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人熟悉的生活回来了(组图)
发布时间:2020.03.10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自治州抓好疫情防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见闻

昌吉市北京北路的海美美理发店开门迎客。昌吉日报记者 何春泉 摄

昌吉州新华书店门前,顾客买书通过手机支付,即买即走。昌吉日报记者 王薇 摄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王薇、陈秀梅、何春泉、刘茜、马晓芳、刘新新、王硕)

  天气慢慢回暖,阳光格外明媚,阵阵微风袭来,泥土也冒出希望的幼芽,美好的一天拉开了序幕。漫步在街头小巷,热气蒸腾的餐馆、从“头”开始的理发店、商品琳琅满目的超市……关闭已久的店铺陆续开门营业,一改此前冷清的景象,烟火气息逐渐恢复如初,带给市民满满的幸福感。

  自3724时起,新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自治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我州在充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开门复工的商家如何在做好便民服务的同时兼顾疫情防控?39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商超“复苏” 活力增强

  3910时,在位于昌吉市延安北路的汇嘉时代购物广场超市零食糕点区域货架前,导购经理古丽边检查商品日期,边做擦拭清洁工作。她告诉记者:“我们从34日开始清理货物库存,把过期临期的商品下架处理,让顾客放心购买。”据了解,该超市入口处设置5G智能测温仪快速分解客流;限制客流量不超过500人;每日消杀不少于4次;所有员工每天三次测温;商品供货恢复正常;根据客流量自主闭店。

在昌吉市延安北路汇嘉时代购物广场超市,市民在挑选蔬菜。昌吉日报记者 李思佳 摄

  在位于昌吉市乌伊路的昌吉汇嘉时代购物中心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市民有序购买。该超市负责人介绍,现在每天客流量在2000人左右,超市在保障市民日常生活用品供应的同时,还大力引导顾客开展无现金支付服务,实施无接触收银。

  39日上午11点,昌吉市隆源品质生活超市店刚开门营业不久,附近小区的居民便纷纷前来购物。市民考女士正推着购物车挑选菜品,她说:“这些蔬菜都挺新鲜的,我看有些菜的价格不但没涨反而还便宜了。”该超市经理周红霞说,现在物流通畅,超市每天都会进货,市民可以放心购买。

  吉木萨尔县北庭商贸街福美多超市里,各种消杀用品码放整齐,明码标价,被放在显眼的位置。“超市现已正常营业,进货渠道畅通,价格稳定,没有涨幅,可以满足广大老百姓的日常所需。”该超市负责人赵勇说。

  玛纳斯县亚中凤凰购物广场各店面也陆续开门营业,商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整理店面、做好消杀工作。商户李淑珍说:“我们一定做好消杀工作,迎接顾客的到来,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对今年的生意我们都非常有信心。”

  生活气息 逐渐回归

  3912时,位于昌吉市延安北路的工商银行昌吉州分行营业厅门口,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排起了长队,经过测温、消毒、登记等系列程序方可进银行办理业务。该行办公室主任赵鹏说,工行从35日开始正式营业以来,除了做好日常必要的场所卫生消毒外,还严格执行现金消毒,从源头上防止疫情病毒通过现钞传播,确保广大市民安心用上“放心钱”。

  同样,在昌吉市延安北路联通营业厅,每进入一位客户,保安都用消毒液为大门把手消毒;工作人员每办理完一笔业务,都用免洗消毒液为客户消毒双手。另外,还有工作人员宣传引导客户通过联通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从而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请问有7年级的语文课本吗?”在昌吉州新华书店门前,市民李先生敲着玻璃大门焦急地问。现场还有三四名顾客也是来为孩子买教材的。工作人员将大家的要求一一记录,很快将书送到他们手中,通过手机支付,即买即走。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书店未恢复营业,以网上无接触方式售书为主,遇到急需教材的家长会特事特办。

在东方环宇燃气客服部广场营业厅,市民排队缴费。昌吉日报记者 王薇 摄

  3913时,在东方环宇燃气客服部广场营业厅也有不少市民在排队缴费。该营业厅主任李彦霏说:“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一直在营业,今天上午接待了300多名市民,由于业务大厅空间相对密闭,我们限定每次10名客户同时办理业务,并延长营业时间,减少人员流动。”

  在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亚农机市场,新疆天鹏众诚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总经理赵旭正在忙碌。他告诉记者,现在正是卖农机的好季节。38日公司正常营业,从江苏无锡发来的10台德科力拓犁铧机到货,当天就被客户订购了两台。今早也有两波客户来订货,打电话的客户更多。

  当日,位于昌吉市北京北路的海美美理发店也正式开门迎客,测温、登记、消毒……理发店员工对每个来理发的市民进行一系列“规范操作”。该店负责人告诉记者,门店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每日都会消毒两次以上。

  久违记忆 幸福味道

  “请大家保持距离,排队间隔1.5米,耐心等待。”3914时,在昌吉市延安北路米粉阵店面门前,经理赵云正在戴着耳麦维持秩序。店内的工作人员手持无线座机,打电话通知订单顾客前来取餐。桌子上,整整齐齐摆放着20份打包好的米粉。

