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融媒体中心两部作品获奖
发布时间:2025.11.19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第31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举行


图为第31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颁奖现场。本报记者 张雅菲摄

  本报讯  记者王婷报道:11月15日至16日,第31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经过专业严格的标准和流程,由昌吉州融媒体中心倾力打造的纪录片《何以昌吉》《从阿里山到天山》,从1000多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本届盛典短片类、微纪录类好作品荣誉。

  纪录片《何以昌吉》以生动的纪实影像和细腻的人文视角,聚焦昌吉州七十年的发展变迁,通过一代代建设者的奋斗足迹,展现了这片土地的发展成就与无限潜力。《从阿里山到天山》则真实记录了一位台湾青年来到昌吉的所思所想所感,片中不仅呈现了新疆壮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还有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感人画面,以其细腻的叙事风格传递了“两岸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导演夏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昌吉州融媒体中心《何以昌吉》与《从阿里山到天山》两部作品实现了思想深度、艺术感染力与传播力的同频共振,作品双获奖彰显了新疆本土媒体在媒体融合浪潮中,打破传统边界、协同创新创作的卓越能力。从作品可以看出昌吉州融媒体中心已然成为新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时代声音的优秀传媒,其破浪前行的探索之路,为区域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范本。”

  “此次获奖,是对昌吉州融媒体中心坚持‘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路径,践行‘小切口、大情怀’创作理念,成功讲好昌吉故事、新疆故事乃至中国故事的肯定。中心自成立以来,不断探索媒体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生产出了一批兼具时代高度、地域特色与传播效能的精品内容,未来,我们将更加突出深度、深耕厚度、传递温度,不断打造高质量的媒体产品。”昌吉州融媒体中心首席编导兼作品主创张雅菲说。

  据悉,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是目前国内举办时间最长、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纪录片行业盛会之一。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纪录片创作者、学者及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顾过去一年的纪录片创作成果,探讨未来纪录片行业的发展方向。

网站支持IPv6
当前页面:首页 »  要闻动态 »  昌吉要闻
昌吉州融媒体中心两部作品获奖
发布日期: 2025-11-19 11:02:39 来源:昌吉日报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分享: 微信 微博

第31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举行


图为第31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颁奖现场。本报记者 张雅菲摄

  本报讯  记者王婷报道:11月15日至16日,第31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经过专业严格的标准和流程,由昌吉州融媒体中心倾力打造的纪录片《何以昌吉》《从阿里山到天山》,从1000多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本届盛典短片类、微纪录类好作品荣誉。

  纪录片《何以昌吉》以生动的纪实影像和细腻的人文视角,聚焦昌吉州七十年的发展变迁,通过一代代建设者的奋斗足迹,展现了这片土地的发展成就与无限潜力。《从阿里山到天山》则真实记录了一位台湾青年来到昌吉的所思所想所感,片中不仅呈现了新疆壮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还有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感人画面,以其细腻的叙事风格传递了“两岸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导演夏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昌吉州融媒体中心《何以昌吉》与《从阿里山到天山》两部作品实现了思想深度、艺术感染力与传播力的同频共振,作品双获奖彰显了新疆本土媒体在媒体融合浪潮中,打破传统边界、协同创新创作的卓越能力。从作品可以看出昌吉州融媒体中心已然成为新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时代声音的优秀传媒,其破浪前行的探索之路,为区域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范本。”

  “此次获奖,是对昌吉州融媒体中心坚持‘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路径,践行‘小切口、大情怀’创作理念,成功讲好昌吉故事、新疆故事乃至中国故事的肯定。中心自成立以来,不断探索媒体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生产出了一批兼具时代高度、地域特色与传播效能的精品内容,未来,我们将更加突出深度、深耕厚度、传递温度,不断打造高质量的媒体产品。”昌吉州融媒体中心首席编导兼作品主创张雅菲说。

  据悉,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是目前国内举办时间最长、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纪录片行业盛会之一。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纪录片创作者、学者及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顾过去一年的纪录片创作成果,探讨未来纪录片行业的发展方向。