来的味道,食材汤汁都很新鲜很美味,用的是一次性饭盒和筷子,这样安全放心。”
中午2点,在昌吉市城建步行街的家乡馕店,门口有4个顾客在排队买馕。“一个多月没吃馕了,步行街上的这股馕香味儿把我引过来了。”顾客王磊说。
3月18日,木垒县融媒体中心干部在县统一超市购物。林相成 摄
大盘羊肉、大盘鸡、韭菜鸡蛋……3月18日晚上,在昌吉市庙尔沟乡和谐二村叶尔加那提农家乐的包厢里摆了一桌菜,村民叶尔肯和朋友盘坐在炕头吃得津津有味。
晚上8点,市民侯婷和朋友来到昌吉市长宁南路宽窄巷子火锅店,她喊道:“一个特辣牛油锅,两份鲜切肉、毛肚、鸭肠、鸭血……”侯婷点好菜后告诉记者,她最想念的就是火锅,现在可以堂食了,一大早她就和朋友约着晚上来吃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