顾客在麦多面点坊买馍馍。昌吉日报记者 陈秀梅 摄

  昌吉市延安北路吉吉加蛋糕烘焙店实行“VIP单人点餐”服务,一次只允许一位顾客进店,每位顾客购买时长约5分钟。“虽然花费点时间,但这样挺好的,我们也放心。”顾客李玲说。

  呼图壁县老王家私房菜馆里,工作人员佩戴口罩有序忙碌着。据餐饮店经理介绍,开工前店内所有工作人员都已进行了健康体检,餐厅也进行了全面消毒。顾客通过网上下单,店家接单后,会把美食打包交给等候的外卖员配送。

  39日,1450分,虽然已经过了午饭时间,昌吉市建国西路城建步行街上仍有六七个外卖小哥在店外等待取餐。受疫情影响,外卖小哥徐涛在家休息了一个多月。35日接到复工通知后,他立即调整好状态投入工作。“以前我一天能接50单左右,现在平均每天是30单,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生活早日恢复正常。”徐涛说。

  在昌吉市建国东路豫东巷,巷子两边的大盘鸡店、面馆、小吃店等都已开门迎客。与以前不同的是,餐饮店只外卖、派送或顾客在门口自取餐品,不进店就餐,取餐的顾客也戴好口罩排队,保持1.5米的距离取餐。“一家亲”特色馕烤包子店老板吐尔洪说:“我们37日开始营业,第一天烤了300个馕全卖光了,这两天生意好的很。”在巷口兵团豫剧团旁边的麦多面点坊,记者看到这里的生意也很好,一位顾客一次就买了40个馍馍。他告诉记者:“36日那天,麦多面点坊刚开门,中午我就来买了20个馍馍,我们一家人就喜欢吃这家的馍馍,一个月没吃上都想了,今天是帮同事来买的。”

  已到吃晚饭时间,奇台县小钟黄面凉皮店门口还有几位顾客在耐心等待。自36日恢复营业以来,可忙坏了店主钟晓悦。她告诉记者,开门营业第一天人特别多,黄面凉皮卖出约180公斤。虽然店里只有3名员工,人手很紧张,但他们还是为不便出门的老人和忙碌在一线的工作人员送餐上门,而且不限数量。

  日落黄昏,一天即将过去。这一天,路上车辆往来,行人忙着购物,店铺忙着营业,我们熟悉的生活又回来了,一切都那么美好。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昌吉人熟悉的生活回来了(组图)
发布日期: 2020-03-10 12:26:57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自治州抓好疫情防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见闻

昌吉市北京北路的海美美理发店开门迎客。昌吉日报记者 何春泉 摄

昌吉州新华书店门前,顾客买书通过手机支付,即买即走。昌吉日报记者 王薇 摄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王薇、陈秀梅、何春泉、刘茜、马晓芳、刘新新、王硕)

  天气慢慢回暖,阳光格外明媚,阵阵微风袭来,泥土也冒出希望的幼芽,美好的一天拉开了序幕。漫步在街头小巷,热气蒸腾的餐馆、从“头”开始的理发店、商品琳琅满目的超市……关闭已久的店铺陆续开门营业,一改此前冷清的景象,烟火气息逐渐恢复如初,带给市民满满的幸福感。

  自3724时起,新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自治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我州在充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开门复工的商家如何在做好便民服务的同时兼顾疫情防控?39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商超“复苏” 活力增强

  3910时,在位于昌吉市延安北路的汇嘉时代购物广场超市零食糕点区域货架前,导购经理古丽边检查商品日期,边做擦拭清洁工作。她告诉记者:“我们从34日开始清理货物库存,把过期临期的商品下架处理,让顾客放心购买。”据了解,该超市入口处设置5G智能测温仪快速分解客流;限制客流量不超过500人;每日消杀不少于4次;所有员工每天三次测温;商品供货恢复正常;根据客流量自主闭店。

在昌吉市延安北路汇嘉时代购物广场超市,市民在挑选蔬菜。昌吉日报记者 李思佳 摄

  在位于昌吉市乌伊路的昌吉汇嘉时代购物中心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市民有序购买。该超市负责人介绍,现在每天客流量在2000人左右,超市在保障市民日常生活用品供应的同时,还大力引导顾客开展无现金支付服务,实施无接触收银。

  39日上午11点,昌吉市隆源品质生活超市店刚开门营业不久,附近小区的居民便纷纷前来购物。市民考女士正推着购物车挑选菜品,她说:“这些蔬菜都挺新鲜的,我看有些菜的价格不但没涨反而还便宜了。”该超市经理周红霞说,现在物流通畅,超市每天都会进货,市民可以放心购买。

  吉木萨尔县北庭商贸街福美多超市里,各种消杀用品码放整齐,明码标价,被放在显眼的位置。“超市现已正常营业,进货渠道畅通,价格稳定,没有涨幅,可以满足广大老百姓的日常所需。”该超市负责人赵勇说。

