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博格达书院 ,作者孙国富
博格达书院是清代阜康博山书院的传承,也是一座城市学术精神的恢复。书院将通过创作、培训、展览、研讨和学术交流,让中华传统文化在这里广为传播并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阜康人民的精神家园和丝绸之路上的一座文化驿站。
昌吉日报通讯员 孙国富 摄影报道
2020年2月5日10:53分,刚刚召集社区干部开完疫情防控晨会的新疆阜康市阜新街道阜新苑社区党总支书记徐映回到办公室,拿出小镜子和眉笔,匆匆给自己疲惫的面容进行了简单的修饰,她要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从农历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二,徐映和社区党总支第一书记、阜康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驻阜新苑社区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卢红梅不分白昼连续工作了12天。今天,他们还要带领全体社区干部和访惠聚工作队员继续对辖区内四个小区2080户、4986人进行走访宣传和大筛查,通过电话、微信对64户159位居家接受医学观察的内地返疆人员进行健康数据采集,并为他们提供食品、生活用品采购和清理搬运生活垃圾等服务。
阜新苑社区有15名工作人员,只有一名男同志,加上驻社区访惠聚工作队的8名女同志,被居民称为“社区娘子军”。社区共有59栋楼,160个单元,他们每人要承担7个单元的走访和服务工作。
28岁的退役女兵王梦琦是2020年元旦到阜新苑社区工作的。到社区工作还不到一个月,王梦琦就赶上了这场没有硝烟、却异常艰险的战斗。2月5日的社区晨会刚结束,王梦琦就穿上防护服,到怡心园小区惠民菜店,为两户居家接受医学观察的居民购买蔬菜和生活用品。这次采购的物品很多,王梦琦拎着十多公斤的两大包东西一口气就上到五楼。由于不能开门见面,王梦琦只能通过微信与502室居家接受医学观察的居民进行视频访问。视频中,女主人连声对王梦琦说:“丫头,你们每天都这样辛辛苦苦不计报酬地帮助我们,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12天的时间,卢红梅和徐映每天都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起,穿梭于社区的各大街小巷,冲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积极排查,不落户、不落人,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卢红梅的女儿在内地上大学,假期回来后与她爸爸一起在家接受医学观察,卢红梅不能回家,甚至两三天都顾不上给女儿和丈夫打电话问候一声。徐映的孩子才1岁多,正是离不开妈妈的时候,徐映每天只能抽时间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今年44岁李卫红在社区工作了10年,也是社区年龄最大的干部,她连续工作了十天,只回家洗了两次澡。她说:“在我们为居民服务的时候,还有许多人也在为我们的家人服务。我们的辛苦都是为了万家安康!”
阜新苑社区干部和访惠聚工作队员奔走在战“疫”前线,他们用无私的奉献和一片爱心温暖了这个冰天雪地的春节。
32岁的王亚美是阜新苑社区瑞锦园小区居民。她在树军美食城打工,疫情期间酒店停业,她从朋友圈看到很多人为抗击疫情自发地去做志愿者,2月3日下午,她主动去阜新苑社区报名加入了志愿者行列。2月4号下午,她到名都小区门口值班,进行人员登记劝导、测量体温等工作。她说:“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才能战胜疫情。”
2月5日20:07分,卢红梅与社区干部王梦琦从居民家里返回社区。大街上,路灯下,他们的身影是这个节日夜晚动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