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玉米迎丰收 可降解地膜显成效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阜康零距离 浏览次数:

眼下正值玉米收获的关键时期,在阜康市滋泥泉子镇二道河子中心村,谷丰源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承包的3500亩玉米迎来了丰收季。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合作社在2000亩农田中采用了可降解地膜技术,不仅实现了生态环保,还让种植户尝到了“科技甜头”,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收入,实现了双赢。

10月18日,在二道河子中心村的玉米田里,金黄的玉米穗颗粒饱满,大型收割机往来穿梭。杨涛 摄

10月18日,在二道河子中心村的玉米田里,金黄的玉米穗颗粒饱满,大型收割机往来穿梭,装满玉米的卡车频繁进出田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种植户丁丛娥随手拨开土壤,可以看到之前铺设的降解膜已基本降解,与土壤融为一体。

阜康市滋泥泉子镇二道河子中心村种植户丁丛娥说:“我们之前铺的降解膜已经完全降解了,它的保墒效果还是挺不错的,大大降低了之前传统膜对土地的污染,对我们种植户有很大的收益,降低了我们的成本,而且国家还给了专项扶持,让我们种植户既省心还不费力。”

“今年种玉米产量非常好,每亩地都达到了2000块钱以上。”阜康市滋泥泉子镇二道河子中心村谷丰源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峰算起了“增收账”。他提到的可降解地膜技术,正是阜康市近年来重点推广的农业环保技术之一。

10月18日,在二道河子中心村的玉米田里,大型收割机器正在将收割完毕的玉米粒装车。杨涛 摄

与传统地膜相比,可降解地膜能在作物生长周期内逐步分解,不会在土壤中残留,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农业的“白色污染”问题。同时,这项技术具有良好的保墒、增温和抑草效果,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也省去了回收残膜的环节,为农户节约了大量成本。

王峰说:“我们用的降解膜,减少了残膜回收这些成本,这两年,降解膜一亩地可以补贴48快钱。”

近年来,阜康市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模式,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引导农户转变种植观念,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可降解膜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成功应用,不仅提升了作物产量和农户收益,也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振兴注入了科技动力。

记者:移志向 杨涛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阜康:玉米迎丰收 可降解地膜显成效
发布日期: 2025-10-21 12:16:10 来源:阜康零距离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眼下正值玉米收获的关键时期,在阜康市滋泥泉子镇二道河子中心村,谷丰源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承包的3500亩玉米迎来了丰收季。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合作社在2000亩农田中采用了可降解地膜技术,不仅实现了生态环保,还让种植户尝到了“科技甜头”,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收入,实现了双赢。

10月18日,在二道河子中心村的玉米田里,金黄的玉米穗颗粒饱满,大型收割机往来穿梭。杨涛 摄

10月18日,在二道河子中心村的玉米田里,金黄的玉米穗颗粒饱满,大型收割机往来穿梭,装满玉米的卡车频繁进出田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种植户丁丛娥随手拨开土壤,可以看到之前铺设的降解膜已基本降解,与土壤融为一体。

阜康市滋泥泉子镇二道河子中心村种植户丁丛娥说:“我们之前铺的降解膜已经完全降解了,它的保墒效果还是挺不错的,大大降低了之前传统膜对土地的污染,对我们种植户有很大的收益,降低了我们的成本,而且国家还给了专项扶持,让我们种植户既省心还不费力。”

“今年种玉米产量非常好,每亩地都达到了2000块钱以上。”阜康市滋泥泉子镇二道河子中心村谷丰源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峰算起了“增收账”。他提到的可降解地膜技术,正是阜康市近年来重点推广的农业环保技术之一。

10月18日,在二道河子中心村的玉米田里,大型收割机器正在将收割完毕的玉米粒装车。杨涛 摄

与传统地膜相比,可降解地膜能在作物生长周期内逐步分解,不会在土壤中残留,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农业的“白色污染”问题。同时,这项技术具有良好的保墒、增温和抑草效果,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也省去了回收残膜的环节,为农户节约了大量成本。

王峰说:“我们用的降解膜,减少了残膜回收这些成本,这两年,降解膜一亩地可以补贴48快钱。”

近年来,阜康市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模式,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引导农户转变种植观念,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可降解膜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成功应用,不仅提升了作物产量和农户收益,也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振兴注入了科技动力。

记者:移志向 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