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昌吉州分公司宁边路支局退役军人服务站揭牌成立。
玛纳斯县新街社区退役军人专干为退役军人办理优待证。
10月22日,奇台县奇台镇天山社区“老班长工作室”,“老班长”正在开展调解工作。
中国昌吉网(记者 左晓雨)省心的办事流程、有力的服务保障、贴心的关心帮助……退役军人服务站是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集思想政治引领、权益维护、就业创业和服务保障为一体的“退役军人之家”,在这里,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有效提升。
近年来,昌吉州各级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强基础、优服务、抓创新、提能力为主线,坚持恪守“实”的底色,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实现了退役军人政策咨询、就业创业、帮扶援助、权益保障等全方位、多维度的精准化服务。
强化机构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各级退役军人服务站,是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的“神经末梢”,虽微小,却极其重要。
11月2日,昌吉市奥斯卡影城东方店退役军人服务驿站揭牌成立,持有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到该电影院观影,可以根据当期优惠活动内容,享受到19.9元至45元不等的优惠票,同行的退役军人家属同样可享受会员价观影,每年还将组织一次退役军人免费观影活动。
“建立退役军人服务站,给予退役军人优待政策,为退役军人提供观影服务,彰显了社会对退役军人的关爱。”退役军人武恩来说。
近年来,昌吉州通过“抓点示范、以点带面”,扎实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夯实基层基础、创建工作品牌、充实服务功能,服务保障体系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向优、从优趋强的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全州累计建成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501个,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867人,创建完成国家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95个、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14个。
昌吉州全面推进基层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各县(市)结合地域特点和工作实际,创新设置荣誉室、心理疏导室、军人书吧、军人角等,在满足退役军人多元化服务需求的同时,激发了他们建功新时代干事创业热情。积极探索老兵服务身边人、解决身边事模式,全面推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建立“老班长工作室”46个、老兵驿站11个。
“我们将积极发挥‘老兵懂老兵’的优势,积极为退役军人答疑解惑、排忧解难、提供暖心志愿服务,形成了‘兵爱兵、兵为兵、兵帮兵’的良好局面。”吉木萨尔县退役军人彭涛说。
同时,坚持机构建设与规范运行双向发力,统一制定服务中心(站)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服务承诺、服务清单、服务规范,建立日常接待、信息登记等制度,运用真心沟通感情、全心落实政策、尽心帮扶援助、用心思想教育“四心工作法”,使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建立退役军人服务站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有力实践,也是党和政府联系退役军人的桥梁和纽带,将进一步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我们要在建好用好服务阵地,拓展服务空间基础上,不断提升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为退役军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昌吉州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一级调研员王效文说。
创新服务提升尊崇质效
昌吉州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聚焦服务对象特点,坚持守正创新,优化服务内容、升级服务形式、拓展服务链条,织密保障网络,提升尊崇质效。同时,注重挖掘基层首创成果,引导鼓励各行业、各系统、各领域结合实际需求,发挥特色优势,推出特色服务,构建形成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新格局。
木垒县新城社区打造“五心合一 汇聚爱心”退役军人服务品牌;昌吉市油运基地社区创新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水、一把椅子、一站服务、一办到底“六个一”退役军人服务模式……一批批接地气、有温度、暖兵心、被认可的特色服务品牌不断涌现。
昌吉州坚持退役军人服务阵地建设不摆“花架子”、服务内容“接地气”、队伍建设“树典型”,特别是注重强化“关爱”与“服务”的正向联系,创新“线上线下+长效服务”机制,常态化开展“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活动。
9月15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昌吉州分公司商城路支局退役军人服务站、宁边路支局退役军人服务站正式揭牌成立,这也是全疆首批邮政行业退役军人服务站。
昌吉州充分发挥邮政行业覆盖面广、延伸性强、服务体系完善等优势,在服务网点融合打造退役军人服务站,以“邮政+退役军人”模式强化拥军优属工作。在政府服务保障体系基础上,引入社会化、体系化、专业化拥军力量,在渠道共享、就业共促、活动共联、服务共融等多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有效扩展服务内容,有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联合社会力量,延伸服务链条,积极探索、挖掘、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服务保障退役军人的工作中。昌吉州积极推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双向联动”建站理念,同时,在退役军人数量较多、需求较集中的领域内积极布点建站,就近就便为广大退役军人提供服务。
注重示范引领强化服务能力
近日,2023年度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百名优秀主任(站长)”名单发布,玛纳斯县玛纳斯镇园林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李金超榜上有名。
多年来,昌吉州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提高自身素质为重点,以提升服务水平为目标,紧盯退役军人服务站自身能力建设,加强学习培训,强化示范引领,全面增强服务能力。
——采取分级、分类、分专题集中办班、相互观摩交流、视频常态指导、考核打分激励等方式,组织各类培训学习1864人次,全面提升基层工作人员服务能力;
——开展“大讲台”轮流教学,邀请基层“业务能手”“土专家”,结合亮点工作“上台”讲课,让基层工作人员相互借鉴学习,真正成为退役军人工作的行家里手;
——组织开展“场景式”来访接待实践活动,提升基层人员来访接待及应急处置能力。建立线上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信息化手段,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坚持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组织开展“手拉手·心连心·帮战友”活动,全面收集服务对象在生产、生活中存在困难和意见,主动为他们解难题、办实事,在直面服务对象中锤炼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学用结合能力、统筹协调能力、综合调研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狠抓落实能力,当好退役军人的服务员、宣传员、信息员、联络员、管理员,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规范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我们将充分发挥退役军人服务站的服务引领作用,当好退役军人的‘自家人’‘贴心人’‘暖心人’,打造‘凝心、知心、放心、舒心、省心’服务品牌,努力为退役军人排忧解难,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李金超表示。
一个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一项项多样化的服务保障,不仅营造了全社会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也温暖了退役军人的心。如今,一批批优秀退役军人奋斗在昌吉州各行各业,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注入了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