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萨尔县医疗小分队队员为孤寡老人进行体检。冯莉娜 摄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 海斯来提)在疫情防控期间,为确保困难群众困有所帮、难有所助,吉木萨尔县迅速响应主动谋划,畅通民生保障渠道,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主动服务疫情防控大局,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服务群众有“心”意,精准施策扶真贫
“现在我有了一键求助器手环,一个人在家也不害怕了。你平时工作那么忙,不用天天来看我了!”3月2日23时,在吉木萨尔县吉木萨尔镇苇湖巷社区,面对每天都来看望自己的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凤玲,独居老人阿依仙·尼亚孜心疼地说。
疫情发生后,吉木萨尔镇苇湖巷社区为47位独居老人佩戴了一键求助器手环,老人遇到难题第一时间就能找到社区干部。
吉木萨尔县紧紧围绕落实落细特殊困难群众帮扶工作,结合拉网式排查,摸清特殊困难群众底数,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该县全面落实疫情期间新申请低保、临时救助等各类救助的简化审核审批程序,不再开展入户调查和民主评议,实行审核审批全流程网上办理,对困难家庭、独居老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弱势群体等进行精细分类、建立台账。同时,全面掌握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由县、乡、村(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等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精准施策,切实解决好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得到了群众的赞扬和肯定,真正做到群众诉求“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目前,该县已发放城乡低保金86.68万元,其中给建档立卡户162户360人共发放19.23万元;给特困供养的381人发放63.84万元;给3名孤儿发放第一季度孤儿生活费0.99万元;对2家确认取得个体工商营业执照的盲人按摩机构,按照每个机构80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补贴;为2794名残疾人发放补贴55.86万元,实现了应发尽发,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医疗志愿小分队,凸显服务大作用
“疫情期间,我不方便带儿子去做检查,你们还这么远跑到家里为他看病,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3月5日上午,泉子街镇公圣村村民王彦霞对上门前来提供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感激地说。为保障疫情期间精神障碍患者能按医嘱服药,降低患者因疫情断药导致病情不稳定及感染病毒风险,泉子街镇卫生院医生魏占禄带着两名护士,已连续两周为30多名精神障碍患者上门服务。
因居家隔离,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和精神疾病的患者,不方便到医院进行就诊,针对这一情况,吉木萨尔县组建了60支医疗志愿小分队,涉及10家医疗机构,共167名医务人员,主动上门提供诊治服务,保障患者病有所医。
“我们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三级医疗机构联动起来,为长期患慢性病和精神疾病的患者提供免费体检、健康咨询、问诊等服务,让他们在这个特殊时期及时享受就医服务,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打通为困难群众就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魏占说。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流动式“医疗志愿小分队”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医疗救治的同时,还充分发挥了“流动宣传喇叭”的作用,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就医、购药不方便等困难,做到了巡回到村、服务到户、宣传到人、排摸到位,把“联防联控、严防死守、不留死角”落到实处,现已累计提供上门诊疗及宣讲服务1648人次,把医疗服务送到困难群众家中。
疫情防控不停歇,就业创业不打烊
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就业创业服务,有效引导广大求职者安全有序的就业创业,吉木萨尔县积极落实中央、区、州党委的各项政策和安排部署,多措并举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支持,做到疫情防控不停歇,就业创业不打烊,全力稳就业、促发展。
3月10日,在二工镇西芦芽湖村天胜达滴灌厂,村民苏清龙正在车间忙碌着。“我家地种的少,看到村干部发的招聘信息后我就来了。现在每月收入可以达到4500元,又能照顾家里,又能增收。”苏清龙说。
为减轻企业负担,全力稳定就业岗位,支持企业在疫情防控中健康发展,该县加大社保、就业政策宣传力度,从今年2月起,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为符合申领条件的234家企业办理了补贴,并发放各项社会保险金。进一步落实停工停产工资、生活费、失业补助金发放保障工作,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还可以优先给予创业担保贷款支持,为扎实推进疫情防控减负、稳岗扩就业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截至2月,该县发布招聘岗位756个,解决贫困户就业人员982人,对全县需要免减三项社会保险的427家企业减免金额1226.75万元,对符合申领条件的234家企业审核完毕,涉及金额443229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