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动态】吉木萨尔县司法局:构建普法“大格局” 奏响普法“最强音”
发布时间:2024.10.21 来源:司法局 浏览次数:

吉木萨尔县司法局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认真落实普法工作主体责任,以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的宣传方式,广泛传播法治理念,增强群众法治意识,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为吉木萨尔县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法治动能。 

建立“一套机制”,注重普法系统性。持续巩固和深化“八五”普法中期评估成果,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为有力抓手,确定下好“四步棋”(整体谋划“一盘棋”、法治教育“基础棋”、纠纷调解“关键棋”、法律服务“特色棋”)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思路,全面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制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一要点三清单”(共性普法责任清单、重要节点普法责任清单、行业普法责任清单),认真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召开“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会,通过履职评议促进各部门单位扛起“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对推进“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紧抓“两个关键”,提升普法针对性。紧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落实《吉木萨尔县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实施细则》、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县委党校教育主体班次授法、重大事项决策会前学法、“一把手”讲法、任前考法、旁听庭审及宪法宣誓等制度。全县4500余名公职人员无纸化网络考法连续三年参考率、合格率保持99%以上。累计开展领导干部任前考法29场次620人次。

紧抓青少年“关键时期”。将青少年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县23所学校法治副校长配备率100%。今年法治副校长进校园讲授法治课40余场次,开展法治文艺活动进校园活动2场次,青少年模拟法庭活动7场次。1.8万余名师生参观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法治长廊、青少年法治小屋,学生法治意识明显提高,知法、懂法、守法能力有效增强。

坚持“三个常态”,提升普法实效性。一是常态化抓好全民法治培训活动。印发《关于开展“送法进万家”全民法治大培训的通知》,在全县73个村(社区)全覆盖开展17个专题法治大培训862场次、4.2万余人次。二是常态化开展专题法治宣传活动。组织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第9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第21个自治区宪法法律宣传月、第4个民法典宣传月、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等集中宣传教育活动。三是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督促指导基层干部、法律服务工作者依托基层法庭、调解室、便民警务站、综治中心、“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等服务平台和窗口,引导广大群众学习宣传和运用法律。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在服务基层组织换届、宣传法律法规、化解纠纷矛盾、参与社会治理的示范引领作用。

落实“四个持续”,扩大普法影响力。一是持续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全县遴选培养382名“法律明白人”,实现“一网格一法律明白人”全覆盖。组织10个乡镇32个县直部门85名“法律明白人”开展为期5天的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印发“公共法律服务便民联系卡”4.3万张,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便民化;利用周一升国旗、“村民说事日”等形式,“法律明白人”开展法治宣讲254场次,参与矛盾纠纷调处198件。二是持续开展“与法同行·法润北庭”法治夜市活动。举办吉木萨尔县2024年“法治夜市”暨法治文艺巡演启动仪式,组织安排50余个部门单位结合广场文化活动开展行业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宣传18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现场答疑解惑1000余人,参与群众达5万余人次。三是持续发挥新媒体普法宣传作用。县公安局、县融媒体中心等部门单位在本单位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开设普法专版、专栏、访谈,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县司法局开通了“法润北庭”抖音账号、“法治北庭”微信公众号专门开展普法宣传,截至目前共发布法治动态视频39期、信息71期,浏览人数累计达30余万人,抖音账号粉丝量达629人,微信视频号粉丝量达526人。四是持续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打造“天地园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等县级法治文化阵地15个,二工镇法理情多元融合法治文化大院等乡镇法治文化阵地9个,其中4个阵地被命名为“州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今年,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打造北庭步行街法治文化街区,积极参与自治区法治作品展播活动,征集报送县市场监管局等5个部门11部“三微”作品。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司法动态】吉木萨尔县司法局:构建普法“大格局” 奏响普法“最强音”
发布日期: 2024-10-21 19:21:41 来源:司法局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吉木萨尔县司法局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认真落实普法工作主体责任,以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的宣传方式,广泛传播法治理念,增强群众法治意识,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为吉木萨尔县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法治动能。 

建立“一套机制”,注重普法系统性。持续巩固和深化“八五”普法中期评估成果,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为有力抓手,确定下好“四步棋”(整体谋划“一盘棋”、法治教育“基础棋”、纠纷调解“关键棋”、法律服务“特色棋”)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思路,全面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制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一要点三清单”(共性普法责任清单、重要节点普法责任清单、行业普法责任清单),认真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召开“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会,通过履职评议促进各部门单位扛起“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对推进“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紧抓“两个关键”,提升普法针对性。紧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落实《吉木萨尔县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实施细则》、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县委党校教育主体班次授法、重大事项决策会前学法、“一把手”讲法、任前考法、旁听庭审及宪法宣誓等制度。全县4500余名公职人员无纸化网络考法连续三年参考率、合格率保持99%以上。累计开展领导干部任前考法29场次620人次。

紧抓青少年“关键时期”。将青少年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县23所学校法治副校长配备率100%。今年法治副校长进校园讲授法治课40余场次,开展法治文艺活动进校园活动2场次,青少年模拟法庭活动7场次。1.8万余名师生参观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法治长廊、青少年法治小屋,学生法治意识明显提高,知法、懂法、守法能力有效增强。

坚持“三个常态”,提升普法实效性。一是常态化抓好全民法治培训活动。印发《关于开展“送法进万家”全民法治大培训的通知》,在全县73个村(社区)全覆盖开展17个专题法治大培训862场次、4.2万余人次。二是常态化开展专题法治宣传活动。组织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第9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第21个自治区宪法法律宣传月、第4个民法典宣传月、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等集中宣传教育活动。三是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督促指导基层干部、法律服务工作者依托基层法庭、调解室、便民警务站、综治中心、“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等服务平台和窗口,引导广大群众学习宣传和运用法律。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在服务基层组织换届、宣传法律法规、化解纠纷矛盾、参与社会治理的示范引领作用。

落实“四个持续”,扩大普法影响力。一是持续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全县遴选培养382名“法律明白人”,实现“一网格一法律明白人”全覆盖。组织10个乡镇32个县直部门85名“法律明白人”开展为期5天的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印发“公共法律服务便民联系卡”4.3万张,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便民化;利用周一升国旗、“村民说事日”等形式,“法律明白人”开展法治宣讲254场次,参与矛盾纠纷调处198件。二是持续开展“与法同行·法润北庭”法治夜市活动。举办吉木萨尔县2024年“法治夜市”暨法治文艺巡演启动仪式,组织安排50余个部门单位结合广场文化活动开展行业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宣传18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现场答疑解惑1000余人,参与群众达5万余人次。三是持续发挥新媒体普法宣传作用。县公安局、县融媒体中心等部门单位在本单位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开设普法专版、专栏、访谈,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县司法局开通了“法润北庭”抖音账号、“法治北庭”微信公众号专门开展普法宣传,截至目前共发布法治动态视频39期、信息71期,浏览人数累计达30余万人,抖音账号粉丝量达629人,微信视频号粉丝量达526人。四是持续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打造“天地园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等县级法治文化阵地15个,二工镇法理情多元融合法治文化大院等乡镇法治文化阵地9个,其中4个阵地被命名为“州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今年,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打造北庭步行街法治文化街区,积极参与自治区法治作品展播活动,征集报送县市场监管局等5个部门11部“三微”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