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杨海军、通讯员 宋华敏)“36.3℃,请登记入厂。”2月28日,记者走进昌吉高新区,近距离感受疫情影响下的企业复工复产情况。
一年之计在于春,疫情挡不住春天的步伐。记者一行看见昌吉高新区标志建筑火炬雕像后,就从这里驱车进入内部道路。沿着光明路、科技大道,转入昌盛路,这里有一家当天复工的企业——新疆华盛坤包装有限公司。
在昌吉高新区管委会同志的协调下,记者一行经过体温检测合格、身份登记后,进入新疆华盛坤包装有限公司生产厂区。机声隆隆中,记者与工人的交流需要喊出来才能听见。包装工吕桃专注于叠放纸箱模板,记者见缝插针对她做了采访。吕桃老家在河南,因为疫情,她和其他48名工人留守厂区。“想不想家?疫情过后有啥打算?”记者一连串发问。吕桃简单地回答:“想家,希望一切都好,明年春节回家。”说完这些,她专注地忙活开了。
在车间外,一辆卡车装满了印有“农夫山泉”标志的纸箱。公司总经理黄新红告诉记者:“公司主要向周边企业供应纸箱包装,受疫情影响,企业还不能满负荷生产。复工以后,企业有信心有决心抢回失去的时间。”
昌吉葡萄树食品有限公司也于28日复工生产。按照公司总经理张群的设想,公司应该在农历正月初五复工。“影响不可避免,目前迫切需要开展生产自救。”这家满额69名工人的公司,如今只有14人留守,其中4人是公司保安。人手不够,张群亲自下车间,赶制新疆大列巴。“库存基本销售一空。”张群话语中透露着自豪,“损失是暂时的,我们相信‘爱在心中慢慢甜’,疫情过后,大家会更爱我们的产品。”
记者还前往新疆蓝山屯河聚酯有限公司昌吉分公司实地探访。企业春节前后没有停产,疫情发生后,公司成立了内部领导小组,出台防控预案和措施,积极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公司满员270人,春节前休假人员一直未回,目前有204人在公司。”副总经理郭志成说:“生产计划是年前制定好的,现有员工实行三班两倒制,PBSA1、PBSA2及公用工程车间三条生产线全速生产。”
短短数天,昌吉高新区复工复产工作如火如荼。2月28日,新疆昌粮一家亲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条食用油生产线全速运转,日产量达100吨;蓝山屯河聚酯有限公司PBSA1、PBSA2及公用工程车间三套生产线安全稳定运行,日产量250吨;新疆华盛坤包装有限责任公司恢复生产当天便为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了3万只纸箱;葡萄树食品有限公司7种面包、馕制品通过邮政、顺丰快递发往疆内和山东、福建等地。
昌吉高新区产业发展局局长白钢山介绍,为确保企业尽早复工复产,昌吉高新区成立企业复工专项小组,严格把好消毒防疫、员工返岗、生活供应、要素保障、安全教育等环节。为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要求,昌吉高新区邀请新疆赫迩思瑞医院的流动体检车,为381名返岗职工进行复工前体检;向企业派驻77名机关干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各项难题;组织6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建立起机关、片区、企业、包企干部、志愿者“五位一体”服务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