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提升产业发展,有效支撑服务“三农”中心工作,在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农药残留治理、农业防灾减灾等方面有效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一是借培训。1月25日,昌吉市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举办了关键技术培训班,提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种植大户、植保人员素质能力,促进昌吉市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市乡村三级技术员、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100余人参加。培训采用专家讲座与学员互动交流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李少昆团队成员作物科学研究所薛军博士讲授了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昌吉州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贾文明讲授了棉花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过程中,专家们进行农业政策与市场分析,解读了国家农业政策和市场行情,帮助农户把握市场机遇。技术人员和农户们现场提问,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是借服务。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示范基地”的链式技术推广服务模式。2024年实施市级农机农艺专业技术人员混合编组,分片分组包联乡镇开展技术指导,组建小麦、玉米、棉花、番茄技术指导专班,负责大宗农作物高产攻关,将技术服务落实到田。通过指导服务、技术培训等方式,把配套集成、简单易学的种植技术、防灾减灾和标准化生产技术传授给农户。
三是借合作。加强与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合作交流,形成“职能部门+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的合作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信息技术互助互通。组织农技员、特聘农技员注册使用“中国农技推广”“昌吉农业农村”APP小程序或公众号,发布信息。结合我市大田主栽农作物及时对接国家级产业链技术指导专家组,在不同农时联合开展技术指导,为主要农作物提质增效、增产增收提供有力支撑,打造特色支柱富民产业。
四是借项目。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把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水肥一体化智能施肥,加厚膜和生物降解膜补贴项目,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喷多促项目,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和农民增收有机结合,把惠农利农的好方法、支农惠农的好政策传达给群众,不断开阔农民的视野、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形成科技助力增产增收的发展方式,拓展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收入再上新台阶,推动农业产业不断壮大。
五是借基地。围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按照示范推广到位、培训指导到位、产业引领到位的要求。2024年依托基地开展集成示范、推广应用,建立市级职能部门“百千万”棉花、玉米、小麦试验示范点7个2.2万亩,番茄、小麦、艾草科技示范基地3个1.24万亩,制种玉米不育系新品种示范3500亩,将示范基地打造成农业优质绿色高效技术的展示窗和辐射源。规范示范基地管理,健全管理评价制度,支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加强良种良法良机良艺应用展示示范,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模式。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带动作用。
六是借装备。为解决“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矛盾,制定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方案,加强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发挥农机补贴政策支撑保障作用,积极申报农机项目,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机培训工作,推进“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建设,导向性指引农民购买卫星导航无人驾驶和先进、智能、高效技术装备,开展机采棉种植模式、小麦新型播种模式、残膜回收等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不断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昌吉市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 朱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