  玛纳斯县亚中凤凰购物广场各店面也陆续开门营业,商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整理店面、做好消杀工作。商户李淑珍说:“我们一定做好消杀工作,迎接顾客的到来,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对今年的生意我们都非常有信心。”

  生活气息 逐渐回归

  3912时,位于昌吉市延安北路的工商银行昌吉州分行营业厅门口,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排起了长队,经过测温、消毒、登记等系列程序方可进银行办理业务。该行办公室主任赵鹏说,工行从35日开始正式营业以来,除了做好日常必要的场所卫生消毒外,还严格执行现金消毒,从源头上防止疫情病毒通过现钞传播,确保广大市民安心用上“放心钱”。

  同样,在昌吉市延安北路联通营业厅,每进入一位客户,保安都用消毒液为大门把手消毒;工作人员每办理完一笔业务,都用免洗消毒液为客户消毒双手。另外,还有工作人员宣传引导客户通过联通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从而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请问有7年级的语文课本吗?”在昌吉州新华书店门前,市民李先生敲着玻璃大门焦急地问。现场还有三四名顾客也是来为孩子买教材的。工作人员将大家的要求一一记录,很快将书送到他们手中,通过手机支付,即买即走。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书店未恢复营业,以网上无接触方式售书为主,遇到急需教材的家长会特事特办。

在东方环宇燃气客服部广场营业厅,市民排队缴费。昌吉日报记者 王薇 摄

  3913时,在东方环宇燃气客服部广场营业厅也有不少市民在排队缴费。该营业厅主任李彦霏说:“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一直在营业,今天上午接待了300多名市民,由于业务大厅空间相对密闭,我们限定每次10名客户同时办理业务,并延长营业时间,减少人员流动。”

  在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亚农机市场,新疆天鹏众诚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总经理赵旭正在忙碌。他告诉记者,现在正是卖农机的好季节。38日公司正常营业,从江苏无锡发来的10台德科力拓犁铧机到货,当天就被客户订购了两台。今早也有两波客户来订货,打电话的客户更多。

  当日,位于昌吉市北京北路的海美美理发店也正式开门迎客,测温、登记、消毒……理发店员工对每个来理发的市民进行一系列“规范操作”。该店负责人告诉记者,门店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每日都会消毒两次以上。

  久违记忆 幸福味道

  “请大家保持距离,排队间隔1.5米,耐心等待。”3914时,在昌吉市延安北路米粉阵店面门前,经理赵云正在戴着耳麦维持秩序。店内的工作人员手持无线座机,打电话通知订单顾客前来取餐。桌子上,整整齐齐摆放着20份打包好的米粉。

顾客在麦多面点坊买馍馍。昌吉日报记者 陈秀梅 摄

  昌吉市延安北路吉吉加蛋糕烘焙店实行“VIP单人点餐”服务,一次只允许一位顾客进店,每位顾客购买时长约5分钟。“虽然花费点时间,但这样挺好的,我们也放心。”顾客李玲说。

  呼图壁县老王家私房菜馆里,工作人员佩戴口罩有序忙碌着。据餐饮店经理介绍,开工前店内所有工作人员都已进行了健康体检,餐厅也进行了全面消毒。顾客通过网上下单,店家接单后,会把美食打包交给等候的外卖员配送。

  39日,1450分,虽然已经过了午饭时间,昌吉市建国西路城建步行街上仍有六七个外卖小哥在店外等待取餐。受疫情影响,外卖小哥徐涛在家休息了一个多月。35日接到复工通知后,他立即调整好状态投入工作。“以前我一天能接50单左右,现在平均每天是30单,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生活早日恢复正常。”徐涛说。

  在昌吉市建国东路豫东巷,巷子两边的大盘鸡店、面馆、小吃店等都已开门迎客。与以前不同的是,餐饮店只外卖、派送或顾客在门口自取餐品,不进店就餐,取餐的顾客也戴好口罩排队,保持1.5米的距离取餐。“一家亲”特色馕烤包子店老板吐尔洪说:“我们37日开始营业,第一天烤了300个馕全卖光了,这两天生意好的很。”在巷口兵团豫剧团旁边的麦多面点坊,记者看到这里的生意也很好,一位顾客一次就买了40个馍馍。他告诉记者:“36日那天,麦多面点坊刚开门,中午我就来买了20个馍馍,我们一家人就喜欢吃这家的馍馍,一个月没吃上都想了,今天是帮同事来买的。”

  已到吃晚饭时间,奇台县小钟黄面凉皮店门口还有几位顾客在耐心等待。自36日恢复营业以来,可忙坏了店主钟晓悦。她告诉记者,开门营业第一天人特别多,黄面凉皮卖出约180公斤。虽然店里只有3名员工,人手很紧张,但他们还是为不便出门的老人和忙碌在一线的工作人员送餐上门,而且不限数量。

  日落黄昏,一天即将过去。这一天,路上车辆往来,行人忙着购物,店铺忙着营业,我们熟悉的生活又回来了,一切都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