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的持续扎实推进,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向好。1-4月,全州经济逐步向好,经济发展稳定恢复。
一、经济发展稳步恢复,工业引领作用依然明显
(一)工业经济保持平稳,企业利润持续增长
1-4月,全州41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9%,两年平均增长21.7%。增速较第一季度回落4.1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增长20.2%,制造业增长24.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9.0%,增幅较1-3月分别回落10.8、1.7和8.9个百分点。
九成行业实现增长,四大行业贡献突出。全州规模以上工业涉及的25个大类行业中有23个累计增加值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达到92%。其中,在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和新增产能的拉动下,化学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行业和煤炭开采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7.7%、37.5%、28.8%和20%。四个行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近八成,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提高19.7个百分点。
七县市两园区全面增长,准东园区支撑作用显著。全州七县市两园区均实现增长,呼图壁县、奇台县、吉木萨尔县、高新区及准东园区增速高于全州水平,分别增长27.1%、42.2%、48.6%、31.6%和25.9%,其中贡献最大的是准东园区,对全州规上工业的贡献率达57.9%,拉动全州规上工业增长14.4个百分点。电力和非金属行业强力支撑准东园区快速发展,分别增长43.3%和52.2%,新产能释放是这两个行业增长的主要原因。
六成以上企业实现盈利,利润持续高速增长。1-3月,在企业新增生产线、加快生产进度、成本费用下降、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拉动下,全州开工生产的28个行业大类中有17个行业实现盈利,实现利润总额89.47亿元,同比增长15.9倍。企业运营效率不断提高,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减少8.9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9.9%,较上年同期提高18.1个百分点。
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快速增长。1-4月全州19家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生产原煤4506.54万吨,同比增长12.5%;53家发电企业累积发电529.2亿千瓦时,增长23.3%。焦炭产量60.68万吨,增长12.2%;煤气产量2.38亿立方米,增长59.4%。
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耗增速放缓。全州41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1580.32万吨标准煤,增长18.0%。增幅较1-2月下降3.2个百分点,较1-3月下降2.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有能源消费的28个行业大类中24个行业增长,4个行业下降,有色、电力和化学三个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全部消费总量的91.1%,其中,有色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24.31万吨标准煤,增长11.7%;电力行业综合能源消费498.55万吨标准煤,增长31.6%;化学行业综合能源消费317.38万吨标准煤,增长15.5%。全州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12.09吨标准煤/万元,下降5.5%。
(二)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准东投资增势强劲
1-4月,全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两年平均增长30.9%。
从县市园区看,准东投资大幅增长,对全州投资贡献突出。1-4月,准东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2%,增速较1-3月提高2.6个百分点,较1-2月提高47.2个百分点。占全州投资比重为30.4%,投资拉动率达到39.9%。
从三次产业看,二产项目投资支撑作用显著。1-4月,全州一产项目完成投资同比下降64.6%,投资拉动率为-2.8%。二产项目完成投资增长77.3%,投资拉动率为45.5%。三产项目完成投资下降18.1%,投资拉动率为-6.7%。三次产业结构为1.1:76.7:22.2。二产比重和增速均接近80%,对全州投资的增长支撑作用较为显著。
从项目类型看,基础设施类项目投资比重近六成。1-4月,全州基础设施行业完成投资增长39.7%,占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57.3%,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贡献较为突出,增长81.7%,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48.1%,投资拉动率为29.4%。
(三)服务业恢复良好,企业营业收入快速增长
1-3月,全州18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7.08亿元,同比增长31.4%,两年平均增长6.1%。增速在全疆各地州中排名第二位。实现营业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18.5%。分行业来看9个门类行业全部实现增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5.56亿元,同比增长80.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91亿元,增长32.5%;交通运输、仓储肯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24.74亿元,增长12.1%。
(四)消费品市场持续恢复,餐饮业复苏势头强劲
1-4月,全州277家限额以上商贸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3亿元,同比增长34%,两年平均增长4.5%。
商贸单位主体壮大,新增单位带动作用强劲。伴随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限额以上商贸市场主体大幅增加。1-4月,限额以上商贸单位同比净增44家,总数达277家。新增限上单位实现零售额1.7亿元,同比增长1.74倍,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5.6个百分点。
消费升级深入有效拓展,汽车市场持续活跃。一是疫情影响未改消费升级趋势,居民对升级类商品热衷度不减。1-4月,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智能家电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分别增长98.1%、70.1%,可穿戴类智能设备增长20倍、计算机及配套设备类增长7倍;二是政策提振、厂家促销及换购需求多利好叠加,促今年汽车市场快速恢复。汽车类零售额增长35.2%,占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达34.6%,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12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火爆,同比增长79.2%。
回补有力,餐饮业复苏势头强劲。1-4月,在各项系列助企纾困及促消费优惠政策的刺激拉动下,住宿餐饮业呈现出强劲复苏态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增长56.9%,增幅较1-3月提高8.2个百分点。
