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县通过政企合作、科技赋能,把鸡粪变成优质有机肥,还肥于田,助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走进玛纳斯镇草滩村千亩棉田,沉甸甸的棉桃挂满枝头。种棉户富登军今年采用了鸡粪有机肥,棉花长势明显好于往年。
玛纳斯镇草滩村种植户富登军说:“这块地就是我使用过鸡粪有机肥的一块地,效果非常好,桃子又多又大。”
玛纳斯县蛋鸡存栏超120万只,过去,每天产生的140多吨鸡粪,露天堆放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直接还田又会导致棉花烧根,成了农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2022年,玛纳斯县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企业,政企共同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现代化粪污处理车间,引入立式发酵罐,打造“收集、运输、发酵、加工”全闭环模式,7到10天就能让鸡粪腐熟成有机肥,实现鸡粪“日产日清”。
新疆美康惠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吕东作说:“这个工艺的优势就是每天新鲜的鸡粪来了直接进入密闭罐里进行搅拌、发酵、烘干,出来的产品是干的。而且密闭发酵养分不流失。”
为让有机肥精准适配棉花生长,玛纳斯县还邀请新疆农垦科学院专家全程技术指导,通过试验确定科学施肥方案,不仅缩短了有机肥生产周期,还能减少化肥使用、改良土壤。
新疆农垦科学院农田水利与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高志建说:“将大分子的有机物转变成了利于被植物吸收的氨基酸和单糖以及我们通过喷涂技术添加的微生物活菌,对土壤改良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我们在使用了400kg每亩的肥量水平后,土壤容重由1.65下降为1.46,展现了非常好的土壤改良效果。”
目前,玛纳斯县所有蛋鸡养殖场都与企业签订了鸡粪收运协议,年产有机肥1万吨,覆盖11个乡镇的5000多亩棉田。使用有机肥的棉田,每亩单产增加40到50公斤,棉农每亩增收350元。
玛纳斯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支部书记何士彤说:“后期,我们将加强技术指导与产业帮扶,争取把企业打造为区域内有机肥加工处理的示范厂,通过推行种养绿色循环发展模式,真正实现畜禽粪污变废为宝,为农业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玛纳斯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赵善宾 许添玉 实习生 刘涵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