休闲消费加快释放、活力迸发。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好转,城市、乡村、景区构建的多维度休闲场所供给体系为满足居民假日休闲消费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旅游市场消费加快释放,景区景点恢复性增长形势喜人。据自治区统计局游客流量监测统计数据显示,1-4月,全州9家4A、5A级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4.53万人次,增长8.1%。其中,玛纳斯湿地公园、杜氏旅游景区、新疆农业博览园和天山风景区接待游客人次均增长40%左右。
(五)商品房销售增速低位运行,企业资金相对充裕
1-4月,全州商品房销售面积27.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9%,增幅较1-3月回落52.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6.6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5%。商品房销售额14.8亿元,同比增长7%,增幅较1-3月回落50.5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开发到位资金17.06亿元,同比增长43.3%,到位资金较2019年同期增加1.84亿元。从资金来源渠道看,销售回款仍是房地产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定金及预收款6.35亿元,同比增长40.4%;个人按揭贷款5.62亿元,同比增长26%;企业自筹资金4.05亿元,同比增长69.3%;其他资金来源0.78亿元,同比增长2倍。
(六)财政收平稳运行,金融支持作用稳健
根据财政部门数据显示,1-4月,全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36亿元,同比增长26.4%,增幅较上月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34.15亿元,增长36.5%,增幅较上月提高8.7个百分点;非税收入5.97亿元,下降3.4%,降幅较上月扩大14.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07亿元,下降3.3%,降幅较上月收窄2.7个百分点。
金融支持持续稳定。目前,疫情风险持续改善,消费、购房等大幅增加,活期存款下降较多,同时部分企业产品热销,资金回笼较快,还款能力提高,贷款较年初有所减少,但总体保持平稳运行。1-4月,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663.61亿元,比年初下降0.8%,同比增长7.9%。各项贷款余额1608.49亿元,比年初增长1.5%,同比增长9.4%。其中,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有所减少,比年初下降1.6%。
居民消费价格基本平稳,工业生产者价格下降。1-4月,我州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1%,涨幅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低于全疆0.6个百分点。4月当月同比上涨1.5%,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5%,其中,粮食下降0.2%,鲜菜上涨0.8%,畜肉价格上涨3.8%。食品类价格涨幅持续回落。衣着下降2.9%,教育文化和娱乐下降0.8%,医疗保健下降0.7%。全国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上涨3.3%,4月份同比上涨6.8%,环比上涨0.9%。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4.3%,4月份同比上涨9%,环比上涨1.3%。全疆PPI较上年同期上涨5.8%,4月份同比上涨17.6%。
二、我州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对“原字号”资源产业依赖过大。从我州工业结构来看,“原字号”资源产业仍然占据重要地位,70%以上的企业是原材料加工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原字号”资源深加工程度低,“新字号”新兴产业培育不足,对经济增长支撑不明显。单一、偏重的产业结构,制约我州在振新发展的路上快步前行。
(二)投资向重工业倾向,新旧动能转换动力不足。从我州投资结构来看,投资重心在工业,工业投资重心则偏向重工业。1-4月,电力行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了59.8%,制造业投资比重只有11.1%,且呈现大幅下降,同比下降19%。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主要还是依靠资源拉动型工业项目支撑,科技投入含量低,主要集中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实现新型工业化、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战略,需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三)餐饮市场受疫情影响未消退,后期仍需关注。1-4月,我州实现限额以上餐饮收入0.64亿元,增长57.2%,两年平均下降11.6%。餐饮市场恢复情况良好,但与正常年份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两年平均增速仍然处于下降态势。餐饮市场客流量水平受疫情影响仍然未消退,虽已较疫情严重时期有所好转,不过与2019年正常年份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异,后期恢复仍需关注。
三、下一阶段经济发展建议
(一)聚焦高端,加快制造业项目转型提升。要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引导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向集中,重点发展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做大做强。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建立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稳定的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协作关系,逐步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相互配套的产业组织体系。
(二)多措并举推进项目投资力度。一是继续加大项目工作推动力度。力争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同时,定期对项目进行工作推进协调,帮助解决项目推进、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形成推动项目工作的强大合力,为后续投资增量提供动力。二是持续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逐步提高预算内投资比重,保持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稳定,为全州投资项目提供稳定可靠的建设资金来源。三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我州区位、资源和环境等优势,优化招商引资服务环境,积极引进一批符合实际、低碳循环的产业项目,为我州固定资产投资打好坚实基础。
(三)持续关注推进消费正常执行,刺激消费热情。一是持续加大各项促消费政策的执行力度,持续跟踪实施效果,确保见实效。二是抓住旅游市场恢复契机,加快住宿餐饮业和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出台促进旅游业发展相关政策,利用景点、美食资源,策划精品旅游线路,已经不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持续优化旅游环境,更好的推动旅游业发展,同时带动住宿餐饮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